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三基’’训练基础医学综合试卷(1)

临床“三基’’训练基础医学综合试卷(1)

§1.1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A型题]1.关于食管的狭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A.第一狭窄相当于第7颈椎的下缘B.第二狭窄距中切牙20cmC.第二狭窄相当于胸骨角平面D.第三狭窄相当于第11胸椎平面E.第三狭窄距中切牙45 cm2.下列关于股动脉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A.续于髂外动脉B.外侧有股静脉伴行C. 内侧有股神经伴行D.近端浅表有肌肉覆盖E.是髂内动脉的直接延续3.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E )A.因子Ⅷ激活B.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C.纤维蛋白溶解D.纤维蛋白的激活E.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4. 50 kg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有( )A.2000~2500 mLB. 2500~3000 mLC.3000~3500 mLD.3500~4000 mLE.4000~5000 mL5.健康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 )A. 80%B.70%C.60%D. 50%E.40%6.血清与血浆最重要的区别是( )A.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B.血清中含有大量的清蛋白C.血清中缺乏球蛋白D.血浆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E.血浆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物7. B型血者红细胞膜外表面有( )A. E抗原B. D抗原C. A抗原D. B抗原E. C抗原8.大量饮清水后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9.热原质是( )A.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B.由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C.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蛋白D.由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蛋白E.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一种糖蛋白10.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不包括细菌的芽胞)的方法称为( )A.无菌操作B.消毒C.灭菌D.无菌E.防腐11.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A. T细胞、K细胞B. T细胞、B细胞C. B细胞、K细胞D. T细胞、单核细胞E.B细胞、巨噬细胞12.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A. 1.5 mmol/LB. 2.5 mmol/LC. 3.5 mmol/LD. 4.5 mmol/LE. 5.5 mmol/L13. AG增高提示体内有( )A.高氯血性呼吸性碱中毒B.低氯血性呼吸性酸中毒C低氯血性代谢性碱中毒 D.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E.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14.缺氧的概念是( )A.血液氧含量过低B.血液氧容量降低C.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D.血液氧饱和度降低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15.体温每升高l℃,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A.5次B. 10次C. 18次D.20次E.25次16.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2000 mLB.1000 mLC.800 mLD.400 mLE.100 mL17.治疗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首选( )A.氨茶碱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地塞米松E.氢化可的松18.阿托品解痉作用最好的是( )A.支气管平滑肌B.子宫平滑肌C. 胃肠道平滑肌D.胆道平滑肌E.输尿管平滑肌19.初级卫生保健又称()A.基层卫生保健B.低级卫生保健C.农村卫生保健D.一级卫生保健E.综合卫生保健20.有关一级预防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又称临床前预防,是使疾病不致发生B.主要是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又称临床预防,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D.主要是对疾病有效治疗,防止疾病恶化E.又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或消除病因与危险因素[B型题]问题21—22A.颞浅动脉B.面动脉C.颈总动脉D.肱动脉E.桡动脉21.于桡骨茎突掌侧可摸到搏动( ) E.桡动脉22.在耳屏前方,颧弓后端上方可摸到搏动( ) A.颞浅动脉问题23--25A.每搏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弹性E.循环血量/血管容量比例23.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脉压高低的是( ) D.大动脉弹性24.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舒张压高低的是( ) C.外周阻力25.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收缩压高低的是( ) A.每搏量问题26—27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全身性水肿E.水中毒26.最容易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的是( ) B.低渗性脱水27.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摄入水分过多可发生( ) E.水中毒问题28-30A.佝偻病B.夜盲症C.脚气病D.癞皮病E.坏血病28.硫胺素缺乏可导致( ) C.脚气病29.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 ) A.佝偻病30.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 ) E.坏血病[C型题]问题31~33A.交感神经支配B.副交感神经支配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31.心脏 C.两者均是32.瞳孔 C.两者均是33.汗腺 A.交感神经支配问题34—35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34.血浆总渗透压是指( ) C.两者均是35.具有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作用的因素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X型题]36.属消化腺的是( )A.甲状腺B.腮腺C.前列腺D.胸腺E. 下颌下腺37.高钾血症可见于( )A.急性肾衰竭B.慢性肾衰竭C.Addison病D.糖尿病E.经胃肠摄钾过多38.内生致热原有( )A.白细胞介素-1B.体内代谢产物C.干扰素D.肿瘤坏死因子E.细菌产生的毒素39.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代谢紊乱常表现( )A.氮质血症B.代谢性酸中毒C.水中毒D.高钠血症E.高钾血症40.强心苷主要临床应用于( )A.慢性心功能不全B.心房颤动C.心房扑动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室性心动过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食管的第三狭窄位于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 胸椎平面,距中切牙约40 cm。

2.脓毒血症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到达全身各组织或脏器而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

3.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行传播。

4.氨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cAMP 增高,因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肺通气量增加。

5.炎症介质是指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

6.当肝功能受损时,血浆芳香族氨基酸明显升高,而支链氨基酸则明显减少。

7.由于病因和致病条件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因此,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1.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

( - )2.纵隔不是单个器官,而是两肺之间许多器官结构以及结缔组织的总称。

( + )3.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 + )4.无菌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 - )5.单克隆抗体是指从一株单细胞克隆所产生的、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 + )6.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 + )7.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主要是影响散热过程,作用于大脑皮质的体温调节中枢,表现为血管扩张和出汗增加等。

( - )8.氨基苷类的不良反应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红细胞、肾小球滤过减少,但不会出现肾衰竭。

( - )9.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即在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及早治愈或不致加重。

( + )10.职业病的原因大多数可以进行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指每分输出量。

2.败血症:病菌进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方法接种菌苗、疫苗或类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4.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

5.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常选用的静脉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前额静脉等。

其解剖特点如下。

①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人面后静脉;②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人颈外静脉,在耳郭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③前额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上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人面前静脉。

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人。

2.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影响因素有:①心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②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③大动脉弹性,主要影响脉压;④心率;⑤血量/血管容量比值。

3.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种。

其主要特性为:①体积微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②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只含RNA或DNA)组成;③缺乏酶系统,只能在相应的活细胞内增殖;④以复制的方式增殖;⑤对抗生素类药物不敏感,目前无特效药物防治。

4.对高热昏迷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的原因为:高热时唾液生成和分泌减少,可出现口腔黏膜干燥,黏膜上皮脱落,有利于细菌生长,如不注意口腔清洁,很容易发生口炎,甚至口腔溃疡。

特别是高热昏迷患者,患者自己不会清洁口腔,更要注意口腔护理。

5.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用解磷定解救的原因为:有机磷农药是胆碱酯酶抑制药,中毒时乙酰胆碱不被分解而大量蓄积,产生全身中毒症状,常用解磷定等药解救。

因为解磷定是胆碱酯酶复活剂,能将中毒酶的磷酰基解脱下来,使胆碱酯酶重新恢复活性,发挥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

此外,解磷定也能直接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使之成为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E4. D5. C6.A7. D8. D9. A 10. B11.B 12. C 13. D 14. E 15. C16.D 17. B 18. C 19. A 20. E21.E 22.A 23.D 24.C 25.A26.B 27. E 28. C 29. A 30. E31.C 32. C 33. A 34. C 35. A36.BE 37.ABCD 38.ACD 39.ABCE 40.ABCD二、填空题1. 10 402.化脓性细菌化脓性病灶3.粪-口血行4.磷酸二酯cAMP 松弛5.局部组织血浆6.升高减少7.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四、名词解释1.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