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锦鲤的水处理方法

养锦鲤的水处理方法

养鱼最重要的是做水,水做的好,鱼才会养得好.如何做水?第一步需要面积较大的沉淀槽/过滤槽和水路.过滤面积不要太大,太小,达不到充分过滤的效果,鱼池虽然大却不洁净,又有何用?一般鱼池于过滤比例为3:1,有了好的池,再注意下述几点,你的池水一定做的好. 1`防止酸雨流入水池为防止雨水进入,一般水路上都加上了遮雨装置.养殖鱼池上也有4/5加盖了屋顶.有些采取了遮荫和遮雨措施. 2`定期加硝化菌`光合菌投饵喂锦后,很容易使水质变坏,需要每天观察.发现水质快要变坏的时候,就要撒硝化菌`光合菌等有益菌.这有利于残饵,排泄物氧化分解,然后分离过滤清除,这样使氨发生的恶臭消失,水变得透明清澈. 3`过滤池中的滤材和处理放置何种滤材,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一般的是:生化毡,毛刷,珊瑚石,活性碳,沸石,玻璃生化环(陶瓷环),这些滤材组合与排列后净水效果很好. 沸石的再生.沸石每月要再生一次,再生沸石的方法为浸泡法和搅拌法两种.用食盐的饱和液浸泡48小时以上可再生沸石.用10%食盐溶液搅拌沸石30分钟,可达到再生的效果.注意:如果是5%溶液,不管处理几小时都没有再生的效果. 能扬色的水质处理方法(1)抑制硝酸的浓度.要红色能扬色,PH要提升到7.2-7.4,在喂食的忘记,硝酸的浓度会上升,PH会下降,此时必须注意检查过滤槽,打扫沉淀槽,每天要施放底水至少一次,2-3次更好,使得污物及氨不会全部溶入循环水中,多少可以抑制住硝酸的浓度.还要增加新水的追加量.此外,每月至少再生沸石1次,抑制硝酸的浓度. 总之,设法抑制硝酸的浓度很重要.硝酸盐浓度高,红色会褪色,亚硝酸盐浓度上升会使得整个绯盘消失.在选择幼鱼时,你会发现,第一次选择后没有整条白色的鱼,但第二次选择时却出现了整条白色的鱼,原因就是饲养水中有较高的亚硝酸盐.此时,你应该检查过滤系统和过滤材料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清理等. (2)太阳照射与溶氧.PH正常,日照时间不足,溶氧量不高,也会影响扬色和光泽.要使鱼长的快,又能保持光泽及扬色,每天的日照量要在50%以上.若能达到70%,酸雨不流入,PH值保持在7.2-7.5,溶氧量在最热的夏天有7.5-7.8g/m3,春季有11g/m3,秋季有10g/m3,冬季有11.5g/m3,这样就是不喂扬色饲料,绯质也会变红.(好难哦)为什么日照时间长,溶氧量高,绯会变红?这是因为氧能使得绯质凝集于表皮,表面的红色变浓的关系.另外,溶氧越接近饱和点,越不会产生亚硝酸,颜色就越红. (3)水的颜色与处理方法.水的颜色呈浅白色时,先测试氨`亚硝酸与溶氧.若氨高时,赶快增加新水量,加强打气或喷射.如果亚硝酸高及溶氧减低时,就要在不减少大量池水的情况下把过滤池清扫干净. 白地与墨质变好的方法若能将硝酸盐保持在5mg/kg以下的话,白地会变得很白而且有光泽.这是因为水中的酸浓度升高,新陈代谢就缓慢,无法去除身体的毒素,白地才会变为不白.当增加新水量,沸石再生,硝酸降低,溶氧上升,白地会明显好转.要维持不污染白地的水质,就不要让粪便在水中回转,要把底水从池底排掉,池水慢慢回转使有机物的沉淀产生效果. 溶氧越多,硝酸的浓度越低,对墨质越好.若能加减追加水的量,又补给能慢慢溶解的矽类(什么咚咚??),那么墨质就会又黑又有光泽.新水泥池或注入大量地下水的池子饲养锦鲤,墨质较好,就是因为含于土中或水泥中的矽有助于墨质的形成. 墨质与水温的关系不是主要的,主要于溶氧和PH值有关.大正的墨质在8-27℃时很容易出来,尤其是在17-26℃更为明显.昭和的墨质在水温13-20℃时会出来,在15-17℃最为明显.你可以依次使得墨质更漂亮,但水质一定要符合条件. 水的颜色与处理方法. 水的颜色呈浅白色时,先测试氨`亚硝酸与溶氧.若氨高时,赶快增加新水量,加强打气或喷射.如果亚硝酸高及溶氧减低时,就要在不减少大量池水的情况下把过滤池清扫干净. 水的颜色呈浅黄色时,硝酸盐的浓度可能高达30mg/kg以上,就要立即再生沸石. 水的颜色呈现茶色时,盐酸盐有80mg/kg以上,亚硝酸盐也有5mg/kg以上,此时当岁鱼,不论水温多少,鱼肯定会患鳃病,绯质消失.此时增加新水注入,迅速稀释池水,并在过滤槽中加沸石,处理池水. 水的颜色呈现绿色时,日夜溶氧变化大,鱼有跳出来的危险.早上起来发现鱼受伤,往往是因为夜间溶氧量减少,鱼感到不舒服乱跳所致,故要小心因藻类氧气和二氧化碳作用引起的日夜溶氧差.池水变绿色,有时是因为处理池脏,溶氧不足;或因为处理的速度太快(水流),污物未及处理却一直在循环所引起.这时把水泵的扬水量增大也是解决的方法之一. 浅谈食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盐,即Nacl,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 1、食盐可进行鱼体消毒。

