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护理学第8章124

内科护理学第8章124


8.1.1 中枢神经系统
1.脑
2.脊髓
脊髓是四肢和躯干的初级反射中枢,上端连接延髓、下端平齐第1腰椎体下 缘,,并以终丝固定于骶管盲端。脊髓呈椭圆形条索状,位于椎管内,上端 于枕大孔水平与脑干相连接,下端以圆锥终止于第1腰椎椎体下缘,并以终 丝固定于骶管盲端。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和躯干。脊髓 和脑的各级中枢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脊髓的正常活动总是在大脑的控制下 进行的。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8.2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8.2.1 头痛的护理 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1.常见病因 头痛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颅脑病变和颅外病变。颅脑病变包括颅内感染、
血管病变、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及偏头痛等;颅外病变包括颅骨、颈椎及 其他颈部疾病、神经痛及眼、耳和牙病等。
(3)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发作性头痛,甚至其病因不明确、治疗 效果不明显,易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
(4)辅助检查结果。护士可通过脑脊液检查评估患者的脑脊液压力、有无血性 及炎性改变等,可了解患者头痛的性质;通断 头痛,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或颅内高压等有关。 5.护理目标 (1)患者能复述引起头痛的因素,并学会设法避免。 (2)患者头痛减轻或消失。
6.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①环境与体位,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减少声、光刺激。 ②饮食护理。护士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2)病情观察。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部位、时间、频率。 (3)对症护理。 ①头痛护理。护士应与患者讨论减轻头痛的方法,例如精神放松、听轻音乐
2.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急性起病并有发热者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 (2)疼痛部位。一般颅外病变所致的头痛多位于病灶的附近,较为局限与表浅。 (3)程度与性质。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激的疼痛最为剧烈,脑肿瘤的
痛多为中度或轻度。 (4)发生时间与持续时间。某些头痛可发生在特定时间,如颅内占位性病变往
往清晨头痛加剧。 (5)影响因素。咳嗽、喷嚏、摇头可使颅内高压性、血管性、颅内感染性及脑
肿瘤性头痛加剧。
3.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有无颅内、外疾病病史,颅内疾病包括颅内 感染、血管病变、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等。
(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头痛的发生急缓、部位、性质、程度、发 生时间与持续时间、诱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②无动性缄默症。无动性缄默症又称睁眼昏迷,较少见,为脑干上部和丘脑 的网状激活系统损害,而大脑半球及其传导通路无损害。患者可以注视检查 者和周围的人,貌似觉醒,但缄默不语,不能活动。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 消失,肌肉松弛,无病理征,大小便失禁。任何刺激也不能使其真正清醒。
2.临床特点
(1)患者可突然发生严重的意识障碍,伴有感觉及运动障碍,常见于颅脑 外伤、急性脑血管病、外源性中毒等。
(6)健康教育。护士应告知患者可能诱发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如情绪紧张、 睡眠不足、环境嘈杂等;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不可滥用止痛药物,以 防产生药物依赖性。
8.2.2 意识障碍的护理
1.分类 (1)一般类型意识障碍。 ①嗜睡。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是最轻的意识障碍。 ②意识模糊。患者的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患者仍能保持基本的反应和简
或者指导式想像;气功疗法,使全身肌肉放松。 ②避免诱因。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发生头痛的原因及引起或加重头痛的诱因。
(4)用药护理。护士应告知患者止痛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让患者了解 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特点,如大量使用止痛剂,滥用麦角胺咖啡因可致药物 依赖。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
(5)心理护理。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对头痛的感受,关心体贴患者,安慰 患者,消除紧张其情绪,使患者得到社会和家人的支持,增其治愈疾病信心。
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③昏睡。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用强刺激才能唤醒,但很快再入睡,答语含糊。 ④昏迷。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其
程度又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2)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①去皮质综合征。患者对外界的刺激不能产生有意识的反应,对言语、疼痛 刺激无反应。见于缺氧性脑病,皮质损害较广泛的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能 无意识地睁眼闭眼,眼球能活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四肢肌张 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出现吸吮反射、强握反射,大小便失 禁,存在觉醒与睡眠周期。
8.1.3 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
1.感觉传导系统 感觉传导系统可分为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
导通路和视觉传导通路三部分。 2.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锥体系(皮质核束支配头面颈部和内脏肌肉活动、皮质脊
髓束支配躯干和四肢肌的运动)和锥体外系(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 维持和调节身体姿势、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
8.1.2 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第Ⅰ、Ⅱ对脑神经在颅内部分是其二级和三级神经元的神经纤
维束。 2.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其中颈段(C)8对,胸段(T)12对,腰段(L)5对,骶段(S)
5对,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由感觉(背根)和运动(腹根)所组成。 3.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支配和调节内脏器官功能。
第8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脑梗死、蛛网膜下 腔出血、脑出血及癫痈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 理措施。
了解周围神经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及周期性瘫痪的病因、临床表现、 护理诊断和措施。
8.1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