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整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_教学案例分析模板
整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_教学案例分析模板
(四)自主合作,理解感悟。 (教学思路:课堂教学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上根据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指 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闯五关”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五步 法——“读、译、理、悟、诵”。) 1.闯入文言文学习第一关——“读”。 (1)让学生默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流利,要注意恰当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对照上面要求检查读书效果。(评价、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倾听(语速、语气)、勾画断句(向左斜线)。 (4)找生再读课文,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朗读既是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 的基本途径。通过朗读指导训练,有效完成课后第 1 题。) 2.闯入文言文学习第二关——“译”。 (1)词句释义:让学生结合课文后的注释、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 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交流。 (善:擅长,善于。鼓:弹。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峨峨:山高峻的样子。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洋洋:广大。念:心 里所想的。必:一定,必定。之:指伯牙所想的。谓 :认为。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 同语言的人。乃:就。复:再,又。) (指导写字:擅长,善于;哉--“戈”部;兮--上面是“八”) (2)译文试讲:检查学生译文和试讲故事(古文翻译四法:增、删、留、变)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 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 期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 伯牙心里想到什 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 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二次学习文言文,因为行文简洁,有的文言词句意思和表达方 式跟我们平时使用的语言有差异,所以要指导学生通过译文正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讲故事, 有效完成课后第 2、3 题。指导写字,是为了落实新课标要求——学生每天课上在教师的 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做到天天练。) 3.闯入文言文学习第三关——“理”。 让学生先浏览课文,再自主或合作:划分层次,概括层义。 (第一层——开头句,总说钟子期能听懂伯牙弹琴;第二层——中间句,具体说伯 牙不管弹奏什么内容,钟子期都能知道他的内心所想;第三层——结尾句,伯牙因子 期死而终身不再弹琴。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总——分——总”结构,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五、教学方法 1.教法:诵读法、激趣点拨法、阅读指导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感悟交流法 六、课时安排 1 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前置性作业、拓展阅读资料。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爱好?喜欢看电视吗?爱看什么节目?(师结:像音乐、绘画、戏 剧、舞蹈、书法、相声、电影、杂技、剪纸、雕刻等都是艺术)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看“单元导读”,了解学习目标; 看“目录”,简单了解本单元课文所涉及的艺术——音乐、绘画、戏剧)播放《高山流水》 这首曲子。大家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它的背后有一个千古流传的动人故事,你想知道这 是什么故事吗?让我们走进今天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去了解这个千古流传的动 人故事,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师板书课题:25 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我通过师生对话交流的形式,先使学生简单了解常见的“艺术”特点,再用 “三步曲”(单元专题、单元目标、导入新课)来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读题解题。 1.指名读题,正音“弦 xián”,齐读课题。 2.谁了解伯牙?“绝弦”什么意思? 伯牙:指俞伯牙,最擅长弹琴,是音乐家,相传他和钟子期都为春秋时代人。绝 :断 绝;“绝弦”指摔破琴弦(它意味着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课文到底讲了伯牙跟谁之间发生的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通 过读文、理解、感悟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我采用师问生答、交流点拨的方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使学生真正了解课 题的意思,并设疑激趣,简单渗透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展开想象,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有助于增强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 建阅读高效课堂。)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整理表
姓 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教学案例分析模板:
姓名
杨树文
参训学科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学语文
单位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一中学
所在工作坊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小学 语文坊
教学案例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的第八组第一篇课 文。本组教材共选编了表现音乐、绘画、戏剧三门艺术形式的四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 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并折射出音乐艺术魅力的精读文言文课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 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这组教材选编《伯牙绝弦》这篇课文,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诵读和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学习作 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朋友间相互理 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欣赏音乐这门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艺术 的情操,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学生继五年级下册学习《杨氏之子》后第二次接触文言文,虽然初步了解点 文言知识和学习方法,但学生还没有掌握系统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有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也 不感兴趣,甚至还有畏难情绪。学习文言文时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重点词句意思是重点,这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难点。因为有的学生在朗读时不会断句,读不通顺,缺少节奏感;有的学 生在理解词句时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懂译文方法。还有的学生在领悟文章表达方法,体会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也存在诸多困惑。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等理解词句意思,读懂 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适机引导、精讲点拨”的教学方式,使学 生学习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情谊,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珍爱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朗读和背诵课文,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和文章大意,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 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