鱼种下塘前,通常要进行常规消毒,此时可用浓度为1%-4%的食盐溶液浸洗1-10分钟,可除去鱼体表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用这种方法进行消毒既安全又方便,对水霉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2、食盐有增加溶解氧的作用。

在抢救鱼池泛池时,若无增氧设备或来不及增氧,可向池中泼洒黄泥水加食盐水,每亩用黄泥10公斤,加水调成糊状,在加食盐10公斤水溶液,拌匀后泼洒全池,或者单独泼洒食盐水。

食盐在其中的作用是增加水中的离子浓度,使悬浮的有机微粒及胶体产生絮状物沉淀到池底,既减少溶氧消耗,又净化了水体。

另外,在鱼类生理过程中,Nacl作为无机盐是维持鱼类生命所必需的,所以在鱼类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拌饲投喂,也有一定的功效。

硝化细菌的作用绝对不是单纯的净水!他是一个水族生态的关键!刚建立的新缸并不存在这些有益的细菌。

当你把买来的硝化菌倒如水中的时候,细菌开始在里面繁殖,这是一种有益菌,通过他建立一种生物过滤系统,以自然分解水中的底质和有害物质。

当然这需要一段的时间,让这些细菌繁殖,直到他足以处理鱼儿的排泄物。

而这些细菌的繁殖速度,草缸要比裸缸相对快的多!裸缸必须有良好的物理过滤,然后通过硝化细菌在滤材中的繁殖,再起到生物过滤的效果!一旦生物过滤建立好了,才真正开始了你的氮循环!这样一个氮循环的过程有时需要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们可能有这样一种相同的经历,第一天,放入闯缸鱼,此时氨和亚硝酸盐浓度为0,水是非常清澈的,象水晶般。

第3天,水开始发白,氨的浓度马上升到一个危险水平,硝化细菌开始繁殖生长,鱼只开始窘迫,拒食。

第5天氨的浓度达到高峰,硝化细菌开始把氨转换为亚硝酸盐,鱼出现明显不适,有些鱼可能在这一时间死去。

到了第8天,氨被转换为了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上升,鱼的状态开始好转。

到了第14天,亚硝酸盐的浓度又开始上升到高峰,,鱼再次陷入窘迫,某些强壮的鱼,可以挺过这一时期!到了第20天左右,亚硝酸盐开始下降,氮循环第2阶段开始,鱼只状态好转,水质也开始稳定。

