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重庆市奉节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3分)下列实例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2.(3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3.(3分)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液化现象B.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D.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4.(3分)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5.(3分)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6.(3分)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
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7.(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B.家用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200W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D.电饭锅加热煮饭时的功率约为100W8.(3分)美丽的蓟州,山清水秀、景色怡人。
以下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春天,槐花飘香B.夏天,泛舟于桥C.秋天,果实落地D.冬天,满天飞雪9.(3分)以下是小王在生活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炒菜时加盐有咸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旋转按钮台灯变亮,是因为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导致通过灯的电流变大D.烧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0.(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轻质小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则甲一定带负电B.根据公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D.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并联的11.(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A.B.C.D.12.(3分)某电热水壶正常状态下,闭合开关,指示灯L亮,同时电热丝R工作;断开开关,指示灯L熄灭,电热丝R不工作。
小明用该电热水壶烧水时,发现电热丝R断了,指示灯L仍然亮,四位同学设计了该电热水壶的模拟电路,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13.(3分)灯L1规格为“6V 3W“,灯L2规格为“3V 3W”,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与L2灯丝电阻之比为2:1B.两灯串联,当电路中电流为0.5A时,灯L2两端电压为3VC.两灯并联,当一盏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另一盏灯的电流为1.5AD.两灯并联在3V电压下,灯L1与灯L2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1: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4.(1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所需温度不同,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
15.(1分)家庭中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在瓶内。
16.(2分)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17.(2分)温度计是测的仪器,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18.(2分)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能,由于液态氢的(选填“热值”或“比热容”)大,发射火箭时常用液态氢作燃料。
19.(2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
若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从(选填“A到B”或“B到A”);若用橡胶棒连接两验电器,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将不会张开,是因为橡胶棒是体,它不易导电。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8分)20.(3分)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
(3)分析如图3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
21.(6分)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 或 。
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12345678910温度/℃404244 464848 48484850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
22.(6分)(小丽和小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U AB /V U BC /V U AC /V 1.41.42.8(1)连接电路前,小丽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 。
(2)小丽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 1或L 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3)排除故障后,小丽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4)实验结束后小丽和小华互相交流,小华指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另外,小丽的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另一个不足之处是。
(5)小丽和小华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原来的电路图,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23.(8分)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选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表)。
实验次数电流/A通电时间/s电阻/Ω温度升高量/℃10.33010 1.520.63010 6.0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其产生的热量。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选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电阻联。
(本题中,三个烧瓶中装入等质量的煤油)(4)小明提议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应选择乙图中(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并联,并将其中一烧瓶中的液体换成,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24.(5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可选择的器材有: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阻值约为10Ω)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R1,开关和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连接好电路,正确操作,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王雁发现灯泡忽亮忽暗,则故障可能是;A.滑动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B.小灯泡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3)故障排除后,王雁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滑动变阻器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
四、论述与计算题(共2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25.(6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求:(1)电源电压;(2)流过R1的电流。
26.(8分)如图所示电路灯L标有“3V 0.9W”,电源电压为4.5V,(假设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求:(1)灯L的电阻;(2)灯L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
27.(9分)饮水机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工作电路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S是温度控制开关,当水温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它会自动断开,使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R1是饮水机加热管的电阻,R2是与加热管串联的电阻,如表是从其说明书中摘录下的一些技术数据(不考虑R1R2的阻值受温度的影响)。
求:额定电压220V频率50Hz加热功率880W热水箱容量2L保温时整机耗电量048Kw•h/24h(1)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一满热水箱的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在额定电压下,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3)电阻R2的阻值。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奉节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解答】解: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符合题意;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是酒精的汽化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D、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解答】解:A、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水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因此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达到100℃,如高山上水的温度低于100℃也会沸腾,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A、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固体变成气体,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冬季地面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正确;C、冰棍冒出“白气”,“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这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