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明朝的对外关系完美课件PPT(初中历史)2
部编版明朝的对外关系完美课件PPT(初中历史)2
郑和下西洋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 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皇帝:明成祖
(3)西洋的范畴: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 沿岸地区。(4)目的:明成祖朱棣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 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 外的奇珍。
(5)时间:1405至1433年
合作探究二
戚继光抗倭与文天祥抗元、岳飞抗金相 比,战争性质是否相同?
学习与 文天祥抗元、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民族之 探究 战,而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抗侵略的战争。
所以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课堂小结
和平交往 → 郑和下西洋
明朝的对外关系
暴力冲突 → 戚继光抗倭 可见,综合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
、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
人物扫描 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小名 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 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 佛教。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 无畏的气概。本姓马,原在燕王朱 棣府当差,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 赫战功,被赐郑姓,有一定的政治 经验和组织才能。
•
3.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 术修养 ,以及 对我国 社会主 义时期 文学艺 术作品 的鉴赏 能力。
•
4.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 蓬勃发 展,使 学生受 到爱国 主义情 感和传 统美德 的熏陶 ,培养 学生热 爱社会 主义祖 国的思 想情感 。
•
5.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 的鉴赏 ,培养 学生的 审美感 ,提高 学生的 鉴赏力 。充分 利用多 媒体的 教学手 段创设 图文情 境,加 强课堂 的热烈 气氛和 教学的 直观性 ,给学 生提供 一个良 好的教 学情境 。
自主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阅读课文找答案,你能行!)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皇帝:_____________ (3)西洋的范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发地:____________________ (7)到达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主要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一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小组合作,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原因
客观 (2)造船技术的发达;
主观
(3)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行技术; (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1)郑和个人吃苦耐劳,有英勇无畏的气概、 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2)统治者的支持。
郑和下西洋——远航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
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 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
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
空前壮举! 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2.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 3.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 力与勇气; 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 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拒敌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奸商 在东南沿海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使百姓的 生命财产惨遭损害。
学习与 探究
1、东南材沿料二海描倭述寇的猖是獗什,么现倭象患?严当重时。政2府、采明取政了什府么派戚继 光抗倭应。对3措、施平?息结了果东如南何?沿海的倭患。
看你是否能达标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C )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 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B(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D )
③加强与各国的友好交往
④扫清残余倭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明朝时期能够成就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要素( B)
A.明朝统治者的支持 B.明朝国力雄厚
C.郑和的探险精神 D.各国的盛情邀请
7、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包括( C )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②日本的武士③日本的奸商④日本的天皇
戚继光画像
自主学习
(二)戚继光抗倭(阅读课文找答案,你能行!)
1.倭寇:是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 武士和奸商。 2.背景:(1)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 等相互勾结,对中国 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2)明王朝派 到东南沿海抗倭。 3.经过:(1)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训练组织了一 只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 (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3)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了 地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 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郑和下西洋——远航
材料二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 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 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 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
•
6.本节课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渠道 ,而让 学生学 会欣赏 历史上 出现的 文学作 品,通 过形式 多样的 活动、 合作和 探究等 多种方 法与途 经,实 现历史 学习三 维目标 ,从历 史的角 度来赏 析中国 古代的 文化。
•
7.我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此基本理念 之上设 计的。 另外, 本课设 计能充 分利用 信息技 术,巧 妙把多 媒体技 术与教 学内容 融合起 来,极 大地提 高了课 堂教学 效率, 也能实 现课堂 与课外 的完美 结合, 真正为 学生的 终身学 习与发 展打下 良好的 基础。
A 、郑和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4、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 友好往来的是(A )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看你是否能达标
5、有人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你认为真正的目的是
( C)
①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②换取海外的奇珍
戚继光抗倭——拒敌
材料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学习与 材料三是谁的诗句?诗句体 探究 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德?
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 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维护 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崇高品质等。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在我国沿海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国人民学对习郑和与怀根念据、材敬料仰二;并郑结和合的所远学航知,识增,进指了出中郑国和和下亚西非洋国为 家和地探区究的友好什往么来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
1.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 的发展 和成就 ,培养 学生从 文艺现 象中领 悟历史 的能力 ;
•
2.通过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事业 发展的 原因、 党的十 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文 艺园地 出现繁 荣局面 的原因 ,培养 学生正 确认识 和说明 问题、 分析问 题的能 力;
(6)出发地:刘家港
(7)到达范围: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8)主要活动: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 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首脑,赠送礼品, 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9)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 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 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