第25天亚硝酸盐被转换成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浓度迅速降低。

到第30天,氨和亚硝酸盐已经检测不出,水族箱完成了氮循环,你可以换掉一部分水,然后放入你想要的鱼了!一口气打了这么多,算对得起多拉A梦了!呵呵还有你的过滤系统,滤材可以换成:过滤棉/瓷环/生化球/沸石/活性炭/过滤棉,因为沙石和瓷环效果差不多,所以不再重复!甚至滤材还可以再简单点:过滤棉/瓷环/生化球就可以了!硝化作用: 在“老”水族箱中有上兆的细菌生存着,不同的细菌有着不同的工作和任务,它们会经过许多程序的氧化作用将有机营养盐分解或转化成水、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无机盐类。

蛋白质会被分解成为胺基酸而转化成无机盐的氨。

鱼类会排泄出氨和尿液,而水质中的酵素会将它们分解成铵盐和二氧化碳。

部份硝化细菌能借助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这些亚硝酸盐又被分解为无毒的硝酸盐,这整个过程--阿摩尼亚→亚硝酸盐→硝酸盐→称为“硝化作用”。

硝化细菌的特性: 大多数细菌进行细胞分裂生殖约需要20分钟时间,而氧化氨的硝化细菌进行分裂却需要2-3个小时,有的甚至需要20-30小时。

因此,当其他种类细菌在大量繁衍时。

硝化细菌繁殖的速度会明显地落后,结果造成水质中非氮的有机物质会很快地分解掉,而氮化合物以及氨却分解缓慢。

这也是造成一般水族爱好者认为水中的氮化合物是最难分解的物质的原因。

如图表,明白地标出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和所需要的时间:刚开始硝化细菌数为1000,至结束时硝化细菌数量已经增加了100000倍,达到了十亿,其繁殖速率是每天增加一倍。

或许有爱好者会认为不太客观,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过得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水中必须要有充足的养份可以供细菌应用。

一定要耐心等待1-3个星期当新建立的水族箱一切都设置完成时,一般水族爱好者很少有耐性干等1-3个星期,因为水族箱看来一切都很正常:水草茂盛地生长、水质清澈透明,看起来似乎和那些建立已久的“老”水族箱一样,于是就直接将鱼类放养进去,并定时喂食。

但经过长久的辛劳经营,鱼类仍然或多或少地生病、感染、死亡……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推究原因,可以得知:因为在这个新的水族箱环境中根本没有硝化细菌来分解毒素。

细菌繁殖的能量来自其他生物的排泄物或尸体,尤其是植物。

所以,如果水中没有密植水草,那些细菌,尤其是硝化细菌根本无法在空荡荡的水族箱底部繁衍,以此环境来养鱼,可以说是“间接谋杀”!硝化菌生长期与生长环境依生长速率来区分硝化细菌约可分为五个生长期:一、迟缓期:当硝化菌刚接触生活物质时,生长系用以适应新环境而不增加硝化细菌数的时期。

此时期的长短,视新环境对硝化细菌之影响程度而定。

二、对数生长期:硝化细菌适应新环境后,迅速氧化氨或亚硝酸盐以获得能源固定无机碳的时期,于是有机合成反应加速,数目激增,是为对数生长期,盖生长情形系成级数增加。

在此阶段中,繁殖速率达最大值。

三、递减生长期:当氨或亚硝酸盐浓度逐渐减少,硝化细菌增加到某一点时,剩余之生长资源将限制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使硝化细菌的增加数量,变成十分缓慢的时期。

四、静止期:硝化细菌在环境中的生长受到限制因子的影响(如氨源不足)已达饱和,此时生长速率等于死已速率,硝化细菌的数量达到稳定的状态。

因静止期相当短暂,故也有人把这时期的区分从略。

五、内呼吸期:又称内生期。

系统内氨或亚硝酸盐已耗尽,硝化细菌呈「饥饿」状态,只能利用体内养分继续进行代谢作用,死亡速率大增,数量大为减少的时期。

硝化细菌在一般环境中也有老化及死亡的问题,老化及死亡是有机生命体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硝化菌的生境条件:凡是环境之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性均会影响硝化细菌之生长,因此硝化细菌的生境条件可被区分为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及生物因子三类。

其中物理因子主要为温度、光照、底质、水流等:化学因子主要是盐度、溶氧、ph质、抑制剂等:生物因子主要为掠食者、竞争排除作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