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机械系统装配图及零部件图绘制
第7章机械系统装配图及零部件图绘制
指引线不能相交,通过剖面区域时指引线方向不应与 剖面线平行。
标题栏:是一张工程图的名目索引 明细表:产品的零件名称、数量、材料等, 明细表中零件序号及名称应与零件代号一一 对应
标题栏
所属部件
代号 EJC.00
名称 总装配
名称与规格
螺栓M8x30 螺母M8 垫圈M8
标准号
GB\T5783-2000 GB\T41-2000 GB\T95-2000
特征要素图
辅助性配件—电路电线等的协调与布置
1-轴;2-左半联轴器;3-螺钉;4-左衬套; 1-电动力线;2-电动机;
5-右半联轴器;6-安全销;7-右衬套
3-电路分路电线;4-电路分路开关
3.在满足各项子功能要求前提下,协调各部件结构尺寸。
7.1.3 装配图的设计要求
装配图设计一般需要经过几个循环修改完善。通常首先 将依据方案设计得到的装配结构草图,根据装配结构的合 理性及构形设计,着重从可装配性、可拆卸、装配经济性、 零件误差累计等方面入手,进行装配图的设计,之后需要 进行零件拆装,进一步进行零件设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 的会有一些改动),根据零件设计结果再反装配,最后检 查安装、配合等功能特征是否具有工艺的可行性。
计及其工作能力初步估计的基础上,定量化、标 准化进行各种结构参数的详细设计,必须保证: 1. 零件的可装配性; 2. 零件的可加工性。
装配图是表示机器各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技术文件。 它主要用于: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调试、安装、维修等场合。
7.1.1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为了清楚地实现设计、装配工艺和销 售等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装配图唯一性、无异议地表达机器 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并且表达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位置关 系,用以指导装配、安装、检验以及维修和回收。
构造虚拟三维装配图
工程图模块—模版相关设计参数选择
视图的投影方向要符合我 国一象限角投影方向;
线形、尺寸和文字大小都 要按规定执行
选择一组投影视图产生工程二维图几何信息表示
2、绘制装配图的一般步骤
1)选择图幅及视图比例——图幅GB/T14689-1993 2)正确选择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及其辅助视图。遵循的原 则: 表达出所有零件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连接关系。 3)画出传动零件的中心线和轮廓线以及箱体的内壁线和对称线。遵循 由里向外、先主要零件后次要零件的原则。 4)在初步完成一个主要视图的轮廓后,再与其它视图同时进行,切忌 画完一个视图再画另一个视图。 5)在校核后主要零部件工作能力后,进行细部结构的设计。 6)标注尺寸与配合 7)编写技术要求 8)进行零件编号 9)编制明细表和标题栏 10)检查装配图
装配图设计过程和要求 :
过程基础
过程
结果
(原理)方案设 计,典型结构 设计
装配草图设计
注重结构设计、整体布局
特点
非完全定量的描述零件 之间的关系,零件及其
连接要实现的功能
非严格比例的 装配草图
装配参数设计
根据装配结构的合理性及构形 设计,着重从可装配性、可拆卸 、装配经济性、零件误差累计 等方面入手,进行装配连接结
单齿传动强度和精度设计; 齿坯加工工艺及其材料要求; 齿轮副传动的安装和传动精度要求。
这些对应参数应该在方案设计阶段和工作能力阶段计算 过并已经在装配草图中选择了基本尺寸,所以这里要进一步 明确表达已有的设计结果,并补充完善工程图需要的内容。
齿轮工作图示例:
齿轮类零件的设计要点:
(1)齿轮工作参数表格化 (2)视图选择与组合 (3)标准功能要素简化表示 (4)结构功能参数与工艺参数 (5)技术要求与尺寸标注
标注尺寸时还要注意工艺及测量的方便和经济性,明 确封闭环和关键尺寸链。
图a只有A2一个尺寸列入装配尺寸链,而图 b则有A1和A2两个尺寸列入装配尺寸链。
2、杆类零件设计
杆类零件通常起支撑或连接作用,具有 回转体或非回转体截面形状。连杆是一种典 型的杆类零件,一般由专业制造厂或专用生 产线按照严格的工艺文件,经过三、四十道 工序加工完成,其结构信息参见下图(连杆 零件图):
数量/台
4 4 4
螺栓M5x25
GB\T5783-2000
4
EJC.00.02 EJC.00.03
螺母M5
GB\T41-2000
4
垫圈M5
GB\T95-2000
4
主传动机架
螺栓M10x40 螺母M10
GB/T5783-2000
4
GB/T 41-2000
4
垫圈M10
垫圈GB/T848 10 A2
4
主传动机构
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程
第7章 机械系统装配图 及零部件图绘制
杨铁牛 季林红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装配图的设计 零件图的设计
在完成了原理设计和系统结构设计草图之 后,需要完成的目标即以工程图语言表达的系 统装配结构和零件详细设计---重点强调工程标 准化表达设计意图。
7.1 装配图设计
装配图设计: 在前面以定性为主的运动方案设计、结构草图设
