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的感受随笔“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相信是每一个学子都难忘的记忆,广播操几乎是贯穿了我们的整个学习生涯,对此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的心得与反思。
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的感受随笔【第一篇】:略谈广播体操《七彩阳光》训练几点心得体会学校体育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课、两操、两活动是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
广播操为学生改善和提高身体协调性尤其显得重要。
对于发展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有着重要作用。
《七彩阳光》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普及,并且在各个学校推广起来。
《七彩阳光》能够培养小学生正确身体姿态和规范性。
整套操寓意小学生在阳光下健康向上,茁壮成长。
为此,对于参与此套操比赛的教练员,不仅仅要求他懂得怎样去训练,更重要是学会怎样有效的提高训练效率。
并且掌握系统的训练方法。
有效的解决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在比赛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广播体操、心得体会、队行、小学生、训练、阳光 1、训练的首要任务——选材。
选材是训练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开端是取得成功的一半。
由于此套操对于学生协调性、柔韧性、体能各个方面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材时必须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因素。
例如: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的协调性、体能。
因而不能选择体形过胖、身高过矮、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其次,选择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与这项比赛的学生是进行长期性训练的保证。
如果学生不喜爱,勉强参与会给日常训练带来不稳定因素。
大部分学生应该以中高年级为主,对于学业困难的,应不予考虑。
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较为困难。
为此,在大范围多选择的情况下,进行筛选,最后再确定比赛队员。
也可以利用学生在做早操时来选择。
学生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他的身体各方面素质更能充分的展现出来。
2、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训练的效率。
a、利用整体示范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这套广播操动作规范、活泼欢快、舒展流畅、简单易学,且音乐轻松欢快,并配以富有教育意义的歌词,充分展示出小学生阳光、天真、活力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之前可让学生首先观看整体示范,对新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
尤其是第四节的体侧运动。
活泼自然、节奏欢快,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b、充分运用专业术语讲解,动作达到规范统一。
教练员要根据动作图解,必须弄清广播操中一些专业术语相对应的规范动作,广播体操基本动作术语是构成动作名称的基本要素,比如在《七彩阳光》中有:振(有力)、屈(同一水平面上)、握(不出声)、举(二手臂夹角90度或180度)手型有拳与掌、脚型有弓步、弹踢,动作要点包括动作的身体部分、动作形态、动作方向等。
在开始教授前,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动作术语,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也只有统一运用术语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掌握本动作术语技能基础之上,做出动作才能整齐划一,规范到位。
3、第七节——跳跃运动教学跳跃运动是此套操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它对学生的协调性要求较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完整的掌握跳跃运动有一定困难。
不过教师掌握了有效而又快捷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首先让学生懂得几个动作术语,并腿跳、立屈、侧屈、后踢腿跳、绕环、握拳、前举、上举、侧举。
上肢教学:两手侧平举,两手在身体矢状面旋转90度,掌变拳,握拳后两手臂屈135度。
做向前绕环动作,绕环时,压肩、沉肘。
5-7拍节拍口令稍快于1-4拍。
下肢教学:二手放于体侧,单做下肢动作。
第一个八拍:在做并腿跳4次后,接后踢腿跳,右脚先开始,在做右脚后踢腿跳时,重心落于右脚。
只有身体重心落于右脚时,右脚后踢腿蹬地才能充分有力,动作方能协调自然。
5拍右脚后踢腿跳一次,6拍左脚后踢腿跳一次,7拍右脚后踢腿跳一次,8拍还原成并立。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4、采用有效性教学方式,提高训练效率。
a、完整与分解训练法完整法是指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完整地进行教学方法;分解法是将完整技术的动作按结构分解成几个部分,通过逐步使学生掌握几个部分技术动作后将他们连贯起来,最后完整的掌握运动技术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常用的就是分解法,把复杂的动作分解使其简单易学,把完整的动作进行肢解练习。
可以先上肢后下肢,比如在踢腿运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习上肢动作和身体转动方向,反复练习巩固后,再增加下肢动作;最后完整练习,这样解决了这节操难掌握的问题,取得很好的训练效果。
b、口令(哨声)提示法口令提示法是教师用简短、明确、生动的语言提示,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提醒,组织学生进行动作练习、提示动作节拍、提示动作要领、纠正错误等方法。
多用-——“手!”“头!”“稍肩同宽!”“直立!”简单有力的提示语。
哨声提示法是教师用短促哨声提示学生在短时间内,力求动作到位、有力度、体现出速度。
比如在伸展运动的上举动作中,要求学生在一拍内把上举动作做到整齐、到位。
c、循序渐进同时兼顾因材施教。
整套操突出了对小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规范性的培养,要求学生动作横平竖直,以及动作的沿伸性。
其中把一些运动项目的动作融合在其中,例如:扩胸运动中两手互握是网球运动中举拍动作,跳跃运动融入了跳绳动作。
教练员开始教授阶段,必须做到循序渐进,否则就会欲速而不达。
