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轻教师科研心得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轻教师科研心得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轻教师科研心得交流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年轻教师科研心得交流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科研处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科研心得。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从各位老师那里汲取宝贵的经验,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我的科研工作。

所以,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我对科研工作的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读研期间和导师一起做项目,每个人承担的都是项目的局部,感觉事情比较简单。

但是,现在当由我自己来独立申请课题、并且承担项目的时候,感觉事情比较复杂了,因为在项目中我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转变,由局部参与者变成了整体负责人,角色的转变使我必须统筹全局,从项目的申请立项,到项目的实施,甚至最后的结题答辩,整个过程我必须参与其中,而且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我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那么我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到了我的老师和同学,想到了学院的老教授,同事,想到了本专业的其他专家。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功”。

搞科研,我们需要一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

一个课题申报成功,即使是基础性理论研究课题,首先需要的时间的煎熬和积累。

积累什么?经验的积累:兴趣的积累;文献资料的积累:研究成果积累,也就是说前期需要积累下载大量相关的文献,然后要仔细的阅读这些文献,了解国内为现状,多思考,想他人所未想。

确定科研课题,一个课题的申报成功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积累。

不能临时抱佛脚,今天文件下来,要求大家申报科研项目,这时你才去想申报什么项目呢,怎么下载文献呢,文献下载好还没来得及看完,就开始写本子,这样的话很难立项。

第二写好本子之后,再次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多修改,进一步细化科研内容,提升本子质量,通过反复阅读,思考,修改,就慢慢地由“入门”到熟悉,再到提高。

也就自然而然地写出好本子。

第三向专家咨询:由于研究水平的限制,需要请教专家(学院的老教授)和有经验的人。

专家的指点使我们摸清内容的范围,增强研究的信心。

职称晋升是学校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

要晋升职称就要进行科研研究,科研提高了,职称晋升才有可能,可以说职称晋升是双赢,学校受益,个人更受益,何乐而不为?老师们,科研强校,人人有责,希望大家积极参加科研,认真撰写论文,把参加课题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让它们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在不断促进自身成长的同时,也为银川能源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用心准备课题的申报,即使不能立项,每一次都会有收获。

最后要感谢我的导师,指导我如何查阅文献,阅读文献,做科研,写文章,我的导师在我读研期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他确定科研课题时,就培养我让我去做前期的准备工作,让我试图去写本子,最后他再修改申请,感谢三年以来石化学院领导王院长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他鼓励我去申请课题,给我信心,同时也感谢各位同事的的多方的支持与配合,才有了我今天的这个成绩------5年共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sci 两篇,核心期刊4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自治区科研基金各一项,去年成功申请自治区和校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大家的支持!第二篇:关于教育科研的交流材料关于教育科研的交流材料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用好《教科研学习手册》各位老师:我想和大家谈谈有关教育科研的几个问题。

沈校长一直跟我说,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可喜,但作为教课时主任,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带动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也就是要让全体教师都来参与教育科研,并在这方面取得成绩,这才能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因此,从木渎实验小学回来以后,我就有这样的想法,怎样行使好自己的职责,为大家服务,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教育科研对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作用,都能掌握参与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

下面,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参与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2、一线教师怎样参与教育科研;3、用好《教科研学习手册》。

一、新课程背景下参与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1、教育科研使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新的观念和措施层出不穷,这既是我们感到新鲜,同时也会使我们感到眼花缭乱。

比如:1)师生关系的变化:高高在上变为平等民主和谐。

究竟应该怎样”民主平等”呢?(举例教师不像教师,出现学生难以管理,班级难以管理的现象。

说明”民主平等”应该是科学的民主平等。

)2)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结果变为重过程。

怎么重过程,结果是不是不要了呢?(举例有的教师在外出听课以后,盲目学习,结果课堂很热闹,成绩却一塌糊涂。

说明重过程的同时不能忘记结果。

)3)教学方式的变化: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起什么作用呢?是不是评价一个”好”“真不错”就够了呢?(举例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多讲,学生的任何回答都是正确的,都是有个性的。

教师变得可有可无。

说明在课堂上教师还是要起好主导作用。

该讲的时候还是得理直气壮地讲。

)4)小组学习方式:课堂要组织小组学习。

是不是每门课都需要?每堂课都需要?怎么来组织呢?(举例什么课都小组学习,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任务来不及完成。

说明小组学习要因课而异,而且要注意组织形式。

)……这些问题怎么来解决呢?如果只是盲目地听从,盲目地模仿,我们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都不知道怎样做教师了。

如果教师把自己看作一个研究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你就会有自己的见解,就不会迷失方向。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适合学生的教育哪里来?就要求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而这就是教育科研。