示范连接
② 尺寸标注
按规范标注五种尺寸,注意贯彻尺寸链原理的应用,保证 正确实施前面精度设计目标。标注中特别注意几个方面:
滑动副、回
转副、过盈联接 等一切有相互连 接或相对运动的 近邻配合特征, 都应该表示出其 配合公差。
③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说明装配体在装配、安装、调试、 检验、使用、维修等方面的性能质量要求。
装配要求: 装配后必须保证的精度以及装配时的要求。
检验要求: 装配过程中及装配后必须保证其精度的各种检 验方法,如压力、防漏、振动、噪音等有特殊 要求时,应说明检验方法和条件。
使用要求:
对装配体的基本性能、产品的运输、维护、保 养、使用时的要求。
④序号、标题栏和明细栏
序号:
零件的序号应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 向排列,序号间隔应尽可能相等。
粗牙全螺纹六角头螺栓 M6X30
GB/T 5783-2000
12
平垫圈A级 M6
GB/T 97.1
12
C级1型六角螺母 M6
GB/T 41-2000
12
说明:数量指所属部件为一台(套)时,应该配备的同类型同规格标准件的和。
明细表
备注
7.1.2系统结构方案分析与设计
在绘制装配图之前,需认真分析设计草图,明确保证设计意图的关键 特征和功能指标,为装配图绘制提供具体参数。对于已经在装配图草图中 确定的方案,主要从几个方面分析方案的合理性:
1、装配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①一组视图 一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产品或部件的工
作原理、各组成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 的结构形状。 ②尺寸标注
外形尺寸、配合尺寸、安装尺寸和特性尺寸 ③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说明装配体在装配、安装、调试、检验、 使用、维修等方面的性能质量要求。 ④零、部件序号、标题栏和明细栏
1、关键零件的工作位置是否确定能否保证机器和零部件的设 计目标。
左图(轴上零件定 位图)所示的装配 结构需满足以下对 零件的定位要求: 齿轮保持在箱体的 对称中间;半联轴 器相对于箱体外壁 的距离;轴承—箱 体内外壁距离。
2.主体设计目标细化分解到实现每一个具体目标的特 征要素。
明确实现目标功能的特征要素
7.2.2 零件图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零件设计原则:实现装配图对于零件功 能的要求,包括材料、毛坯、功能结构 和工艺结构、技术要求等。
为了避免相关配合零件变动量太大,除 了细部的工艺特征参数,主要的连接尺 寸和结构应该尽量避免修改,而应在零 件尺寸链内进行调节。 零件图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视图选择、尺 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4)图框和标题栏:填写零件名称、数量、材料、 图样比例、图号及设计、制图、审核人员的签署等。
零件标题栏必须反映的标识要素,是所有零件工程化表达 的共性要求。而不同零件类型,根据功能要求与常见失效 形式在设计时,除标题栏外,还要分别考虑如下几方面信 息表述,包括:
毛坯材料选择与制备工艺 结构功能参数与工艺参数 视图选择与组合 标准功能要素简化表示 尺寸标注规范化 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技术要求尽量工程化 技术要求文字部分的简约与重点
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绘制标题栏和明细栏,并按一 定格式将零、部件进行编号,填写标题栏和明细栏。
①一组视图
采用一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产品或 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 系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具体包括:
视图的选择:视图数量和布局;
视图的表达方式:直接完成二维装配图或设计三维 装配图,利用投影关系产生工程二维图几何信息, 再进行尺寸标注、技术说明等属性提取和补充,最 后审核修订完成装配图设计。
构设计
严格比例和量化表示所 有本级装配的零部件连
接和外形。
已经具有视图组 合和尺寸标注的
装配图
装配协调设计
修改后与零部件 相协调的装配结
构
装配工程图设计
适应性修改完善后的零部件准 确连接尺寸和结构
根据装配整体要求,补充技术 要求、完善标题栏、明细表,
完成工程装配图
虚拟拆卸零件,并进行 零件设计,反馈修改参
数给装配图
全面检查装配图设计
7.1.4 装配图的绘制
1、绘制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绘制模式: 1)依据设计构造的虚拟三维装配图,利用投影关系(注
意第三视图的投影方向要符合我国三视图投影方向, 如Pro/E,UG提供了两个方向供选择),产生工程二 维图几何信息表示,再进行尺寸标注、技术说明等属 性提取和补充,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审核修订完成装 配图设计。 2)依据二维设计软件或者手工绘图完成装配图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