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系泊防污探索
单点系泊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海上原油装卸技术,通过单点浮筒这种“浮动的码头”,就可以供大型油轮系泊和装卸原油,充分发挥了大型船舶运输的优点,符合世界航运事业发展的趋势。
单点系泊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港口码头概念,摆脱了地理环境的束缚。
这种技术己作为一种成熟的海上中转、仓储、过驳技术被世界各国竞相采用,世界各地正在使用的单点系泊已达到400多套。
与修建码头相比,单点系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收投资周期短,无需深水岸线和航道等优点。
茂名港二十五万吨级单点系泊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单点系泊系统,1994年11月建成投产至今,己安全营运了9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本文旨在在茂名港单点系泊防污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单点系泊防污抗污的有效途径。
一、单点系泊技术
单点系泊系统由锚泊系统、单点浮筒、三臂旋转系统、水下软管、海底管线系统、漂浮软管系统、系泊缆等几大部分组成,单点浮筒由锚泊系统固定在指定的海洋位置,通过水下软管与海底管线连接,其上面装有三臂旋转系统,由系泊臂、输油臂、平衡臂组成,能360度旋转,输油臂连接漂浮软管,系泊臂连接系泊缆,平衡臂起平衡作用,使浮筒保持正浮状态。
卸油时,超级油轮通过系泊缆系泊在单点浮筒上,漂浮软管与油轮上管汇相接,油轮油舱内的原油由油轮上的货油泵输送,通过连接在油轮
管汇岐管上的漂浮软管,到达单点浮筒中央的旋转头——产品分配装置,再经浮筒内的固定管道,通过水下软管和海底管线到达岸上油罐。
旋转头是单点系泊系统的技术核心,能确保三臂旋转系统绕浮筒360度旋转时,原油能不渗漏地顺利装卸。
卸油时,油轮带动三臂旋转系统一起围着浮筒外壳360度旋转,使船首总是迎着风流,始终处于最小的受力状态。
二、单点系泊防污特点
单点系泊系统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所处海域位置较为开阔、气象、海况等自然条件较港湾码头更为复杂恶劣,防污任务更为艰巨,防污抗污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系统结构复杂,防污任务重。
单点系泊的防污监督管理,应包括单点系泊及靠泊油船两部分。
与港内油码头相比,单点系泊更复杂,设备容易损坏,污染海洋更直接,防污任务更重。
单点系泊系统在海上有相当长的管线——海底管线、水下软管、漂浮软管、浮筒。
以茂名港单点系泊为例,系统有海底管线15.32公里,水下软管30米,漂浮软管298米。
由于设备长年累月处在恶劣的海况下,经受台风、热带气旋、海浪、潮流的袭击,经历恶劣的天气变化,对系统设备的损害非常严重,比较容易损坏造成污染事故的环节有水下软管、漂浮软管、单点浮筒及管路上的各种阀门、软管与软管和软管与浮筒的接合点等部分,漂浮软管上的破断阀也是单点防污的重要环节,按照设计,漂浮软管受到强拉力时,能够最先自动解脱,并且能自动关闭,以在紧急
情况下,起保护单点系泊系统的作用,但如果海况比较恶劣,风流较急时,容易造成意外解脱,造成污染。
茂名港单点系泊在投产初期,曾几次发生漂浮软管、水下软管折裂,旋转头密封圈破裂等事故,幸未造成大的污染事故。
更严重的是,水下软管破损,往往很难检测出来,必须在装卸油加压时才能发现。
另外,大吨位原油船除了一般油船的污染途径外,原油洗舱也是重要的污染途径,因原油洗舱需要极高的压力,容易造成洗舱系统管路破裂,发生漏油事故,污染海洋,1999年6月27日,靠泊茂名单点系泊的“大太阳”油轮在进行原油洗舱过程中,洗舱管线破裂,原油飞溅出舷外,约30公升入海,造成污染。
(二)海况复杂,防污清污技术要求高。
单点系泊大多建在开阔的海面上,无天然遮蔽,自然条件差,风、浪、潮流、涌比普通港湾凶猛。
以茂名港二十五万吨级单点系泊为例,该海区年平均风速达9米/秒,大风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涨潮流速约0.8节,落潮流速约1.8节,最大潮差4.09米,年波高高于0.5米的天数达300天,高于1.5米的天数达40天。
按照设计,单点系泊靠泊的都是大吨位油轮,可以在比较恶劣的海况下作业。
而污染事故往往就发生在海况较差时,在气象千变万化的海况上进行防污作业,对防污设备,防污船舶,防污人员都是严峻考验,普通的围油栏、撇油器等防污设备,难适应海区作业,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围油栏失效,拉断张力带,溢油难围控,扩散速度快,撇油器回收效率和回收速率差,溢油回收难,防污船舶抗风能力
差,防污设备难以准确、及时到达指定地点,气象、海况变化快,对溢油的漂移方向难掌握,对自然条件敏感,通讯不顺畅,作业人员之间的协调性差等。
三、单点系泊防污对策
(一)严格落实防污配套设施的建设。
MARPOL73/78国际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装卸油类的港口、装卸站必须设置接受油船和其它船舶留存的残油和含油混合物的足够设备,以满足到港船舶的需要,而不致给船舶造成不当的延误。
