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别爱情诗歌集锦(自己喜欢的)

离别爱情诗歌集锦(自己喜欢的)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遣悲怀三首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

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

过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

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蝶恋花潭献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

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鹊桥仙许缵曾云疏月淡,乌慵鹊倦,望里双星缥缈。

人间夜夜共罗帷,只可惜、年华易老。

经秋别恨,霎时欢会,应怯金鸡催晓。

算来若不隔银河,怎见得、相逢更好?大堤女袁宏道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

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

许棐妾心如镜面,一规秋水清;郎心如镜背,磨杀不分明。

郎心如纸鸢,断线随风去;愿得上林枝,为妾萦留住。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词》陈刚中客舍休悲柳色新,东西南北一般春。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答外》郭晖妻碧纱窗下启缄封,尺纸从头彻尾空。

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

注释:外,此指在外的丈夫。

启缄封,拆开信封。

尺纸,尺幅的信笺纸。

仙郎,唐代称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为仙郎。

这里借指其丈夫郭晖。

御街行无名氏霜风渐紧寒侵被。

听孤雁、声嘹唳。

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

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注释】①嘹唳(lì):指高声鸣叫。

②濒:靠近。

③雕砌:雕花的台阶。

④人人:那个人,指所爱之人。

宋词中常用此语。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生查子·春山烟欲收牛希济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叹花杜牧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赠婢崔郊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绿珠: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非常漂亮,这里喻指被人夺走的婢女。

萧郎:诗词中习用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这里是作者自谓。

板桥路唐代白居易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代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江南曲唐代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春日忆李白唐代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宋代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别董大唐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沙丘城下寄杜甫唐代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①,有女如云②。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③。

缟衣綦巾④,聊乐我员⑤。

出其闉闍⑥,有女如荼⑦。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⑧。

缟衣茹藘⑨,聊可与娱。

【注释】①东门:城东门。

②如云:形容众多。

③匪:非。

思存:想念。

思:语助词。

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④缟(gǎo 稿):白色;素白绢。

綦(qí其)巾:暗绿色头巾。

⑤聊:愿。

员(yún 云):同“云”,语助词。

⑥闉闍(yīn dū因都):外城门。

⑦荼:茅花,白色。

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⑧且(jū居):语助词。

一说慰籍。

⑨茹藘(rúlǘ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

“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玉楼春·社前一日游人等得春晴也,处处旗亭闲系马。

雨前红杏尚娉婷,风里残梅无顾藉。

忌拈针指#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

明朝新燕定归来,叮嘱重帘休放下。

【注释】社:社日。

此处指春社。

旗亭:指酒楼。

闲:朱祖谋据汲古阁钞本《绝妙好词》校作“咸”。

忌拈针指:古时风俗,社前一日妇女停针线。

斗草:见前陈亮《水龙吟》注。

【赏析】此词写春社前一日游人仕女观赏春晴。

上片写游人,下片写女子。

“红杏”、“新燕”两句写物拟人,情姿绰约,但婉而不露。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工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工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赏析】此词上片写海棠花开色艳,乃由天,下片写海棠朝繁暮谢,也由天。

上下片前两句与后两句皆用反证法,以海棠叶如片片蝶衣,色泽猩红,说明天公并非不惜花,以海棠的凋零之迅,说明天公并非真惜花,而重点在后者,以扣合题中“为风雨所损”之意。

联系作者生平,实暗中以花喻己,才华不为朝廷所用,犹天公之不惜花。

作者以议论入词,颇见警策。

步蟾宫东风又送酴信。

早吹得、愁成潘鬓。

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

也消得、燕窥莺认。

归来沉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注释:钟过,字改之,号梅心,庐陵祐三年(1255)解试。

词仅存一首。

【赏析】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在小寒到谷雨八个节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里,酴是春天的尾声。

此词开头云“东风又送酴风,表示春天即将离去。

作者巧妙地以这一番花信风把自然季节的变更和人事感情的变更扣结到一起,说这番东风不仅送来了酴信,而且把人也吹愁了双鬓,实际上是写人因春去而愁,潘鬓沈腰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典故,用以表示愁绪损人。

然后,作者再把花与人对照起来写,并以十年前后的今昔对比作开合:“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这两句词使人想起唐代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现出春秋代序、物是人非、华年易逝、美人迟暮的深沉感慨,琢意警拔,为后人所推崇。

下片写作者尽管感觉迟暮,但并未就此消沉,而仍去消受那燕窥莺认的水边春景。

“珠翠香成阵”指游观的仕女。

一结写月夜沉醉而归,觉花气犹润衣襟,写得蕴藉有余意。

唐多令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到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唐多令:此词在《龙洲词》中有题序云:“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

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安远楼,即词中所述之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故词中有“黄鹤断矶头”之句。

【赏析】武昌为当时抗金前线,当南北交通之冲要,为荆湖北路之首府。

刘过当时已近暮年,壮志不酬,在事隔20年之后重新登上此楼,望中原之未复,叹身世之不遇,不禁感慨系之,遂为此词。

词起三句写景,时当秋季,汀洲上长满芦苇,沙滩寒漠,江水浅少,皆是凄清荒凉景象,景中隐含作者的萧瑟之感。

“柳下”三句,进一步发岁月迅逝的感慨,是为衬托作者功业无成的怅恨。

只是这后一层寓意,作者未加点明,但联系作者生平,自能领会到。

故地重游,自然缅想往事,追念故友。

过片借用唐代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意,表明物是人非。

“旧江山总是新愁”一句,更进一步由人事想到国事,江山依旧,但触处新愁,有新愁,则必已有旧恨。

这旧恨新愁的内涵是什么20年前后国事如旧,山河仍多破碎,中原依然陷于金人之手。

“欲买桂花”以下三句,扣住上片“系舟”和“中秋”时事,而仍以今昔之对比出之,意谓纵使买花载酒,重泛江上,也终不同于年少志壮时的心情。

在龙洲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朝中措晚妆慵理瑞云盘,针线傍灯前。

燕子不归帘卷,海棠一夜孤眠。

踏青人散,遗钿满路,雨打秋千。

尚有落花寒在,绿杨未褪青绵。

【注释】瑞云盘:指女子发髻。

【赏析】这是一个春天的两幅景象:灯下寂寞的思妇和远处寂寞的春景。

前片,这位美丽的女主人公因心上人远行他乡,而懒得梳妆打扮。

一味坐在灯前,借操持针线打发时光。

暮色降临,却仍然门帘高卷。

说是等待燕子归巢,恐怕更是存一丝侥幸等待心上人回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