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6章-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6章-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第三节 社会决定论
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保健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最正式。 二、家庭生活质量 三、文化和教育 四、现代媒体
一、社会经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社会经济状况”可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产生直接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儿童 少年群体生长发育水平会逐步提高;反之,则出现群体 生长发育的停滞或下降。
英15岁少女对WiFi过敏 痛苦上吊自杀
所谓电磁波过敏症(EHS)指的 是长期暴露在电磁波下所造成如头 痛、恶心等过敏症状,不过这项病 症并未有明显证据可以证实,因此 也有研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状 态。不论这个症状的原因为何,一 名英国少女却因此决定亲手结束自 己的生命。
(3)放射性污染:微量的放射性辐射一般不影响 人体健康,需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发生有害作用。 儿童在同样的剂量水平所受到的放射性损伤程度 显著高于成人。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会破坏机 体内的大分子结构,甚至直接破坏细胞和组织结 构,给人体造成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 变,极高量急性损伤可直接致死。。进入人体的 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 射,对人体持续造成危害。
1.噪声污染 有报道:经常带耳机听MP3可能与听力下降有关。
(2)电磁辐射污染:低强度、慢性射频辐射的 危害。1)影响神经系统发育。2)引发神经衰 弱。3)影响视力。4)与儿童白血病之间似乎 存在相关性,但由于目前的研究数据有限且缺 乏一致性,尚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
电力设施、家用电器、手机、通讯基站、广播、 雷达等通讯设备
①为体格发育体系建立了较完整的遗传度估测 (下表)。身高、坐高等身体线性指标的遗传度显 著高于围度、宽度、体重和体成分指标,男性尤其 显著。
②就个性和行为特征而言,内、外向个性特 征受遗传影响相对大(h2≈0.7);情绪的稳定性 、神经质、掩饰性等主要受环境影响(h2=0.1~ 0.5);
行为则受遗传、环境双重影响。其中,行为、 社会能力的h2均小于0.6。男女分组后,男孩多数 行为因子h2低于0.6,而女孩的“社交退缩”、“ 多动”、“残忍”的h2都高于0.7,提示在儿童行 为的遗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方面,性别差异显 著。
一、遗传的家族、种族影响
身高、体重、性成熟早晚、性格等与家族遗传 有关。个体的外貌特征(如肤色、发色、眼色、等) 、体型、月经初潮年龄、生长发育水平等与种族遗 传有关。
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
成年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间的遗传度为 0.75
遗传因素在个体越接近成熟的阶段表现得 越充分,此现象称为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 性(familial aggregation)。
3.铅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骨骼系统及 肝肾功能。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分类: ①模拟/干扰雌激素; ②干扰睾酮; ③干扰甲状腺素 ④干扰其他内分泌功能。
2)人体暴露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接触。
3)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①生殖毒性,生命 早期敏感窗口的暴露,影响到子代的生殖 器官发育和精子成熟; ②性发育异常,环 境内分泌干扰物是儿童性早熟的直接病因 或促进因素; ③神经毒性,可能引起持久 、不可逆的学习能力缺失和行为发育障碍 ;④抑制免疫反应。
由于父母经常吵架,4岁儿童比同龄儿童矮小缺乏 母爱会影响孩子长个子
张小姐和丈夫身高正常, 可是4岁儿子小小的身高比同 龄孩子矮。经了解发现孩子 一直都缺少父母的爱,尤其 是母亲对他的关怀。缺乏母 爱影响身高,这在国外叫 “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系统机 能受情绪抑制,引起垂体的 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报告:父 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比那些 父亲没有成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 方面的成功机会要高7.5倍;母亲 只高3倍。
/a/20140925/055369.htm
3.家庭结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 有研究报道,大家庭中儿童心理或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 核心家庭次之,单亲和重组家庭最高。 4.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塑造子女身心发展的轨迹,对子女 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学业成绩、社会适应性等有重要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南北群体身高比较(单位:cm)
年龄 北方男生
(岁
)
n
x ± s
7 5 659 126.1±6.
3
8 5 814 131.3±6.
3
9 5 635 136.5±6.
7
10 5 767 141.6±7.
7
11 5 593 147.1±7.
9
12 5 594 153.3±8.
双生子研究的应用
677对6~18岁男女双生子体格指标遗传度估测(最大似然法,调整年龄后)
注:男MZ 255对,DZ 98对;女MZ 229对,DZ 95对。
h2,最大似然法遗传度;χ 2,方差检验值;E,独特环境方差;AIC,模型优劣度指数 P>0.05
(来源:季成叶,等.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2.)
