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常见意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第八讲古诗词常见意象思考题一意象如此之多,我们如何积累才算科学何谓“科学”,此处应当同合理之意,合乎逻辑。

凡是合乎逻辑的东西从根本上站得住脚,很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内容都是逻辑的明证。

合乎逻辑的内容会让读者理解认同,反之则反感厌恶。

之前的实词虚词问题土鳖也着重解决的是逻辑问题。

面对众多花样繁多的意象总结,土鳖要出手,照耀朗朗乾坤了。

教学目标古诗词常见意象积累意象的方法思考题二意象是什么意象是带有作者个人情感基调的物象。

意境是什么意象和物象共同组成的带有作者情感基调的场景或环境。

意象是怎么来的传说在古时候,……约定俗成之后,那些物象就变成了意象。

吼吼!~~ 【特别提示一】同学们必须学会根据意象的日常特征来推断意象所带有的情感。

其实这很简单,我们最正常的感觉就是最准确的结论。

【特别提示二】同学们必须学会根据古诗词作者情感基调来灵活判断意象在古诗词中的作用,以免死记硬背造成误判。

思考题三“常见”是神马概念按照古诗词意象出现的频率进行总结,是不是更符合同学们的口味呢越常见的越管用,当然应该先掌握。

不过,为什么有些意象很常见呢因为这些意象所带有的情感很常见。

所以,体现常见情感的意象就要多注意。

能否掌握全部意象不常见的是否要积累其实不需要。

我们根据常见的学会了推断的方法,举一反千。

古诗词常见意象(土鳖版)月自然特征:阴晴圆缺、异地可见、亘古未变象征情感:悲欢离合、思乡思亲、世事变迁典型例句: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柳典型特征:与“留”谐音,依依之状,长亭多有象征情感:离别、思亲典型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土鳖点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是什么用法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呢雁典型特征:鸿雁传书、年年迁徙象征情感:思乡思亲典型例句:直饶寻得雁吩咐,又还是,秋将暮。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见年年鸿雁飞。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风雨典型特征:温暖润物、冰冷凄凉象征情感:热爱自然、悲凉凄清典型例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昨夜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梧桐/芭蕉典型特征:最先落叶、叶大雨滴声音大象征情感:悲凉凄清典型例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落叶/黄叶典型特征:萧瑟凄凉象征情感:悲凉凄清、孤独寂寥典型例句: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西风无语天边来,叶黄枝残悲在怀。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花典型特征:残花满地、春秋落花象征情感:叹春惜春、悲凉凄清典型例句: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鳖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怎么理解流水典型特征:绵绵不绝、一去不回象征情感:愁绪不断、时间流逝典型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柳絮典型特征:绵绵不绝、漂泊无依象征情感:漂泊愁苦典型例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夕阳/斜阳典型特征:壮阔苍茫、余晖将落象征情感:苍凉悲壮典型例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燕子典型特征:春天的象征、不变的迁徙象征情感:热爱自然、朝代兴衰典型例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乌鸦/鹧鸪/杜鹃(杜宇、子规)/猿猴典型特征:叫声凄凉象征情感:悲凉凄清、孤独愁苦典型例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宫女如花满金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鳖曰:如何理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梅兰竹菊松典型特征:高洁脱俗象征情感:追求高洁、超凡脱俗、不慕权贵典型例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草/木典型特征:绵绵不绝、枯荣相继、亘古未变象征情感:愁绪满怀、世事变迁典型例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酒典型特征:适量怡情,过量伤身/酒后吐真言/酒壮怂人胆象征情感:豪气干云、愁绪满怀典型例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寒夜客来茶当酒,一见如故酒当茶。

秋典型特征:万物凋零、满目苍凉、天高云淡象征情感:孤独凄凉、胸怀壮阔典型例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鳖曰:典故类意象不能算作意象,因为它就是典故。

所以,课文中出现的典故需要同学们记忆。

对于古诗词中常见典故,土鳖回头可以整理,但是,典故的使用频率其实不高,而且达成共识的比较少,考题中出现通常会给出注释,所以这部分内容并不会对理解诗文和考试答题造成障碍。

我们尽管放心。

“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烂柯”属于典故,而非意象。

烂柯典故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

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

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

既归,无复时人。

(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翻译:信安郡在今浙江衢州,故事中所说的石室山,因为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已经被人们称为烂柯山了。

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

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

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

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课后作业a)根据土鳖的整理思路,继续整理,使得这份总结更加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象积累。

b)试着分析下面这两首诗/词的意象,并说说暗示了什么样的情感。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其一)[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下节预告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这些术语之间究竟在干嘛他们的区别是什么相同点是什么对比、用典分别属于哪一种敬请期待《常见艺术手法》。

附录一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

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

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

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

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