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角色游戏。3岁—4岁孩子喜欢模仿性的社会活动,将日常 生活中遇到的事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集体游戏。4岁—6岁的幼儿,多人一起玩的集体性游婴儿的游戏以发展感官能力 为主,如看黑白图形和彩图、追视彩球、摇握 花铃棒、抓吊球等,都可以锻炼视、听、触觉 能力。4个月—1岁半婴儿的游戏以肌肉运动为 主,如翻身、起坐、爬行、站立、行走等。婴 儿从只会躺着到能坐起和行走,接触的事物增 多,认识事物的范围也增大。一岁半—6岁幼 儿的游戏以发展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为主,从 只能与父母进行亲子游戏到进入小伙伴间的游 戏,其中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年龄(岁) 3-4 4-5 5-6 6-7 实验室条件 0.6 1.5 2.0 2.3 游戏条件 1.0 3.0 3.3 3.8
幼儿在不同条件下保持姿势的时间(苏联马努依连柯)
年龄(岁)
4-5 5-6 6-7
实验室条件下
41’’ 2’55’’ 11’
游戏条件下
4’17’’ 9’15’’ 12’
(三)游戏的种类
模仿性游戏 角色游戏 规则游戏
表演游戏
幻想游戏
竞赛游戏
3、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渐增强
(五) 幼儿的其他活动
(一)、 学习
1、目的: 对后期正规学习的准备
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②促进智能发展 ③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
2、特点
①学习的知识通常是零碎的、不够系统 ②不重学习结果,感兴趣于学习活动过 程 ③寓学于玩
四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 2、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①能够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并指正错 误,笑话、模仿别人 ②能够意识并调节自己的发音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迅速增多 2、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类别上:实词→虚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 3、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1) 词汇内容扩展:如名词:与日常生活有关向社会现象 扩展 , 由具体向抽象扩展 (2)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词义越来越准确) 从比较具体的词→抽象概括的词 具体的意义→深刻的意义 4、积极词汇大大增加 积极词汇指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 消极词汇指不能理解,或虽能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过渡性游戏。处于运动和想象游戏之间。如玩积木、粘土、 沙子等,借此游戏开发智力,培养注意力。
接受性游戏,指看电视、聆听等接受外来刺激的游戏。 想象游戏,又叫模仿游戏。模仿看到的现象进行游戏,经 过想象游戏,幼儿可学到一些社会知识和规则。
3、按年龄发展阶段划分
独立性游戏。孩子各玩各的玩具,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种游戏方式多见于1岁—1岁半的孩子。 争夺性游戏。1岁半—2岁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拿着一件 新奇玩具就会引起争夺。 合作性游戏。2岁半左右的孩子们开始在一起玩,个人拿不 同的玩具作不同的事情,分工合作, 故称合作性游戏 。
(四) 幼儿游戏的发展 1、游戏所反映的内容逐步丰富、深刻
从反映个别动作、个别情节发展到有联系的动作和事物。 例如,开汽车游戏 从反映日常生活的主题发展到生产活动的主题 从反映具体人物的活动发展到反映概括的角色行为 例如用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物品;用语言代替物品
2、游戏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集体性逐步加强
1、按游戏的目的性划分
创造性游戏: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角色游戏 • 建筑性游戏 • 表演游戏 教学游戏: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 。 活动性游戏:发展儿童体力的游戏。
2、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
感觉游戏。即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的游戏。这种游戏自婴儿 时代就开始。 运动游戏。运用身体动作的游戏,开始于学走路时期,可 发展运动能力。
三、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
(一)对游戏的解释 1、传统的游戏理论 ① 复演说 霍尔: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 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② 精力过剩说 席勒-斯宾塞:游戏是儿童消耗体内多余能量 的一种方式 ③ 机能快乐说 彪勒:游戏是儿童追求身心快乐的方式 ④生活准备说 格罗斯:游戏是儿童练习未来所需要的各种 生活技能的方式
2、 当代游戏理论
①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 艾里克森: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② 认知动力理论 皮亚杰:游戏是由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的 ③ 学习理论 桑代克: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 ④ 我们的观点(苏联和国内): 游戏是儿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是儿童想象和现实的特殊结合,是对成人活动向往和 模仿的结果。
(二)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 增强体质(尤其是活动性游戏)和发展动作 2 、认识世界的手段,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表现在认知的各个方面 记忆:游戏条件下,儿童有意记忆的效果 比实验室条件下好。 3、有助于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角色、性别角色、交往能力、合作与竞 争、意志力
儿童在不同条件下识记五个词的平均数(苏联伊斯托米娜)
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一、概述
(一)、 何谓幼儿期 1、3-6、7岁,幼儿园时期 2、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3、是可塑性很大的一个时期,为进入小学做 准备 (二)、基本特点 1、 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 心理活动和行为初步具有随意性,但仍以 无意性为主 3 、个性初步形成 二、幼儿的生理发展
(二)、 劳动
1、目的:
①促进智能发展,训练一定的动作技能 ②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习惯
2、类型
自我服务劳动、简单的杂物劳动、简单 的生产劳动 3、特点 ①不重劳动结果,感兴趣于劳动过程 ②难把劳动与游戏分开
儿童的独特世界:游戏与自我表现
(一)表现自我 1. 儿童通过游戏行为表现内心的某些感受。 2. 儿童以实物组织和造型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念。 在儿童的各种实物组织和造型作品中,可以探索 到儿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倾注进去的某些思想和 情感。 3. 儿童在各种角色装扮中,找到了自我和角色关系 的联系及其变化规律。 (二)获取经验 人类的游戏经验可以作为生活经验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