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脊髓灰质炎疫苗
作者:邱五七
来源:《大众健康》2002年第09期
脊髓灰质炎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症,是继天花之后又一种在全球即将消灭的传染病。
本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中传播。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咽和肠壁生长繁殖。
此病毒分为Ⅰ、Ⅱ、Ⅲ型,均可以引起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和流行,其中Ⅰ型最为多见。
该病毒在人体外生活力很强,污水及粪便中可存活4~6个月,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但对高温及干燥甚敏感,煮沸立即死亡。
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世界各国都有发病。
肠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易感者可通过与患者及带毒者(携带脊髓灰质炎病毒但未患病)的密切生活接触被传染,如接触了被患者粪便污染的水、食物、双手、玩具、衣物等,再经口传染。
在发病的早期,也可经飞沫传播。
人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绝大部分表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一部分人可以发热、咽痛、乏力或恶心、腹泻等类似感冒样症状;有少数感染者因病毒毒力强或机体抵抗力低,导致肌肉特别是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弛缓性麻痹。
个别重症病例病变累及脑干或大脑,危及生命。
此病麻痹后最初6个月恢复较快,1~2年内可有不断的改进。
若长期肌
力不能恢复,则可能留下肌肉萎缩、肢体畸形等后遗症。
预防此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预防接种。
接种方法为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我国现在使用的疫苗均为三价(含Ⅰ、Ⅱ、Ⅲ型)疫苗,糖丸剂型每剂1丸,液体剂型每剂2滴。
由于脊髓灰质炎发病主要在婴幼儿,故服用疫苗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的儿童。
常规免疫接种2月龄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剂三价疫苗,每次至少间隔4周;4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部分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1.5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
强化免疫是指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全国、一个省或一个省的一部分)、在同一时间内,对规定年龄组人群不管是否有服苗史一律投服疫苗。
应急免疫主要针对一些常规免疫工作薄弱地区。
这些地区一旦发生可疑脊髓灰质炎病例,可迅速在一个大的范围内(一个县及其邻近地区),对特定人群进行免疫。
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只有极少数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该疫苗只供口服,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
凡发热、腹泻(一日大便>4次)、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妊娠期间或有免疫缺陷症或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者均禁止使用。
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我国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接种非常重视,国家领导、卫生部长、各级领导亲自到街道、基层给幼儿喂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提高了幼儿对脊髓灰质炎的免疫力。
此外,对于此病的预防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