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任社救股股长,负责救灾救济、城乡低保、社会福利工作。
多年来,凭着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满腔热情以及对党的民政事业的执着追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耐心细致、任劳任怨扎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征程。
为了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困难群众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一直出满勤,常常带病坚守岗位,从来未休过年休假,也从未休过病假。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倾入对救灾救济、城乡低保等工作的满腔热情,得到了广大民政对象的称赞,也深受单位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好评。
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公务员。
同志平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各项救助救济政策,坚决落实执行国家以及省市县有关特困城乡居民救助政策,努力解决好特困群众的生活和救助问题。
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廉洁自律,以诚待人,关心困难群众,时时处处温暖着周围的人。
经常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上班,从无怨言。
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总是雷厉风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多年来,同志一直注意发挥民政调解职能,妥善处理人民来信来访,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并要求本股室的同志多作换位思考,多想想“假如同志是困难群众怎么办?”把贫困群众的困难当作
自己的困难去解决。
对他们提出的合理救助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核查和协调,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争取领导支持。
做到热心办,办得快,办得好,努力提高满意度。
对待上访的困难群众,则耐心解释政策和有关规定,能帮助解决的则尽量想办法解决,使上访群众满意而归。
在救灾救济方面,心里时刻装着灾民,装着困难群众。
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对群众的一种情份,同志一直坚持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下村入户到现场,及时准确的了解灾情,及时调查核实群众受灾情况,转移受灾群众,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准确及时上报,争取上级支持。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同志经常带领股室的同志白天认真查灾核灾,深入调度和处理灾情,晚上又加班加点忙于整理灾情数据和汇报材料,保证将灾情及时上报县、市等各级主管部门。
在城乡低保方面。
几年来,同志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相继参与制定了《城
《关于规范管理城乡低保工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
作的决定》,以及《县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
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坚持做到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尽职尽责。
在城镇低保工作中,为切实掌握低保申请对象的实际情况,带领本股室的同志,经常顶烈日,冒严寒,骑单车,踏雨雪,利用中午、傍晚等下班时间走乡入户,调查了解和核实困难职工的家庭生活实际情况,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下岗职工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群众耐心解释国家各项政策法规。
多年来,始终坚持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职
工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不使一名生活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下岗职工被拒之门外。
同时,对低保户中的特困职工家庭,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低保补贴金额,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如县供销社下岗职工是部队复员六级革命伤残军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是农业户口,体弱多病,两子女上学,无生活来源。
按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向局领导反映情况,经过工作程序,将其在外上大学的孩子给予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并在医、食、住等方面多次给予取暖用品、过冬衣物、救助金以及食用油、面粉等照顾,同时为其协调解决了医疗费用的报销困难。
在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方面,几年来,同志抓住国家对五保养老工作的大力支持的机会,一方面,按照国务院《五保供养条例》,认真核实村级上报的各类五保对象情况,保证做到符合五保条件的不漏一户一人,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照顾。
一方面积极主动落实建设“三院”的方案,多次和民政局主管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到先进县市参观学习,终于于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筹资一千余万元完成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的建设,近100位五保老人得到集中供养。
在幸福院建设方面,同志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在局领导大力支持下,按照先易后难的方法,积极协调条件比较好的乡村搞好幸福院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至2012年上半年,共建成不同规模的幸福院43个,床位数达到356张,现已入住老人128人。
使县的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
在实施救助社会流浪人员工作中,不嫌脏,不怕累,想方设法和被救助人员沟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救助。
2011年,孤儿一直被人收养,后因患严重肺结核又被遗弃,同志及时联系市传染病医院给予治疗,并通过大病救助等渠道解决医药费问题。
在其医治无效死亡后,其远房家人因多种原因不想让他回老家安葬,同志又联系乡村干部多次做工作,使其叶落归根。
对外地流浪人员同志根据情况一部分通过联系家人、赠送路费及送市救助站等方式使他们得到及时救助,对一部分自身无能力回家的在联系好当地民政部门后亲自将其送回家中。
同志负责的股室工作事情多,工作量大,多年来,为了更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总是积极主动的工作,从不叫苦叫累,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经过努力,社救工作多次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表扬,得到广大困难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