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

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

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
正火作为预先热处理
①截面较大的合金结构钢件,在淬火或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前常进行正火,以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均匀的组织。

②对于过共析钢可减少二次渗碳体量,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③对于大型锻件和较大截面的钢材,可先正火而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淬火时易出现的缺陷及防止措施
㈠淬火时易出现的缺陷
⒈淬火后硬度不足或出现软点
产生这类缺陷的主要原因有:⑴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低或保温时间不充分,淬火组织中残留有F;⑵加热时钢件表面发生氧化、脱碳,淬火后局部生成非M组织;⑶淬火时冷速不足或冷却不均匀,未全部得到M组织;⑷淬火介质不清洁,工件表面不干净,影响了工件的冷却速度,致使未能完全淬硬。

⒉变形和开裂
这是常见的两种缺陷,是由淬火应力引起的。

淬火应力包括热应力(即淬火钢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所引起的内应力)和组织应力(即淬火时钢件各部转变为M时体积膨胀不均匀所引起的内应力)。

淬火应力超过钢的屈服极限时,引起钢件变形;淬火应力超过钢的强度极限时,则引起开裂。

变形不大的零件,可在淬火和回火后进行校直,变形较大或出现裂纹时,零件只能报废。

㈡减少和防止变形、开裂的主要措施
⑴正确选材和合理设计。

对于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应选用淬透性好的钢种,以便采用油冷淬火。

在零件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热处理的要求,如尽量减少不对称性、避免尖角,等等。

⑵淬火前进行退火或正火,以细化晶粒并使组织均匀化,减少淬火产生的内应力。

⑶淬火加热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防止过热使A晶粒粗化,同时也可减小淬火时的热应力。

⑷采用适当的冷却方法。

如采用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等。

淬火时尽可能使零件冷却均匀。

厚薄不均的零件,应先将厚的部分淬入介质中。

薄件、细长件和复杂件,可采用夹具或专用淬火压床进行冷却。

⑸淬火后及时回火,以消除应力,提高工件的韧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