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起动系统[1]

汽车起动系统[1]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n 所以转矩不能从驱动 齿轮传给电枢轴,防 止了电枢超速飞散。
n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结 构简单,工作可靠, 但传递转矩受限制。
汽车起动系统[1]
汽车起动系统[1]
2.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
n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多用于合器
n 花键套筒(螺旋套)套在电枢轴的螺旋花键上, 它的外表面上有三条螺旋花键套着内接合毂。内 接合毂上有四个轴上槽,插放主动片的内凸齿。
汽车起动系统[1]
2.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
n 从动片的外凸齿插在与驱动齿轮成一体的外接合毂(驱动 齿轮套筒)的槽中。
n 主、从动片相间排列。离合器工作时,利用主、从动片的 摩擦力传递转距。
即打滑,即具有单向传递动力的作用。 n 常见有滚柱式、摩擦片式、扭簧式和棘轮式等。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n 驱动齿轮与外壳连成 一体,
n 外壳内装有十字块, n 十字块与花键套筒固
定连接 →成一体。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n 在外壳与十字块形成的 四个楔形槽内分别装有 滚柱及压帽与弹簧。
汽车起动系统[1]
2.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
n 摩擦片离合器可传递较大转距,并能在超载时自动 打滑,但摩擦片易磨损,需经常检查调整,其结构 也较复杂。
汽车起动系统[1]
3.弹簧式单向离合器
n 花键套筒(传动套)套在电枢轴的螺旋花键上,驱动齿轮 套在电枢轴的光滑部分,两者之间用月形键联结,使两者 之间不能作轴向移动,但可以相对转动。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3)电刷与电刷架 n 电刷与电刷架的作用是将电流引入电动机,
使电枢产生定向转动力矩。 n 电刷一般用铜粉和石墨粉压制而成,以有利
于减小电阻及耐磨性。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外壳与护盖扣合密封。 n 在花键套筒外面套有移
动衬套及缓冲弹簧。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n 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利 用花键套筒套在电枢轴 的花键上。
n 单向离合器总成在拨叉 作用下,可以在电枢轴 上轴向移动,也可以随 电枢轴转动。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n 工作原理:起动时,电枢轴通过花键套筒带动十字块 旋转,这时滚柱在摩擦力作用下,滚入楔形槽的窄端,
n 电磁操纵机构: n 控制起动机的运转
和传动机构的啮合 与分离。
汽车起动系统[1]
起动机(左)&发电机(右)
n 起动机 VS 发电机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1、直流电动机的 结构
n 工作原理 n 通电 导体 在磁场
中受到电磁力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U=Ef+IsRs+IsRl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由上式可知,当电动机轴上的阻力矩增大时, 电枢转速n就会降低 → Ef减小
n →电枢电流Is增大 n →电磁转矩(M=CmIs∮)随之增大, n 直到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阻力矩达到平衡。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起动电动机一般为 串励式直流电动机,
主要由电枢、换向 器、磁极 及机壳
等组成。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⑴电枢与换向器:
n 电枢由电枢轴、电 枢铁心和电枢绕组
等组成,电枢的结 构如图。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n 通电 导体 在磁场中受电磁力作用
n 按右手法则判断,恰与电枢电流的方向相反, 称为反电动势,其值为
n 式中
Ef = Cm∮n n —— 电动机的转速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这样,外加电压U一部分落在电枢绕组电阻Rs 和励磁绕组电阻Rl上,另一部分用来平衡电动 机的反电动势Ef,得电动机的电压平衡方程 式
n 电刷装在电刷架中, 由弹簧压在换向器上。
n 共有4个电刷架,2个 与机壳直接相连搭铁, 称为搭铁电刷架;另 外2个称为绝缘电刷 架。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n 通电 导体 在磁场中受电磁力作用。 n 换向器作用:线圈转动时,其电流方向随磁
汽车起动系统
2020/11/23
汽车起动系统[1]
第三章 起动系统
n 3.1 起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n 起动系统作用:
n 通过起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起动发动机运转。
n 起动系统的组成如下图。
汽车起动系统[1]
主要由蓄电池、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起动
