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产税案例

财产税案例

案例一
某集团公司2000年购入房屋一栋,原值300万元,2005年1月将其联营投资,经营期10年,年租金35万元;该集团自有办公楼2幢,原值共计500万元,请计算2001年该企业应纳的房产税。

(该地规定允许按原值一次扣除30%)
(1)联营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经营风险,房屋从租计税,应纳房产税为:
35× 12%=4.2(万元)
(2)自有办公楼从价计税,应纳房产税为:500× (1-30%) × 1.2% =4.2(万元)该集团公司当年共纳房产税为8.4万元。

案例二
某国有饭店房产原值2000万元,2005年该饭店内装修,6月份装修完毕办理竣工结算,装修支出250万元(包括中央空调更换支出),均计人固定资产原值,请计算该企业2005年度应纳房产税。

(该地规定允许按原值一次扣除20%)
(1)上半年应纳房产税为2000×(1-20%)×1.2%÷2=9.6(万元)
(2)下半年应纳房产税为(2000+250) × (1-20%)× 1.2%÷2= 10. 8(万元)
该企业2005年度共应纳房产税20.4万元。

案例一
某运输公司有货车挂车10辆,净吨位5吨,另有卡车8辆,净吨位3.7吨,仅供内部行驶的平板货车一辆,接送职工面包车一辆(18人座),1月份还新添3辆卡车,当月投入使用,每辆净吨位为2吨,当地政府规定载货汽车单位税额为60元/吨,30座以内乘人汽车单位税额为250元。

要求:计算该单位全年应纳车船税多少?
(1)货车挂车,按机动车税额的7折计税:应纳车船税=10× (60×70%)×5=2100(元)
(2)卡车按净吨位征税,净吨位尾数半吨以下按半吨计算;超过半吨,按1吨计算。

应纳车船税=4×60×8=1920(元)
(3)仅供内部行驶的平板货车免税。

(4)接送职工面包车按“辆”计税:应纳车船税=1 × 250=250(元)
(5)新添卡车自使用之月纳税应纳车船税额=3×60×2=360(元)
该单位当年应纳车船税=2100+1920+250+360=4630(元)
案例二
某商场有送货车6辆,其中1辆出租半年,每辆净吨位3吨,20人座班车2辆,客货两用车2辆,乘客座位6人,载货净吨位2吨。

(10人座以下客车年税额180元/辆,11—30人座客车年税额250元/辆,货车年税额40元/吨)。

要求:计算该商场当年应纳车船税税额。

(1)送货车应纳车船税为:6×3×40=720(元)
(2)班车应纳车船税为:250× 2 = 500(元)
(3)客货两用车应纳车船税为:(180÷2+40×2) × 2=340(元)
该商场当年共纳车船税为720 + 500+ 340 = 1560(元)。

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客货两用汽车,载人部
分按乘人汽车税额减半征收,载货部分净吨位在1吨以上者(含1吨)按机动载货汽车税额征税,净吨位在1吨以下的免征。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载客汽车是以“辆”为计税单位,计算车辆的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是以“自重每吨”为计税单位,计算车辆的年应纳税额。

客货两用车如何征收车船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6条明确规定:“客货两用汽车按照载货汽车的计税单位和税额标准计征车船税。

”改变了以前的规则。

第十一章印花税案例
案例一
某外贸企业于2004年8月18日开业,领受工商执照、房产证、商标注册证各一件;注册资本380万元,实收资本200万元,除记载资金的账薄外,还建有5本营业账薄。

开业当年签订财产保险合同一份,投保金额120万元,缴纳保险费2.4万元;向银行借款合同一份,借款金额50万元(利率8%);购销合同2份,其中一份为外销合同,所载金额180万元,另一份为内销合同,所载金额100万元。

2005年,该企业与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一份,金额为30万元;与货运公司签订运输合同一份,支付运输费5万元,装卸费0.4万元。

营业账薄册数没变,只是记载资金的“实收资本”数额增加到280万元。

要求:请计算2004年、2005年该企业各缴印花税税额为多少?
(1)该外贸企业2004年应纳印花税:
①领受权利许可证照应纳税额=3份×5元/份=15元
②资金帐薄应纳税额=200万元×0.5‰=1000元
③其他营业账薄应纳税额=5册×5元/册=25元
④财产保险合同应纳税额= 2.4万元×1‰ = 24元
⑤借款合同应纳税额=50万元×0.05‰=25(元)
⑥购销合同应纳税额=180万元×0.3‰+100万元× 0.3‰=840(元)
2004年共纳印花税1929元。

(2)该外贸企业2005年应缴纳印花税:
①技术转让合同应纳税额=30万元× 0.3‰=90(元)
②货物运输合同应纳税额=5万元× 0.5‰=25(元)
③资金账薄应纳税额=(280-200)万元× 0.5‰= 400(元)
④其他营业账薄应纳税额=5册×5元/册=25(元)
2005年共纳印花税540元。

案例二
某电子企业2006年4月签订以下合同:
①与某工厂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受托加工一批专用电子部件。

合同规定,工厂(委托方)提供价值70万元的原材料,电子企业(受托方)提供价值15万元的辅助材料,另收加工费加万元;
②与铁路部门签订运输合同,所载运输费及保管费共计2万元;
③与某开发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规定按开发产品销售收入的2%提取转让收入,每季度结算一次。

④与某农机站签订租赁合同,将本企业3台闲置设备出租,总价值21万元,租期1年,每年每台租金2万元。

要求:请计算该电子企业2005年4月共缴印花税税额为多少?
①加工承揽合同以合同中规定的受托方加工费和提供的辅料之和作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15+20)万元× 0.5‰=175元
②同一凭证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如未分别记载金额,应按最高一种适用税率计税贴花,应纳税额=2万元× 1‰=20(元)。

③该技术转让合同签定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应先按定额贴花5元;季末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和适用税率,补贴印花税票。

④租赁合同计税金额是租赁费金额应纳税额=2万元×3 ×1‰=60(元)
该电子企业2005年4月共纳印花税为175+20+5+60=26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