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SDS-硫酸汞

MSDS-硫酸汞

企业应急电话:02-27422788 转 320
技术说明书编码:104480,104481
生效日期:2004年9月1日
国家应急电话:事故应急救援(021)62533429(F) , FAX , 火警 119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硫酸汞分子量:296.65
有害物成分:硫酸汞浓度:100%
3如果患者意识清楚,使他喝充分的水,避免催吐
4、给予活性碳(20-40克在10%泥浆)
5、立即通知医生
对急球人员的防护:
1、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2、应穿着SCBA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3、应让医护人员知道患者所接触的化学物质,并适时选用个人防护具以确保其自身的安全.
有害燃烧产物:硫氧化物(SO SO2)、汞蒸汽
灭火方法:
1、无危险的情况下,将容器移离火灾区
2、使用喷水冷却暴露火场中的容器
小火时:
以化学干粉、CO2、或喷水沫等灭火剂,控制火势
大火时:
1、以喷水沫、水雾或一般型泡沫灭火器,控制火势
2、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将容器自火场中移离
3、围堵收集消防用水,待日后处理,不要驱散泄漏物质
最高容许浓度: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允许浓度
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生物指标
MAK(德国作业环境最高容许浓度)
汞蒸汽及其化合物001 mg/m3
-
-
-
数值:0.1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使用一般排气或局部通风,以符合容许浓度的要求。
呼吸系统防护:需要,当粉尘产生时
浓度在1ppm以下:具有高效率滤材的呼吸防护具。
4、一般消防衣的结构,仅能提供有限的保护,其对此物质的防护式无效。
医生须知:1、避免催吐
2、给予活性碳(20-40克在10%泥浆)
3、当暴露(吸入,皮肤接触食入),其对人体的危害效应会有延迟现象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1.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汽。.
2.在火灾时可能会产生: 硫氧化物(SO SO2)、汞蒸汽
2、为高度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不可燃物质,但受热会分解而产生腐蚀或毒性熏烟。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1、立即脱除沾有污染物的衣物,并予以隔离
2、以大量的水冲洗15分钟以上.
3、由于皮肤接触性较小,应避免在皮肤涂抹次物质
眼睛接触:1、将眼睑打开并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20分钟;2、立即通知眼科医师.
4、不可用水注入灭火。
灭火剂:储存区域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的灭火器材
灭火注意事项:1.消防人员必须配带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
2.避免消防用水后直接进入地表或地下,以防二次污染.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避免与物质直接接触
2、避免产生此物质的粉尘
3、不可吸入此物质之粉尘
CAS No.:7783-35-9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类 毒性物质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健康危害:
1、当吸入、皮肤接触及食入会非常的毒
2、回有积累性危害
主要症状:刺激感、头痛、咳嗽、晕眩、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胃肠炎痛
环境危害:
1、对水中生物具有毒性,甚至可能会对水中环境造成长期不良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1、避免与皮肤接触
2、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并采取最小量
3、使用气密式容器,保持良好的密封,贴上标示和避免容器受损
4、作业时避免产生粉尘
5、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防眼睛或皮肤接触
6、于抽气柜中进行操作
7、不要吸入该物质
储存注意事项:
1.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物质安全资料表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汞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硫酸汞
化学品英文名称:Mercury sulfate
企业名称:台湾默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南京东路5段188号6-5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02-27422766
少量泄漏时:
1、用沙、泥土或其他惰性吸收剂围堵泄漏物
2、尽可能将外泄污染物回收,置于适当且有标示的有盖容器中
3、用水清洗泄漏区
大量泄漏时:
1、联络消防队、紧急处理单位及供应商以寻求协助
2、视扩散情况,必要时应疏散临近居民。
其他注意事项:1.已污染的吸收剂,与外泄物具有同等之危害性.
2.容器遇热有爆炸的危险。
浓度在1ppm以上;自携式空气呼吸防护器具
眼睛防护:安全护目镜,护面罩
身体防护:围裙
吸 入:1.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2.若停止呼吸,施与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给予氧气
3、如果患者吸入此类物质时,不可口对口人工呼吸,建议施与人工呼吸时采用球袋式呼吸面罩并为单向阀或其他医疗设计的呼吸辅助器。
4、通知医生.
食 入:1.立刻看医生
2. 如果患者食入此类物质时,不可口对口人工呼吸,建议施与人工呼吸时采用球袋式呼吸面罩并为单向阀或其他医疗设计的呼吸辅助器。
2.储存区域应有独立通风系统,且无热源、明火及火花
3、最好储存在合格的安全容器中
4、容器不用时应加盖密闭
5、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无阳关直接照射的地方
6、空的储存容器内可能仍有危害性的残留物
7、储存区内及其附近应有足够且适当的灭火器
8、又指定专业人员来进行处理
9、储存于安全的毒物区。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2、如果可行且不危及人员的安全下,设法止漏
3、不要将水注入容器中
4、利用槊料板覆盖以避免扩散
5、用沙、干泥土或其他不燃性物质吸附或覆盖,并将其移到容器中]
6、以铲子将污染物放入干的干净容器,并加盖。
7、不要碰触外泄物
8、避免让其流入下水道或狭隘之处
9、如果安全状况许可,将溢漏的容器移到户外或隔离的通风场所中,将其中物质转装到其他的容器中,并加以标示。
4、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域
5、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的人员负责
6、在污染区域的清理人员应该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7、询问供应商,清除该外泄污染源的适当的吸收剂或除污液
环境注意事项:
1、避免与此物质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
2、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3、扑灭或移开该区所有引燃源
消除方法:1、在未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时,不可接触危险容器或外泄漏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