在发展中国家,生长发育的城乡差异是社会经济状 况影响的集中体现。
2005年中国城、乡汉族学生身高、体重比较
下图显示:7~18岁城市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均高于相应年 龄乡村男、女生。
身高/cm 体重 /kg
175
165
155
145
城男
乡男
135
城女
乡女
125
11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教育方式
(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情绪发展、人格形成、学业成绩、社 会适应性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2)在教养过程中,父母的理解、爱护等情感支持有助于培养儿童 情绪稳定、探索欲强、有同情心等健康、积极的心理特征。 (3)过分干预、过度保护,则可促使他们变得内向、情绪不稳、胆 小怕事。 (4)父母采用拒绝、否认、惩罚等养育方式,甚至使用暴力,易使 儿童形成残暴、缺乏同情心、反社会倾向等个性特征。
环境雌激素 :扰乱正常的生殖、内分泌 、神经、免疫等系统功能,对机体的生长 发育、生殖、肿瘤发生、神经系统功能产 生多方面的影响。最新研究显示,环境雌 激素可能是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发生的危险因素。
环境雌激素的危害
损害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损害神经系统
有益处的植物雌激素
豆浆
花生红衣
(二)物理性环境污染
三、文化和教育
1.家庭教育
直接影响着个体健康状况和今后进入社会 后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家庭教 育投入,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态度、父母期望 ,家庭的文化氛围等。
2. 学校教育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间、地区间教 育资源分布不均、民办教育监督不力、教育 功利化、教师素质低下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 响儿童身心发展。
遗传对感知觉、气质有较直接的影响;而 在个性品质、道德行为方面,影响作用随 年龄增大而减弱,尤其在青少年阶段,遗 传因素的作用远不如环境、教育等因素的 影响显著。
种族指在体质形态上(如肤色、发色及形 状、眼珠色彩、面部特征、颅型、体型、 体格等)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种族性遗传对个体体型、躯干和四肢长度 比例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
3. 社会教育
是对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影响着 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现代媒体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环境污染因素
1. 化学性环境污染因素,如空气污 染、铅污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2. 物理性污染因素,如噪声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放射污染
(一)化学性环境污染因素
1.大气污染 导致呼吸系统功能下降,使炎症、哮喘的发病率 增高。
2.室内空气污染 不仅导致儿童哮喘病发病率增高,且诱发血 液系统疾病,影响智力发育和免疫系统功能。
8
南方男生
n 6660 6822 6820 6970 6788 6808
x ± s
125.3± 6.0 130.5± 6.1 135.6± 6.5 140.5± 7.0 146.0± 8.0 152.2± 9.0
北方女生
n 5598 5768 5678 5699 5665 5586
x ± s
124.3 ±6.2 129.7 ±6.3 135.2 ±6.8 141.5 ±7.4 147.5 ±7.8 152.9 ±7.2
二、表观遗传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主要研究不涉 及基因核苷酸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的可遗传修饰。
其遗传方式具有DNA序列不变而表型改变, 改变具有可遗传性和可逆性,不遵循孟德 尔遗传定律等特点。
表观遗传修饰对儿童少年正常生长发育及 其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有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对这两类 双生子进行研究,能区分出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对作用 大小,可以用遗传度表示。
遗传度越接近1,提示遗传作用越大;越接近0, 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双生子研究的应用
季成叶等(2002~2009)利用大样本双生子资 料,对我国儿童少年身心发育各类指标的遗传、环 境交互作用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结果有:
第一节 遗传影响因素
遗传(heredity)指子代和亲代间在形态结构、 身心发育、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DNA是遗传的物质基 础。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受精卵中父母双方各种 基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子代个体发育的各种遗传性 状,使子代可以显现亲代的形态、功能、性状和心理 素质等特点,形成每个儿童各自的生长发育潜力。
南方女生
n 6563 6633 6739 6854 6739 6714
x ± s
124.2 ±6.2 129.3 ±6.2 135.2 ±6.9 141.3 ±7.4 147.4 ±7.6 152.0 ±7.0
(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2. 季节因素 (1)季节对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1)春季身高增长最快 2)秋季体重增长最快 (2)0~2岁婴幼儿期的体重增长无明显的季节 差异。 (3)月经初潮同样受季节影响 :中国女童的初 潮较多发生在2~3月和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