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一、选择题1.图标所警示的是()A.当心火灾——氧化物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解析】图标画的是火苗的形状,因此表示易燃物质,当心火灾。

【答案】 B2.根据中国民航总局规定,旅客乘坐飞机时,可以较大量随身携带的物质是()A.硫黄B.氯酸钾C.硝酸钾D.碘盐【解析】硫黄是易燃品,氯酸钾、硝酸钾是易爆品。

易燃、易爆、腐蚀品等是旅客乘坐飞机时的禁带物品。

【答案】 D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解析】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先用柔软的布或纸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先,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如果先用水冲洗,则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灼伤皮肤。

【答案】 C4.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试管、蒸发皿B.试管、烧杯C.试管、平底烧瓶D.蒸发皿、圆底烧瓶【解析】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均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答案】 A5.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其第一步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

该过程中将使用到: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泥三角、⑤酒精灯、⑥烧杯、⑦量筒中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A.⑤⑥B.①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灼烧固体要用到坩埚,而坩埚要放在泥三角上,此外还需要用酒精灯加热。

坩埚钳为金属仪器。

【答案】 D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拿,A选项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C选项错误;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且只能精确到0.1 g,D 选项错误。

【答案】 B7.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⑥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全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学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

【答案】 D8.分离FeCl3、KCl、BaSO4的固体混合物,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A.水、硝酸银、稀硝酸B.水、氢氧化钠、盐酸C.水、氢氧化钾、盐酸D.水、氢氧化钾、硫酸【解析】将固体混合物充分溶于水后过滤可以分离出BaSO4;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钾,它与FeCl3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Fe(OH)3沉淀,将沉淀溶解在盐酸中可以生成FeCl3;向第二次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可得KCl溶液,加热蒸干可以得到相应固体,C项正确。

【答案】 C9.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SO2-4B.一定有CO2-3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SO2-4是否存在【解析】向①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CO2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SO2-4。

在②中的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的操作中加入了稀盐酸。

【答案】 D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移走加热的蒸发皿D.加热液体【解析】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试剂,A错;不能用手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以免烫伤手,C错;应使用酒精灯外焰给物体加热,且手握试管夹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D错。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1.指出下列各图操作中的错误。

(1)取用金属颗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大量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添加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释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2)①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与桌面倾斜45°(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4)不能将水加到浓硫酸中,应将密度大的溶液加到密度小的溶液中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炭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易溶于水,因此,加水后过滤干燥即可除杂。

(2)KCl和K2CO3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可加入稍过量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

(3)利用高温分解法,使CaCO 3分解除去并生成CaO 。

(4)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炭粉不溶于水,故可加适量水、过滤、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

(5)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采用结晶法分离除杂。

【答案】(1)C (2)E (3)D (4)B (5)F13.现有A 、B 、C 、D 、E 、F 六种装置,如图所示。

(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室制O 2:2KClO 3=====MnO 2△2KCl +3O 2↑,选A ;制H 2:Zn +H 2SO 4===ZnSO 4+H 2↑,选B ;用H 2还原CuO ,应选用D 装置。

【答案】(1)铁架台试管烧杯酒精灯(2)A E B F(3)A C C 中溶液变浑浊(4)B D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14.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1)D的名称是________。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__、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过滤操作中的“二低”是: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引起误差的操作可能是称量时出错、溶解搅拌或过滤时有液体溅出,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

【答案】(1)蒸发皿(2)蒸发(3)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4)称量时出错、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合理答案均可)15.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杂质碳酸钠,某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

固体物质B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他们继续探究后又提出了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然后加热煮沸。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若用CaCl2除去Na2CO3,会引入新杂质CaCl2,蒸发后所得固体应是NaCl和CaCl2的混合物;若用盐酸除去Na2CO3,则溶液中会留下NaCl和HCl,蒸发结晶可得纯NaCl。

【答案】(1)CaCO3(2)将混合物沿玻璃棒加入到过滤器中,待液体滤出,收集滤液(3)NaCl、CaCl2(4)Na2CO3+2HCl===2NaCl+H2O+C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