机等组成。
汽车起动系统[1]
3. 2 起动机的结 构与工作原理
影响大。 n 除起动机内部电阻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
汽车起动系统[1]
3.2.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n 1)接触电阻和导线电阻。 n 接触电阻包括导线与蓄电池极桩、起动机接
线柱以及电刷与换向器等的接触电阻。 n 接触电阻大、导线截面积过小或过长→较大
的电压降→起动机功率下降。
汽车起动系统[1]
3.2.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电动机转矩为
M=Cm Is ∮
n 式中Cm——电动机常数;
n
Is——电枢电流
n
∮——磁极磁通
n 当接入直流电源时,产生的电磁转矩使电枢 旋转。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而电枢旋转,其绕组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 电动势。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n 将十字块与外壳楔成一体,于是将转矩传给了驱动 齿轮,带动飞轮齿圈转动,起动发动机。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汽车起动系统[1]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n 起动后,曲轴转速升高,飞轮带动驱动齿轮高速旋 转。
n 当其转速大于十字块时,滚柱滚入楔形槽的宽端而 打滑。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为防止短路,在铜线与铜线之间、铜线与铁
心之间,用绝缘性较好的绝缘纸隔开。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较粗的裸铜线在高速时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被甩出,因此在铁心槽口两侧用轧线将铁心 挤紧。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 和工作原理
3.2.1 起动机的组成
n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 动机,传动机构和电 磁操纵机构 三部分组

汽车起动系统[1]
3.2.1 起动机的组成
n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力 矩
n 传动机构:
n 起动时,使小齿轮与飞轮
齿圈啮合,将起动机转矩 传给发动机飞轮;
n 起动后,使起动机脱开飞
轮齿圈。
汽车起动系统[1]
3.2.1 起动机的组成
n 磁路饱和后,电流增大, 磁通保持不变,电磁转矩 与电枢电流成线性关系。
汽车起动系统[1]
3.2.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n 2、机械特性 n 电动机转速n随电磁转矩M而变
化的关系n=f(M)称为机械特 性。 n 由电压平衡方程式可得
汽车起动系统[1]
3.2.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n 在磁路未饱和时,Is增大时,∮ 也增大,其转速n将迅速下降, 如图。
n 由于M∝Is2,所以转速随转矩 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即具有软 的机械特性,如图所示。
汽车起动系统[1]
3.2.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n 3、起动机功率及影响因素 (1)起动机功率 n P=Mn/9550 (kW) n 式中 : n M——输出转矩(N·m) n n——起动机转速(rpm)
汽车起动系统[1]
n 磁极的作用是建立电动 机磁场,一般多为4个 磁极。
n 功率超过7.35kW的起 动机也有用6个磁极的。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磁场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 用裸铜线绕制。
n 4个磁场绕组的连接方式有 两种,如右图。
不管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4个磁场绕组所产生的
磁极应该是相互交错的。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铁心由外园带槽的硅钢片叠制而成,压装在
电枢轴上,电枢绕组嵌装在铁心的槽内。
汽车起动系统[1]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电枢绕组的电流很大(产生大的转矩),故电
枢绕组采用较粗的裸铜线绕制。
汽车起动系统[1]
n 反之,电动机负载减小时,电枢转速n升高, Is减小,电枢转矩M也随之减小,直到电磁 转矩与阻力矩达到平衡。
n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负载变化时,其转速、 电流和转矩会自动变化,以满足负载变化 的需要。
汽车起动系统[1]
3.2.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n 1、转矩特性
n 电动机电磁转矩M随电枢电流Is变化的关系 M=f(Is)称为转矩特性。
n 电枢绕组各线圈的端头均焊接在换向器上。 n 换向器由铜片和云母片相间叠压而成,压装在电枢轴
上。
汽车起动系统[1]
3.2.2 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n (2)磁极 n 磁极由固定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