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工艺标准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工艺标准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

2 施工准备2.1仪器仪表要求:2.1.1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

2.1.2 严格执行计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

2.1.3 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时应将仪表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防污秽等。

2.1.4 测定所用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精度应高于被测定对象的级别,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2.2 主要仪表工具:2.2.1主要仪表: 测量温度的仪表,测量湿度的仪表,测量风速的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其它常用的电工仪表、转数表、粒子计数器、声级仪。

2.2.2 其它工具: 钢卷尺、手电钻、活扳手、螺丝批、克丝钳、铁锤、手电筒、对讲机、计算器、测杆等。

2.3 作业条件:2.3.1 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2.3.2 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

2.3.3 运转调试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采取的方法和调试人员组织等。

2)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3)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冷却和热源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4)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动试运转及调试→综合效能测定与调整→调试报告。

3.2 准备工作:3.2.1熟悉空调系统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恒温精度要求等,并弄清送(回)风系统、供冷和供热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3.2.2 绘制通风空调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3.2.3 调试人员会同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深入现场,查清空调系统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查清施工与设计不符合的地方,记录在缺陷明细表中,限期修改完。

3.2.4 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

电源、水源、冷、热源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进行运转和调试。

3.3 单机试运转:3.3.1 通风机试运转,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碰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h。

试运转应无异常振动,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3.3.2 水泵试运转,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h,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运转中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各静密封处不得泄漏,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2) 滑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3)轴封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得大于35~60mI/h, 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得大于10mI/h。

4)电动机的电流和功率不应超过额定值。

3.3.3 制冷机试运转:1)活塞式制冷机单机无负荷和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机体的紧固件应拧紧,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试合格。

②无负荷试运转不应少于2h。

③空气负荷试运转,氨制冷机在0.25Mpa的排气压力(表压)下,运转不应少于4h。

④油位正常,油压应比吸气压力高0.15~0.3 Mpa。

⑤油温及各摩擦部位温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⑥气缸套的冷却水温度,进口不得超过35℃,出口不得超过45℃。

⑦排气温度不得超过130℃。

⑧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氟利昂制冷机不宜进行无负荷和空气负荷试验。

2)离心式制冷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润滑油系统应冲洗干净,加入冷冻机油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随机文件的要求。

②抽气回收装置中,压缩机的油位应正常,转向正确,运转无异常。

③电气系统工作正常,保护继电器整定值正确,油箱电加热运行正常。

④冷却水系统应能正常供水。

⑤导向叶片启闭灵活、可靠,开度和仪器指示值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调整一致。

⑥瞬间点动压缩机,转动正常。

⑦水冷却电机机组连续运行不应少于30min,氟利昂冷却电机机组连续运行不应大于10min(叶片开度大于40%的试验时间应缩短),油箱的油温、油压、轴承温升及机器声响和振动应符合随机文件要求。

3)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单机无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时,应将电机与螺杆式压缩机断开。

②用手盘动压缩机应无阻滞及卡阻。

③冷冻机油的规格和油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文件规定,油泵运转正常,油压保持0.15~0.3Mpa(表压)。

④调节四通阀应处于减负压或增负压位置,并检查滑阀移动是否灵活正确,并把滑阀处于能量最小位置。

⑤保护继电器安全装置的整定值应符合规定,动作灵敏、可靠。

⑥油冷却装置的水系统应畅通。

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期限内,外表无损伤,且气密度符合设备文件规定的机组,凡冲灌溴化锂溶液的,可直接进入试运转;当用惰性气体保护时,应进行真空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能加液进行试运转。

②对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期限外,且内压不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机组,则应先做正压试验,合格后,再进行真空气密性试验。

必要时须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

③机组的气密性试验应符合规范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正压试验为0.2Mpa(表压)保持24h压降不大于66.5pa为合格。

真空气密性试验,绝对压力应小于66.5pa,持续24h,升压不大于25 pa为合格。

3.4 系统试运转及调试:3.4.1 系统联动试运转应在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和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进行。

