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库质量管理论文

中药库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中药库质量管理
【摘要】药品的质量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药库是储存中药的主要场所,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中药的采购、保管以及供应的管理,中药库的管理与其他场所的管理相比,专业性的要求很高,中药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而且中药材会受到季节和地域的影响,因此,做好中药库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中药的使用质量,对于医院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探讨中药库质量的管理要点。

【关键词】中药饮片;入库验收;中药养护
中药库是储存中药的主要场所,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中药的采购、保管以及供应的管理,中药库的管理与其他场所的管理相比,专业性的要求很高,中药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而且中药材会受到季节和地域的影响,没有有效期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做好中药库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中药的使用质量,对于医院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因此,对于中药的入库验收以及储存工作必须要科学规范,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下面就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探讨笔者对中药库质量管理的认识。

1严把中药的入库关
对于中药库房的管理来说,药品的入库是其关键工作,也是药品保管工作的第一关,严把药品的入库管,就可以组织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医院库房中,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中药入库验收时必须要详细的检查药品的规格、名称、批号、产地以及包装,检查饮片的品
种,是否存在霉变、虫蛀、水分过多以及杂志过多的情况,在验收时必须要开包验收,逐一进行清点,待各个标准均符合要求后才可以入库,对于质量可以的药品要送至相关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测,质量不过关的药品严禁入库。

2重要中药饮片的储存和管理工作
对于中药饮片,必须要严格的进行储存和管理,为此,必须要对合格的药品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药品按照其固有的特点进行分类和保存,储存的位置要根据药物的特点来决定,一般情况下,中药按照其特点可以分为植物类中药、动物类中药、矿物类中药以及其他种类的中药。

2.1植物类中药的保存植物类中药需要根据药材的特点以及内涵的成分,并根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进行分类储存,严格的按照药材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保存。

对于一些含有脂肪油的种子类中药材,在保存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油脂泛出的情况,泛出的油脂会出现酸性反应,在储存的过程中会有异味出现。

此外,储存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于种子类中药材的氧化值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储存的湿度越大,种子类中药材的脂肪油过氧化程度会增加,因此,这类药品的存放要特别注意,必须放置在阴凉的仓库中;一些花类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气味和色泽,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出现褪色的情况,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霉变,因此,对于花类中药的贮存必须要控制要储存的温度;一些具有挥发油的药材,如木香、当归、薄荷、川穹等在且成饮片之后,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
进行干燥,温度也要控制在30°以下,因此,对于这类药品必须要放在阴凉干燥处进行保存,保存的温度必须要控制在30°以下;一些含糖量较多的中药如熟地黄、肉苁蓉、人参、天冬等等在保存完成后难以干燥,且在高温的影响下也会逐渐变软,从而出现颜色变深、糖分外渗的情况,因此,对于这类药品要防止在通风干燥处进行保存。

2.2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的保存动物类中药在保存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泛油和生虫的情况,少数药品也会发出腥臭的气味,因此,对于这类药品必须要设置好专门的仓库,为了防止出现生虫的情况,可以与花椒同时储存;矿物类药品如硼砂、芒硝等,如果保存在干燥的空气中,很容易由于失水发生风化,因此,对于这类药品应该将其存放至密封的罐中,放置在阴凉出进行保存。

3改善药库的硬件设施
为了更好的保存中药,可以在药库中设置空调,还要设置专门的阴凉库、温度控制设备以及除湿设备,将库房内部的湿度控制在45%到75%,温度则控制在10°到20°之间,此外,还要在药库内部安装好摄像头、报警设备,配置好完善的防蛀和防鼠设备,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4科学的进行仓库管理
4.1合理规划仓库管理人员要掌握好特定时间的药品消耗量,并根据消耗情况制定好完善的采购计划,药品的出库则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有些中药材的储存的过程中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其色
泽会发生变化,药性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仓库管理人员要掌握好药品的储存数量,由于我院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在进购中药时量不宜过大,及时的更新库存,保障药品的储存质量。

4.2控制好药品的储存条件由于中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库房必须要干燥、通风,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之内,避免阳光直射,将内部的湿度控制在45%到75%之间;同时,不同种类的药品之间要留好一定的距离,保证药品之间有相关距离的通道,此外,对于饮片的储存宜使用铁箱,必须要拧紧箱盖,防止湿气进入铁箱内部,防止药品受潮。

4.3做好药品的养护工作在药品入库之后,要严格的遵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保证药库的温度、湿度以及清洁度,同时,要注意库房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并使用相关的措施来调节药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此外,在药品入库后,还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好完善的检查制度,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在梅雨季节,由于空气的湿度很大,如果没有做好保存工作,药品常常会出现生虫。

霉变、腐烂以及走油的情况,因此,在梅雨季节,要加大检查的力度,及时的做好烘晒等工作。

在季节干燥时,要防止好虫蛹的产生,为此,可以使用几种保存法进行保管:吸湿保存法,吸湿保存法主要是使用生石灰进行保存,将用布袋装好的生石灰与药材共同储存,在保存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更换,防止袋内的生石灰吸收空气导致水分出现散发,导致内部的湿度增加;烘干保存法,动物类的中药容易出现虫蛀的情况,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就极易发
生虫蛀,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重要内部的组织被破坏,情况严重时内部会被蛀空,因此,这种动物类的药材在贮藏是必须要进行烘干,保证药材的干燥,防止变质情况的发生;此外,还可以使用熏蒸的方法进行保存,在梅雨季节,每隔一段时间对药物进行熏蒸,消灭飞蛾。

同时,利用气味也可以达到驱虫的作用,例如,将泽泻与牡丹皮同时储存可以防止牡丹皮发生色变,也可以防止泽泻生虫。

5结语
药品的质量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药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储存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储存过程中,必须要完善中药的入库和验收工作,并对药品进行科学的保管和贮藏,同时,使用科学合理的储存方式,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对中药库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不仅是对患者的负责,也可以帮助医院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参考文献
[1]朱超超.浅谈中药库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管理,2012(08):89-91.
[2]刘晓霞,黄刚.中药库(房)饮片质控评价管理初探[j].浙江临床医学,2000,2(6):432.
[3]李成文,孙美侠,苗明三.不同保藏方法对高温下桃仁维生素
e 稳定性的影响[j].中药材,2005,28(2):137.
[4]吴启南,钱大玮,段金廒.中药材贮藏过程中质量变化机制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0,(14):45.
[5]魏传斌,张凤银,张萍.贮存方法对小蓟维生素c 含量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2009,37(1):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