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艺术创作只是一种行动的艺术。

艺术文本融合了抽象主义以及精神气质。

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潮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文学流派是在文学创作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但艺术创作必须要有大量的生活积累,才能通过文字将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表达出来。

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

标签:文学流派艺术创作
毋庸置疑,艺术作品与同促使其滋生与进化的社会土壤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急剧演变。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流派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与它早期的雏形已不可同日而语。

我国的文学艺术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与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息息相关。

当然,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不能用主观的或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解释,而只能在深入探讨艺术的具体特征与美学价值之前对其历史概貌和演化过程作以阐述。

一、文学流派影响艺术创作的手法
随着新的文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产生,中国的各种“文学史”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热潮。

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增强了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合理叙述。

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

有些文学流派在政治倾向、美学观点上就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方法也会出现雷同的情况。

如:唐宋派形成的第一个原因是秦汉派散文拟古论的流行和对唐宋古文的否定。

一是明确肯定唐宋古文艺术传统和唐宋古文的典范性;二是极度贬抑唐宋古文。

三是彻底堵住了文尚秦汉就一定要唾弃唐宋古文的思路;四是对秦汉派学秦汉停留在对散文外在形式的临摹上是有力冲击。

在同一个时期,必然会因为自己所站的政治角度不同而引发争论。

如1928-1930世纪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斗争,刘大槐是桐域派中“稍有思想”的人物,论文对古文原理的探寻和“行文之道”的研究。

姚鼐对艺术传统的接受,也是在这样一种形式中完成的。

二、不同的时代和国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
从文学流派上展现了一个时期人们所呈现的各种生活现实写照。

艺术创作更多原型是来自于生活。

如:古典主义文学流派为例,主要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那个时期,人们开始收敛个性解放和纵欲主义,对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反省。

很足作品中反映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和中上层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如:文学流派的代表作有皮埃尔的《熙德》,剧中男女主角在荣誉和爱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选择以死亡来表示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艺术创作是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在体验后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取决于他们是否在生活的基础上有所追求,他们如同千里奔流的长河倾泻而下。

同时又是实实在在的创作。

如我国文学流派中代表人物申涵光,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人民
因社会动荡导致生活无比艰苦的画面,并传达了当时时代的声音。

從文学流派的基本形态上讲,有些文学流派在政治倾向、美学观点上都有鲜明的相似的主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出现过的文学研究会,他们会因为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了不同的艺术创作观点。

但是同一文学流派也会因地域的不同,题材的选取的差异,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创作出了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如:河北作家孙犁创作的短篇小说《荷花淀》,都来源于生活。

三、文学流派之间的争论可促进艺术创作的创新1.思想论争对文学的影响
后来因文学流派之间的争论对艺术创作方式、方法、内容上进行了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大大增加了其文学作品的含金量。

如:东北作家群:萧军、萧红、端木蕼、李辉英、舒群、罗烽、白朗等,创作了一批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的抗日救亡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日军侵入租界止,也被称之为”孤岛文学”。

以艾青、田间为首的等一批青年诗人,形成贯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2.理性和恐怖激发了创作灵感
无论是电影内容与情形有多么的令人感到恐怖,人们思想上的极致震撼激发了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

文学与恐怖片以原有秩序呈现不完整叙事等方式带给观众视觉与心理上的恐惧与茫然感,很多时候是对现实社会积压起来的压抑情绪的一种宣泄,也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美就美利用恐怖消除恐怖,让内心得到慰藉。

这些脱离了纯粹恐怖色彩的电影给予观众一定的心理体验。

四、文学流派的不同观点促进了艺术创作的不同风格
文学作品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后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诗意主要还是取决于创作者的境界和灵魂,他们需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进行大量的知识积累后才能迸发出灵感。

1.象征诗派
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

他的诗歌内容往往是悲剧性的人生感受:死亡、悲哀、绝望、孤独。

这实际是是多表现人的“异化”。

代表诗歌《弃妇》用弃妇的悲惨象征人生的悲惨,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

中国话剧运动后,有一批爱好戏剧的留日学生李叔同、陆镜若、吴春柳,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作品富有文化意蕴.2.论语派
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等.以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宣扬”世事看穿,以闲适为笔调,
3.浪漫主义流派
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河朔诗派
我国文学流派中的河朔诗派其领袖申涵光,他的诗歌质朴,歌颂了亲情和友情,不光传达了当时时代的声音,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涵养,逐渐提高了艺术创作的品质。

总之,伴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我国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无论是都市小说题材还是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经济的飞快发展赋予了文学兴盛的契机。

由此我们也知道,中国文学流派的形成有利于艺术创作的多方位的发展,可以也促使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

参考文献
[1]彭辉.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J].美的历程,2011年11期.
[2]江中云.当代中国古代小说流派研究评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3]吕世忠.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J].湖南农机,2006年09期.
[4]吴承学.米昂带诗话中的文体史料与文体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