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4的算术平方根是A. B. 4 C. D. 22.二元一次方程有个解.A. 1B. 2C. 3D. 无数3.如图,能判断直线的条件是A.B.C.D.4.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A. B. C. D.5.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调查了其中100名学生,测试学生在1分钟内跳绳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形计算,跳绳次数在范围内人数占抽查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A. B. C. D.6.如图,,,则点O到PR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A. POB. ROC. OQD. PQ7.若,则估计m的值所在的范围是A. B. C. D.8.在下列四项调查中,方式正确的是A. 了解本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B. 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 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D. 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9.如图,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A.B.C.D.10.如图,周董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方向行走至C处,则的度数是A.B.C.D.11.“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诗歌形式的数学题:“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100只,几多鸡儿几多兔”解决此问题,设鸡为x只,兔为y只,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 B. C. D.12.若满足方程组的x与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A. 1B.C. 11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3.如图,当剪子口增大时,增大______度14.将方程变形成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则______.15.点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P点坐标为______.16.如图,两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若,,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7.若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1,2,3,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8.从汽车灯的点O处发出的一束光线经灯的反光罩反射后沿CO方向平行射出,如入射光线OA的反射光线为AB,在如图中所示的截面内,若入射光线OD经反光罩反射后沿DE射出,且则的度数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9.某商场对一种新售的手机进行市场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项目是让每个人按不喜欢、一般、不比较喜欢、非常喜欢四个等级对该手机进行评价,图和图是该商场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本次调查的人数为多少人?A等级的人数是多少?请在图中补全条形统计图.图中,a等于多少?D等级所占的圆心角为多少度?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20.解不等式组21.如图,,,求的度数.22.已知:如图,,,求证:.23.实验学校共有教师办公室22间,大的教师办公室每间可以安排10名教师在里面办公,小的教师办公室每间可以安排4名教师在里面办公而实验学校一共有178名教师,这22间恰好能把实验学校的178名教师安排下,请你帮忙算一算,实验学校各有大小教师办公室多少间?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D3. C4. A5. C6. C7. B8. D9. C10. C11. C12. C13. 1514.15.16. 平行17.18. 或19. 解:根据题意得:人,A等级的人数为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题意得:,即;D等级占的圆心角度数为.20. 解:解不等式,可得:;解不等式,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1. 解:,,,,,.22. 证明:,,.,,,.,,.23. 解:设实验学校有大教师办公室x间,小教师办公室y间,由题意得,,解得:.答:实验学校有大教师办公室15间,小教师办公室7间.【解析】1. 解:,的算术平方根是2,即.故选:D.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 解:方程有无数个解.故选:D.根据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3. 解:,,,,故选:C.根据邻补角互补和条件,可得,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结论.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 解:A、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在第一象限,故本选项错误;D、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5. 解:总人数为人,范围内人数为人,在范围内人数占抽查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故选:C.用范围内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把图分析透彻是解题的关键.6. 解:,点O到PR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OQ的长.故选:C.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结合图形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 解:,,.故选:B.应先找到所求的无理数在哪两个和它接近的整数之间,然后判断出所求的无理数的范围即可求解.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8. 解:A、了解本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B不符合题意;C、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无法普查,故C不符合题意;D、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 解:过点P作,则,,,.故选:C.首先过点P作,构造三条平行线,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进行做题.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0. 解: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故选:C.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和相减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 解:如果设鸡为x只,兔为y只根据“三十六头笼中露”,得方程;根据“看来脚有100只”,得方程.即可列出方程组.故选:C.首先明确生活常识:一只鸡有一个头,两只脚;一只兔有一个头,四只脚.此题中的等量关系为:鸡的只数兔的只数只;鸡的只数兔的只数只.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方程组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本题要用常识判断出隐藏的条件.12. 解:由题意得:,代入方程组得:,消去x得:,即,解得:,故选:C.由x与y互为相反数,得到,代入方程组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3. 解:因为与是对顶角,与始终相等,所以随变化,也发生同样变化.故当剪子口增大时,也增大.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求解.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如果一个角发生变化,则另一个角也做相同的变化.14. 解:,解得:.故答案为: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即可.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15. 解:点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这点的纵坐标是0,,解得,,横坐标,则点P的坐标是.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16. 解:,,,,,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与是邻补角,由已知便可求出,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a,b的位置关系.本题考查了邻补角的性质以及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条件.17. 解:不等式的解集是,正整数解是1,2,3,的取值范围是即.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其公共解,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求其整数解.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8. 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图1的情况下,.在图2的情况下,.的度数为或.故答案为:或.分两种情况:如果是锐角,;如果是钝角,,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从而求出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入射光线OD的不同位置是做本题的关键.19. 由B等级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得出调查总人数,进而求出A等级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求出A等级占的百分比确定出a,由D的百分比乘以360即可得到D等级占的圆心角度数.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20. 首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注意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21.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然后求出,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断出,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与判定方法并判断出是解题的关键.22. 因为,所以,由平行的性质证明,则有,再利用平行的性质证明,从而得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本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与能力.23. 设实验学校有大教师办公室x间,小教师办公室y间,根据22间办公室共有178名教师,列方程组求解.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