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制度一、矿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对防止“一通三防”事故负各有关人员必须参加,通风例会要做好记录备查。
五、各类“一通三防”设计、方案、规程、措施、报告、制度、计划等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编制和审批,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六、必须实行“以风定产”。
归档保存或注销,填写内容真实、齐全、准确、清楚。
十、“一通三防”规章制度、技术措施要求认真贯彻学习。
十一、建立健全“一通三防”仪器仪表的保管、发放、维修、调校、鉴定及使用的管理制度。
为每月下旬召开。
二、会议地点定在矿机关调度会议室。
通风科组织,参加人员主要有矿长、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通风区管理人员、通风科全体人员。
会议由矿长主持。
三、通风例会的主要内容是:贯彻上级及矿文件精神和有关领导指示,总结上一、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二、实行分区通风。
通风系统中没有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置外部漏风,并有记录可查。
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反风演习前必须制定演习计划、履行报批手续,反风演习后必须编制反风演习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水柱计负压变化超过200Pa时,应向矿调度室和通风部门汇报,通风部门应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矿井必须制定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的应急预案及安全措施,履行报批手续。
五、主要通风停止运转时,受停风影八、按规定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
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和防爆门,并有记录。
九、主要通风机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
十、改变主要通风机运转参数时,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机由瓦斯检查员负责。
四、局部通风机必须保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安设消音器和风流净化装置等。
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以免发生循环风。
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片口之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切断电源,设置栅栏、警示标志,禁止人员入内。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一)通风区要配备专人对井下通风工作进行管理,矿井需要风量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测风员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通风区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达到配风计划要求。
的正向风门和反向风门,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敞开,致使风流短路。
(三)通风设施的施工严格按《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中有关规定执行,对不合格的设施要推倒重建。
(四)通风区每天设专人对井下通风设施进行检查与维修,井下各处风门由距(二)矿井风量增减要制定调风措施,按措施施工后,由测风员对井下用风地点进行连续观测,确保通风系统内风流稳定。
(三)通风区要制定配风计划,井下用风地点风量要达到配风计划要求,巷道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风量满足实际需要,测风报表编制局部通风设计,内容包括风量计算、安设地点、风机型号、风筒型号等有关技术要求。
使用单位设专人挂牌管理,严禁无计划停风。
五、井下无盲巷,杜绝无风、微风作业。
所有人员必须撤到地面。
四、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期间,主扇司机必须打开井口防爆门和有关风门,利用自然风压通风;五、井下恢复供风后,必须由瓦斯检查员首先检查瓦斯,救护队员在副井口待命,各掘进工作面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3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采区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
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系统内的供电。
七、瓦斯排放后必须全面检查巷道内二、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米前、其它巷道在相距20米前,地测部门必须向矿领导、施工单位和通风区下达巷道贯通警戒通知书,并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通风区作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三、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爆破。
每次爆破前,2个工作面入口必须有专人警戒。
五、贯通时,必须由施工单位和通风区的区队领导现场统一指挥。
六、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三、所有的测风仪器、仪表都必须经过计量检定部门的计量检定,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四、测风工应熟知矿井通风系统、通风设施及其调节方法,掌握测风仪器的基本性能和测风技能,对测风工漏测、假测及工作失职等行为追究责任,造成损失和回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的安排等,履行报批手续后严格执行。
二、瓦检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煤矿实践经验,掌握一定的通风瓦斯知识和技能,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要定期培训,考核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三、瓦检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光作业人员。
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瓦检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瓦检员不得发生空班、漏检、少检、假检、脱岗、睡岗,并做到井下记录牌板、检查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
六、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检员交十、通风区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重大通风、瓦斯问题,通风区应制定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进行处理。