因此,单点系泊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海事部门要及早介入,对业主提出防污染方面的要求,使防污设施与单点系泊系统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单点系泊防污设施建设除了满足油船的需要外,还要考虑单点系泊系统检修所产生的油污水处理,实践证明,在进行更换水下软管、漂浮软管、维修单点浮筒等作业前,必须用三倍管路容量的海水吹管,才能保证管路干净,作业不污染海洋。
其次,要重视单点防污队伍的建设,单点系泊大多建在开阔的海域,远离基地,一旦发生溢油事故,要从港内调派防污队伍,往往延误战机,不利于溢油应急反应。
因此,单点系泊系统要建立自己的防污队伍,立足于自身防污。
船舶在单点系泊进行装卸作业期间,防污船舶及防污人员必须坚持现场守护,其行动要贯穿装卸作业的整个过程,以应付特发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设备维护,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为保证单点系
泊系统及靠泊油轮的安全和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必须制订一套严格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特别是在恶劣的海况下,日常的维修保养,设备的检测,及有计划的定期检修制度尤其重要,以保障系统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一旦发现设备损坏要及时更换,以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因单点系泊所处海况较差,清污效果不明显,加上路途遥远,加强设备维护,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才是单点系泊防污首选策略。
(三)强化监视制度,及早发现污染事故。
靠泊单点系泊作业的船舶大多是超级油轮,长度达300多米,而输油管线过长,可能出现漏油事故的点多,一旦出现漏油事故,如果不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强化监视制度,及早发现。
监视包括定点监视与巡查,在溢油事故容易发生的地点,例如油船管汇,船首(监视单点浮筒),吊拖拖轮驾驶室设立防污值班岗位,24小时值班监视。
在卸油期间,出动防污船舶对管路定期巡查,重点检查水下管路有否异常,油轮周围是否有油花。
一旦发现有泄漏,要及时报告,查清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污染情况严重,要马上停泵检查,及时通知防污船舶组织清理。
早发现,早行动,将污染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一点对单点系泊防污至关重要。
(四)选择合适的防污策略。
在单点系泊附近开展溢油应急行动,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海洋环境的防污设备及清污策略,由于受溢油应急技术的限制,
所有的防污设备都有其局限性。
例如,当单点系泊海域风速过大,潮流、浪过急,或拖带速度过快时,会造成围油栏失效,其中以携带逃逸,飞溅失效最为普遍;而普遍撇油器在这样的海况下,很难实现理想的回收速率和回收效率,。
因此,在单点系泊海域开展溢油应急反应,宜选用充气式帘式围油栏,围油栏的强度应足以承受凶涌的浪和潮流所产生的作用力,而且能够非常方便从船上布放到海上,用三船布放形式效果会更佳。
实践证明,在单点系泊附近防污清污,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吸油材料和消油剂,因吸油材料不受气象海况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便于携带,操作方便,适用于吸附很薄的油层,但不适宜于大规模的溢油回收。
相反,由于单点系泊远离敏感资源,水体交换能力强,水深足够,风、涌、浪自然混合搅拌效果好,使用消油剂,可能是单点系泊防污最好的选择。
不同的单点系泊,所处海洋环境不同,采用溢油应急技术也有所不同,要在实践中探索,以求找到一种最佳的防污策略。
(五)重视单点系泊溢油应急计划的编制。
在单点系泊附近开展溢油应急,涉及部门多,作业船舶多,参与人员多,作业水域广阔,必须建立一套机制,统一指挥,协调各方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装卸油类的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必须建立《溢油应急计划》,并配备相应的溢油污染应急设备和器材。
因此,所有的单点系泊业主必须建立《溢油应急计划》,成立溢油应急指挥机构,对单点系泊系
统溢油风险进行评估,建立溢油报告制度,明确各部门的防污职责,建立起健全的通讯网络,完善溢油应急反应程序。
制订单点系泊溢油应急计划后,要将计划分发给有关单位,船舶,并组织学习,使各单位、船舶、人员都熟悉自己的防污岗位职责,同时,要定期组织培训和演习,使各单位的协作更顺畅,使人员熟悉溢油应急反应和防污设备的使用。
制订单点系泊溢油应急计划,不但是公约、法律的责任,更是解决单点系泊污染的有效途径。
(茂名海事局梁进文广东省茂名市电白水东海滨路35号)参考文献:《单点系泊技术》许向东蔡世亮
《现代大型油船实务》任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