系统联动试运转时,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协调,动作正确,无异常现象。

3.4.2 通风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的测定与调试应包括以下内容:1)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及转速的测定。

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风量、余压与风机转速的测定。

2)系统与风口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实测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3)通风机、制冷机、空调器噪声的测定。

4)制冷系统运行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各项技术数据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5)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前室静压的测定。

6)空气净化系统,应进行高效过滤器的检漏和室内洁净度级别的测定。

对于大于或等于100级的洁净室,还需增加在门开启状态下,指定点含尘浓度的测定。

7)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应大于8h,当竣工季节条件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仅做不带冷(热)源的试运转,通风、除尘系统的连续试运转应大于2h。

3.4.3制冷系统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缩式制冷系统应进行系统吹污,压力应取0.6Mpa,介质应采用干燥空气,氟利昂系统可用惰性气体,用布检查,5min无污物为合格。

吹污后应将系统中阀门的阀芯拆下清洗(除安全阀外)。

2)系统气密性试验应按规定的试验压力保持24h,前6h压力下降不应大于0.03Mpa,后18h除去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外,压力无变化为合格。

3)真空试验的剩余压力,氨系统不应高于8kpa,氟利昂系统不应高于5.3kpa,保持24h,氨系统压力以无变化为合格,氟利昂系统压力回升不应大于0.53kpa。

离心式制冷机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4)活塞制冷机充注制冷剂应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充注适量制冷剂,氨系统加压到0.1~0.2Mpa,用酚酞试纸检漏。

氟利昂系统加压到0.2~0.3Mpa,用卤素喷灯或卤素检漏仪检漏,无渗漏时,再按技术文件规定继续加液。

充注时应防止吸入空气和杂质,严禁用高于40℃的温水或其他方法对钢瓶加热。

3.4.4系统风量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管的风量一般可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量。

测量截面的位置应选择在气流均匀处,按气流方向,应选择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及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 1.5倍圆形风管直径或距形风管长边尺寸的直管段上。

当测量截面上的气流不均匀时,应增加截面上测点数量。

2)风管内的压力测量应采用液柱式压力计,如倾斜式、补偿式微压计。

3)通风机测定截面位置应靠近风机。

通风机的风压为风机进出口处的全压差。

风机的风量为吸入端风量和压出端风量的平均值,且风机前后的风量之差不应大于5%。

3.4.5 风口的风量可在风口或风管内测量。

在风口测风量可用风速仪直接测量,测量时应贴近格栅或网格,平均风速测定可采用匀速移动法或定点测量法等,匀速移动法不应少于3次,定点测量法的测点不应少于5个。

也可用辅助风管法求取风口断面的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面积得到风口风量值。

3.4.6 系统风量调整宜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法”,从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末端开始,最后进行总风量的调整。

3.4.7 通风机、制冷机、空调设备的噪声测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执行。

3.4.8 通风机转速的测量可采用转速表直接测量风机主轴转速,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的方法。

如采用累计转速表,应测量30s以上。

3.4.9 空气净化系统高效过滤器检漏和室内洁净度测定应按规范规定进行。

室内静压应从静压高的房间向静压低的房间逐级调整与测定。

3.5 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通风与空调工程在生产负荷条件下的系统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应由建设单位根据工程性质、工艺和设计的要求确定具体试验项目,施工和设计单位配合进行。

3.6 调试报告:将测定和调整后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3.6.1 通风和空调工程概况。

3.6.2 电气设备及自动调节系统设备的单体试验及检测、信号,联锁保护装置的试验和调整数据。

3.6.3 空气处理性能测定结果。

3.6.4 系统风量调整结果。

3.6.5 房间气流组织调试结果。

3.6.6 自动调节系统的整定参数。

3.6.7 综合效果测定结果。

3.6.8 对空调系统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和分析。

4 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4.1.1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高整(简称调试)。

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4.1.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通风机、空调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