2、教育科研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益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当然会取得比较好的效益。

比如:1)怎样教育比较调皮的学生。

如果你能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他的心理,教育他们就会比较容易。

盲目地较劲,一定失败。

2)学科教学:作文教学中运用了”先活动后作文”的科学方法,学生作文就感兴趣,好作文也会增多。

科学的方法对今后的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教育科研使工作感到充实我们有些老师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觉得工作很累。

因为他们没有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一直要到期末,看到自己的学科得名次了,自己班级被评为文明班了,领到了一些奖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有价值的。

我们是与人、与文化打交道的,在需要上,其实都有着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教育科研就能帮助你实现这种需要。

你一直在研究,总会取得一些成绩,坚持研究,你的研究成果就会丰硕。

我建议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发到刚才雪明介绍的学校博客上。

坚持一年,两年,你会感到成功的喜悦的。

二、一线教师怎样参与教育科研一线教师怎样怎样参与教育科研呢?我想给大家4个词语:学习,实践,反思,写作。

简单解释一下:学习:为什么学习(这是一个教师所必须的:要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学习;知识更新快,不学习很快会落后;学习会使我们感到愉快充实,眼界开阔……)好范文版权所有学习什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人文知识)实践:这里的实践有着特殊的含义,是在理论支撑下的实践。

课堂教学:一学期拟订一个研究目标,比如怎样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和能力。

在每堂课上都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该方面的训练,并注意学生的进步。

管理学生:怎样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怎样建立这种关系等。

反思:在学习和实践中要经常性地思考。

哪些地方成功了,为什么会成功的?哪些地方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的?以后应该怎样去做?写作:我觉得教师都应该是优秀的写作者。

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语文老师肯定得有写作水平,不然你就教不好学生的作文;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应该多写,因为学会表达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另外,评定职称需要论文,你也必须学会写。

优秀的论文哪里来,要靠平时的积累。

平时小文章多了,写”大文章”就不会难了。

另外,如果坚持做到以上4点,教师的专业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快提高。

有一个著名教育家也这么说:成功等于经验加反思。

三、用好《教科研学习手册》1、使用人员:区教育局出台了常规管理检查的新标准,其中在教科研工作方面有了一项新规定: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人使用《教科研学习手册》,40周岁以上的教师至少80使用《教科研学习手册》。

也就是除了还有一两年就要退休的教师可以不用,其他教师必须用好《教科研学习手册》。

2、使用方法:1)做好教科研阅读记载:《手册》上的要求:在学习教育理论、报刊文章过程中摘录下对自己颇有启示的教育论述、经验和信息等资料。

提示几点:a、自己在研究什么课题,就专门摘录这些内容,主要可以摘录理论性的文字,为自己的研究,特别为自己以后写论文做好准备。

b、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要检查了,胡乱地摘录一些。

这样的摘录只会使自己感到痛苦。

c、数量要求:都填完。

2)写好教育教学随感录:《手册》上的要求:记录下自己平时在教科研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相对深刻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记录下有待思考、有待讨论的疑难问题和初拟的解决办法。

提示几点:a、教育教学随感其实就是写教育教学随笔,可以写成功或失败的感受,也可以写自己的问题和设想解决的办法;b、数量:共18页,每页估计能写近千字,也就是一学期可以写18篇左右,建议青年教师可以写满18篇,也就是一周一篇;学校的规定是半月一篇,一学期至少8篇。

每篇在千字左右。

c、自己感觉好的随笔,可以拿到教科室,我们愿意为你修改,推荐到教育报刊发表。

3)写好教育教学专题小结《手册》上的要求: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学期初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学期末小结研究心得,归纳实践经验,写成专题文章,字数在1500左右,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多则不限。

提示几点:a、《手册》上的要求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论文应该怎么写,在学期初就应该确定一学期的研究方向,也就是一学期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学期中围绕这个课题研究,这样,在写论文的时候,就不会有无米之炊的感觉。

b、从本学期开始,你的学期论文就写在《手册》上,再去电脑房打印一遍,因为我们每学年都要出版校刊。

c、建议青年教师每学期可以写更多的论文。

《手册》每学期结束的时候上缴,教科室将请相关人员对你的手册做出鉴定,并把结果放在你的业务档案之中。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科研是一项先苦后甜的工作,它能帮助我们教师很快成长。

希望大家都积极投入到这一项工作之中,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快乐,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第三篇:关于”轻负担高质量”争创优秀教师、先进学校经验交流材料报送及与会通知关于“轻负担高质量”争创优秀教师、先进学校经验交流材料报送及与会通知各有关学校及教师:潍坊市“轻负担高质量”优秀教师、先进学校论坛暨培训会议定于3月2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