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标记性抗体是:
A. 抗RNP抗体
B. 抗dsDNA抗体
C. 抗着丝点抗体
D. 抗SS-A抗体
E. 抗SS-B抗体
2.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理特征是哪一种表现:
A.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B. 滑膜炎
C. 苏木紫小体
D. 类风湿结节
E. 洋葱皮样改变
3.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滑膜炎
B. 增强NK细胞活性
C. 抑制T细胞
D. 抑制B细胞
E.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4.下列哪一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
A. 近端指间关近节肿痛
B. 远端指间关节肿痛
C. 掌指关节肿痛
D. 腕关节肿痛
E. 四肢关节对称性肿痛
5.氯喹治疗引起的最俱特征性的副作用是:
A. 恶心,呕吐
B. 食欲减退
C. 视网膜病变
D. 色素沉着
E. 成瘾
6.可能诱发SLE发病或活动的因素有:
A. 阳光照射
B. 感染
C. 分娩
D. 手术
E. 以上均是
7.下列哪项不是狼疮性肾炎病变活动性病理改变:
A. 细胞增生,坏死,核碎裂
B. 细胞性新月体
C. 纤维性新月体
D. 白细胞浸润
E. 透明样血栓
8.磺胺药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
A. 环胞素
B. 扶他林
C. SASP
D. 怡美力
E. 羟基氯喹
9.SLE中哪一自身抗体的水平最有诊断价值?
A. 抗核抗体
B. 抗ds-DNA抗体
C. 抗SSA抗体
D. 抗磷脂抗体
E. 抗RNP抗体
10.判断SLE活动度的根据是
A.活动性炎症损害,如皮疹,关节炎,浆膜炎等
B.全身症状,如发热
C.抗ds-DNA抗体效价升高
D.C3,C50水平下降
E.以上均是
11.在风湿性疾病中,下列哪一种病肾脏受累较少见:
A. SLE
B. 皮肌炎
C. 干燥综合症
D. 结节性多动脉炎
E. 血管炎
12.下列哪一种叙述最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定义:
A.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关节炎
B. 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C. 是一种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D. 是以脊柱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E. 以上都是
13.下列那一种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
A. 消炎痛
B. 双氯芬酸
C. 氯喹
D. 塞来昔布
E. 以上都是
14.下列那一种自身抗体是SLE特征性抗体:
A. 抗核抗体
B. 抗Sm抗体
C. 抗SSA抗体
D. 抗RNP抗体
E. 抗磷脂抗体
15.狼疮性肾炎慢性终末期的病理改变是:
A. 肾小球硬化
B. 纤维性新月体
C. 肾小管萎缩
D. 肾间质纤维化
E. 以上都是
16.SLE好发于下列人群,除了:
A. 女性
B. 育龄妇女
C. 营养不良
D. 有SLE家族史
E. 青年
17.长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以下副反应,除了哪一项不是:
A. 继发性糖尿病
B. 骶髂关节炎
C. 柯兴氏综合症
D. 无菌性骨坏死
E. 继发感染
18.病人合并妊娠者,哪一种药物最安全:
A. 非甾体抗炎药
B. 免疫抑制剂
C. 强的松
D. 雌激素
E. 雷公藤多甙片
19.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与搭配的症状不符:
A. 系统性硬皮病—肢端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光过敏
C. 类风湿关节炎—蛋白尿
D. 白塞病—血栓性静脉炎
E.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习惯性流产
20.每周一次服用的药物是
A. 扶他林
B. 甲氨喋呤
C. 氯喹
D. 环磷酰胺
E. 强的松
答案:1.A 2.B 3.E 4.B 5.C
6.E
7.C
8.C
9.B 10.E
11.B 12.B 13.C 14.B 15.E
16.C 17.B 18.C 19.C 20.B
二.问答题
1. 请举出对诊断SLE有重要意义的自身抗体并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临床意义进行评价。
诊断SLE有重要意义的抗体有抗核抗体(ANA),敏感性可达95%,是目前较好的筛选试验,但特异性差;抗双链DNA抗体(dsDNA), 特异性高,可达95%以上,敏感性较低,约为70%,对确诊SLE和判断活动性有帮助,高滴度者常有肾损害;抗Sm 抗体,特异性可达99%,但敏感性仅有25%,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不大;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约15%,特异性高,阳性者常有狼疮神经系统损害。
2 什么是类风湿因子(RF)?
RF 是一种以免疫球蛋白IgGFc段为抗原的自身抗体,可分为IgG,IgA和IgM三种类型,临床一般检测IgM型。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0%,高滴度RF常提示疾病活动和关节外累及的倾向。
RF阳性也可发生于干燥综合症,SLE等其它结缔组织病和感染的患者,低滴度也可出现于正常人。
因此不能光凭RF阳性而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3 SLE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不明原因发热;面部皮疹,典型者为蝶形红斑;蛋白尿,血尿伴有或不伴有肾功能损害;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不明原因的癫痫发作或意识障碍;血细胞减少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 什么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 请阐述其作用机理和主要的副作用。
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是消炎镇痛药物的一个大类。
与甾体激素相比,这类药物化学结构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环,故得名。
它起效迅速,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线药物。
NSAIDs家族品种繁多,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NSAIDs属外周性镇痛药, 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无麻醉性和成瘾性。
胃肠道不良反应是传统NSAIDs最多见的副作用,严重者可发生穿孔,溃疡和出血。
对某些特定的患者,风险显著加大,如老年(年龄大于65岁),尤其是老龄妇女,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或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有多脏器功能损害者。
NSAIDs抑制了前列腺素的生成也可带来肾功能的损害,表现为少尿,水肿,高钾血症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症状是可逆的。
原有肾病疾患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都会加剧NSAIDs肾损害的风险。
NSAIDs 通过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水钠潴留而引起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