十一、通风瓦斯日报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必须送矿长、矿总工程规定》,实行瓦斯排放“三级管理”。
三、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内容包括:排放瓦斯地点、排放瓦斯方法、计算瓦斯排放量、供风量、排放时间、确定排放瓦斯经过路线和方向、人员安排和应采取的其它安全措施等。
四、确定避灾路线,安排好排放瓦斯度均不得超过1.5%,且混合风流经过的所有巷道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当在措施中明确规定。
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员要交清本班如下内容:(一)检查区域内的通风、瓦斯、煤尘、防火、放炮及生产情况,需下一班处理及应采取的措施。
(二)检查区域内的各种通风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
(三)检查区域内发生的各种“一通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一、矿井必须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每2年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报自治区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审批,并报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瓦斯鉴定报告应包括开采煤层最短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的鉴定结果等7合理,各工作面生产正常、稳定。
基础数据测定时间定在当月的上、中、下旬各选一天,每天分三个班检测,每个班检测3次取平均数。
六、进行基础数据检测时,维护好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所测定的各项数据准确。
观测站,瓦检员在检查甲烷的同时必须检查一氧化碳、及温度。
根据我矿实际,重点检查回采工作面上下隅角、采空区、掘进工作面高冒区、密闭、透老空和可能透老空地点,煤柱破碎地点及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异常地点。
有自然发火隐患的地点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五、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同时依靠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进行连续预测预报,监测值班人员要密切注视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的变化情况,当出现标志性气体或标志性气体浓度持续增高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明原因,立即通知领导小组,立即送至通风科监测班化验室化验,通风区将化验结果记录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台账上。
化验结果的标志性气体为一氧化碳、乙烯、乙炔,为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八、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机构人员必须每天对自然发火日报、矿井安全监测系一、启封火区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279条的关于启封火区的五个条件要求。
二、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必须编制启封密闭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三、启封火区和恢复火区初期通风等工作,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负责进行,火区六、在启封火区工作完毕后的3天内,每班必须由矿山救护队检查通风工作,并测定水温、空气温度和空气成分。
只有在确认火区完全熄灭、通风等情况良好后,方可进行生产工作。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足巷修人员,配齐专用设备器材及工具。
巷道一般失修率不得超过7%;严重失修率不得超过3%。
废弃巷道管理制度一、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工程质量标准施工,杜绝废弃巷道产生。
四、临时密闭,永久密闭严格按质量标准要求构筑,设施齐全。
五、临时密闭要班班检查闭前瓦斯、氧气及密闭完好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以便进行处理。
永久密闭按防火密闭管理。
六、节假日期间停工、停风的掘进工风良好、干燥的地点,并由专人管理,统一编号,分类登记造册。
二、管理、使用仪器仪表的人员,必须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性能、构造、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
三、管理、使用仪器仪表的人员对仪器仪表内应更换的药品、电池等要定期更瓦斯断电仪等,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设置,并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调试、校正。
六、各单位的技术主管负责本单位仪器仪表检验计划的编制,并组织检验计划的实施,对检验结果进行存档管理。
七、仪器仪表由于失爆或损坏无法修班。
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接收上一级网络中心下达的指令并及时进行处理,填写运行日志,打印安全监控日报表,报矿主要负责人和矿井主要技术负责人审阅。
(三)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班员应按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手动遥控切断瓦斯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
二、井下安装管理(一)井下所有监控缆线、分站、传感器由监测班负责敷设、安装、调校与维护。
(二)机电区负责监测设备供电的安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五)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三、日常维护管理(一)监测班对损坏的监控设备、设(四)瓦斯检查员使用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当两者读数差大于标定仪器的允许值时,应当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8小时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五)监测班对安全监控设备进行调试、校正每15天至少一次;对甲烷传感器、监控数据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送到上级网络中心,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履行签字手续。
二、值班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禁脱岗。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要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和交接,并履行签字手盘机房。
六、值班人员是当班的值班室的防火责任人。
七、值班人员因事或因病,不能正常上班时,必须提前通知站里,严禁出现空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