其中,教练员在教授动作时要求动作一步到位,不应该在错误动作形成后再进行改正,一旦错误动作定型以后,学生就很难改变过来。
教练员要按照比赛的时间,制定训练计划,在开始训练阶段,先按照二拍一个动作教授,最后变八拍完整的练习。
在训练中学生都来自各个年级和班级,对于学生的特点教师不够了解。
要求教练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对于调皮的孩子,教练员应该加以严格要求。
针对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
在训练中学生会出现疲倦情绪。
教练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广播操的学习进度。
5、采用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训练效果。
a、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分组轮换可以将预设的时间互相轮换。
这种教学形式适合于在天气变化而造成场地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让学生都有学习内容,加大学习广播操练习的密度与负荷。
分组不轮换是指在训练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练员的设计与统一指导下,按训练的安排依次进行学习。
采用分组不轮换教学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加快训练的进度。
不过,此种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教练员要有一定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b、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掌握广播操技术都大体相同,分组后,教练员可以较快的把新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觉得有新的内容可学,不会造成部分学生停留在现有学习水平而造成疲倦的心理。
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掌握广播操技术方面均存在差异,但各组之间的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实力相当。
利用练习时掌握技能好的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差的同学,做到一起进步。
c、分横队与纵队练习方可做到动作整齐划一。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套操基本技术动作,但是在整齐度和力度还存在缺陷,学生在完整练习时没有充分利用余光与前后同学保持对齐,缺乏整体意识。
教练员在告之学生有效方法同时,对于角度和幅度把握不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和前排同学保持一致,教师要不断用语言进行提醒,提高动作的整齐度。
其中,给学生定动作也是一种解决动作角度的有效训练方法,它的优点在于让学生把动作做到位,规范。
缺点是时间过长,长时间会造成动作僵硬,体能消耗过大,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
d、男女生分组练习,见习中与纠正动作紧密的结合起来。
由于这套操的特点决定了男生在学习效果上明显落后女生。
男女生掌握的水平出现了一定的差距。
为了激励男生的学习情绪和加快进度,使男生掌握动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采用男女分组竞赛练习的方法。
由于在训练中教练员、时间、视野的限制,可用利用学生互查互评的方法,减少检查错误动作的时间,找出不正确动作。
进行男女比赛前,教练员对男女生提出要求。
对于做好的组让其见习,分组比赛时让见习组中的学生检查动作,有利于避免错误动作发生。
6、比赛队形以及入场的确定。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广播操的技术动作。
达到了一定水平。
由于比赛时间的限制,教练员应积极策划比赛的队形。
从规划比赛整个过程入手,对从要求学生做操的整齐度和力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选材的局限性,根据学生的身高、体形、动作等因素,做到取长补短。
应该编排最能突出学生整齐、美观、个性的比赛队行,比如:方阵中插入倒三角形,设计的意图是避免因身高层次不齐、男女生动作存在一定水平差异,把女生放入方阵中间。
男生放在方阵的二侧的一种队形设计。
因此,比赛队行还要根据学生身高、体形、学生掌握广播操等因素而定。
队形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求做操时看起来整齐一致。
为了适应比赛场地与队形的要求,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比赛队形,让学生掌握进入场时的注意事项。
尽快让学生适应比赛场地的大小和间距,学生对于站位和距离感才能有习惯性的认识。
从而把整个比赛的全部过程衔接起来,从而做到比赛过程的完整性。
7、正确客观地对待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的感受随笔【第二篇】:小学生广播体操变脸为“七彩阳光”锻炼身体更交流情感广州中小学广播体操要变脸了!昨天,记者在文德路小学率先看到了小学新操,武术等元素融入其中,台上领操的学生跟台下的同学动作上有的还是互相呼应,让人感到做操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小学生动作来自海军旗语据悉,越秀区是广州中小学中率先开展新广播体操的试点区。
目前,该区所有小学生都已经开始陆续学习新操,而中学部分尚处于体育教师培训阶段,计划在下学期全面在中学生中铺开。
新广播体操分为四个系列:《七彩阳光》、《希望风帆》、《舞动青春》和《放飞理想》。
其中前两个系列适用于小学生,后两个系列专为中学生设计。
(查看: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动作分解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动作图解视频:全国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踏着轻快的音乐节奏,昨天,文德路小学的学生首次把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配合学校自编操的动作整套完整地做了下来。
击掌、弯腰、踢腿、弹跳,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流畅、到位。
尽管是同一个音乐,但该校高、低年级的学生做的操却是截然不同。
学校体育科组长陈庆新老师告诉记者,小学第三套广播体操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种,一到三年级一套,四到六年级一套,更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新版广播体操相比旧版来说,运动量更大了,时间也长了一分多钟。
由于做操是目前最能保证学生运动量的一种运动,因此,学校还在新版体操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适当做了些补充。
如增加了武术等元素,糅合了学校的自编操动作,增强了台上领操学生与台下学生的呼应,使做操更加令人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