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
02氧气瓶和乙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
03未使用专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
04使用砂轮机不戴防护眼镜、操作站立方向不对
05
使用钻床、大锤时戴手套
06使用1类手持电动工具不戴绝缘手套或穿绝缘鞋
07基础砼捣固人员未配备绝缘手套和绝缘胶鞋
08带电作业过程中摘下绝缘防护用具
09湿手操作电器
10机械运转时进行皮带调整或润滑
11机械设备转动部分无防护罩
12使用超过试验周期的安全工器具
13施工机械无相应的安全操作牌
14混泥土搅拌机未搭设防护棚
15搅拌机在运转时严禁将工具深入滚筒内扒料
16配电箱、开关箱长期不进行检查、维修
17配电箱门无锁、无警告标志
18使用铜丝或其他导线及不符合规范的熔丝
19用缠绕的方法接地
20装设接地线时接地极插入地面深度不够0.6米
第二部分1施工电源线裸露
2临时电源无漏电保护器
3动火作业不按规定办理或执行动火工作票
4在易燃物品或重要设备上方进行焊接下方无监护人未采取防火等安全措施
5施工现场未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6电器设备着火时直接用水扑救或处置措施不当
7在带电设备周围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工作
8孔洞无盖板或盖板不规范
9深沟、深坑四周无安全警戒带或围栏
10因工作需要拆离孔洞盖板栏杆等保护设施时不设明显标志并未及时恢复
11跨越(或钻)临时安全围栏
12作业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或擅自改变已设置的安全措施
13设备长期临抛,未用钢丝绳保险
14工作任意摆放,堵塞通道
15施工现场脏、乱、差,未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6酒后驾车、无证驾车、超速行驶或超载行驶
17客货混装
18临时租用的汽车起重机无相关证件
19专职安全员对违章行为未及时予以制止
20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未全部实施前允许工作人员作业
第三部分进入作业现场未佩戴安全帽
2女工长发未放入安全帽
3穿高跟鞋、凉鞋、拖鞋及裙子、短裤、背心进入施工场地
4从事高处作业未使用安全带等高处防坠落用品或装置
5安全带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物件上或低挂高用
6上下构架、杆塔未使用攀登自锁器
7高空作业人员未进行体检
8高处作业不使用工具袋随手抛掷工器具、材料等物件
9雷雨天气时进行登高作业
10水上作业不佩戴救生设备
11脚手架、跨越架搭设完成后未经验收直接投入使用
12起吊重物时,吊件下方有人
13起重作业时,无人指挥或指挥员无证
14起重吊装作业无安全警示牌和安全围栏
15在带电线路附近进行吊装作业安全距离不够且未采取有效措施
16用材料U形环代替工具U形环
17卸卡(U形环)横向受力
18起重机械无制动和逆止装置或制动装置失灵、不灵敏
19起重设备器具无允许荷载标识
20链条葫芦超负荷使用
21气焊作业时忽视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
22氧气瓶和乙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
23未使用专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
24使用砂轮机不戴防护眼镜、操作站立方向不对
25使用钻床、大锤时戴手套
使用1类手持电动工具不戴绝缘手套或穿绝缘鞋27
基础砼捣固人员未配备绝缘手套和绝缘胶鞋28
带电作业过程中摘下绝缘防护用具
29
湿手操作电器
湿手操作电器30
机械运转时进行皮带调整或润滑31
机械设备转动部分无防护罩32
使用超过试验周期的安全工器具
33
施工机械无相应的安全操作牌34
混泥土搅拌机未搭设防护棚35
搅拌机在运转时严禁将工具深入滚筒内扒料
36
配电箱、开关箱长期不进行检查、维修37
配电箱门无锁、无警告标志
38
使用铜丝或其他导线及不符合规范的熔丝39
用缠绕的方法接地
40
装设接地线时接地极插入地面深度不够0.6米
41
施工电源线裸露
42
临时电源无漏电保护器
43
动火作业不按规定办理或执行动火工作票
44
在易燃物品或重要设备上方进行焊接下方无监护人
未采取防火等安全措施
45
施工现场未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46
电器设备着火时直接用水扑救或处置措施不当47
在带电设备周围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工作48
孔洞无盖板或盖板不规范
49
深沟、深坑四周无安全警戒带或围栏50
因工作需要拆离孔洞盖板
栏杆等保护设施时
不设明显标志并未及时恢复
51
跨越(或钻)临时安全围栏
52
作业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工作内容或擅自改变已设置的安全措施
设备长期临抛,未用钢丝绳保险
54
工作任意摆放,堵塞通道55
施工现场脏、乱、差,未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56
酒后驾车、无证驾车、超速行驶或超载行驶
57
客货混装
58
临时租用的汽车起重机无相关证件59
专职安全员对违章行为未及时予以制止
60
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未全部实施前允许工作人员作业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