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陈代谢与酶的几个实验题

新陈代谢与酶的几个实验题

新陈代谢与酶1、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3―― 9的盛等量过氧化氢(H2O2 )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 C的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

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

两次实验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试问:⑴萝卜提取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最低点位于同一直线上?⑶A是第________ 次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如果反提取液进行加热处理,处理后进行第三次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

2、下面是验证唾液淀粉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

已知⑴滴加本迪森席试剂如出现黄色,证明还原性糖的存在⑵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但不能水解蔗糖成为葡萄糖和果糖,⑴表中的号试管和号试管各留下了一处空白,你认为号试管空白处的处理应是—___________, 4号试管的空白处的处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_⑵实验中1号和2号试管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⑶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 试管内还有还原性糖的存在。

⑷本实验中保持试管温度为37 C 的理由⑸本实验为什么可证明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试分析其理由3、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的血清和奶渍,但加酶洗衣粉则可以。

一般加酶洗衣粉袋子上印有以下说明:成分:略用法:洗涤产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于C以上的水。

注意:切勿用于丝制及羊毛衣料;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⑴该洗衣粉能较易清除衣物上的血清或奶渍,说明该洗衣粉中加入的是什么酶?请说明理由⑵为什么洗涤前须先将衣物浸于有这种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如何缩短衣物浸泡时间?⑶为什么盒上的用法指明切勿在60 C以上的水中使用此洗衣粉?⑷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⑸试解释为什么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4、将1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ml水煮沸,冷却后,取2ml淀粉悬浮液和2ml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

在37C条件下保持20分钟左右。

上述过程中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纸袋内最初无色T逐渐变蓝色T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

请分析上述情况的原因。

⑴最初无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逐渐变蓝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玻璃纸袋外液体为什么始终是浅褐色的?⑸已知唾液的pH为7,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为2。

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的pH为3,混合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5、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材料用具:3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⑴实验步骤和结果:步骤1:制备6ml淀粉液并在常温下冷却。

步骤2:取唾液若干。

步骤3:取3支试管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

步骤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步骤4与步骤5能否调换顺序?说明理由。

⑶1号、2号、3号三支试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你所设计的实验中, _____________ 起对照实验的作用。

如果将它们再置于37C温水中若干时间后,检验的结果可能是怎样?⑷如用此实验设计思路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在此实验的哪一步骤做调整?如何设计?6、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①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试管分别放25 C、60 C的水中和冰块中,在三支谋利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2%勺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pH= 6.8,第三支谋利宫的pH= 4, 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min。

③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并摇匀,观察并记录:(略)绪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请回答:⑴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⑵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

7、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准备5支试管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一块1cm3r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C 室温条件下,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如下:⑴简要分析酶溶液的与酶的活性及蛋白块消失时间的关系。

⑵提供两种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并解释每种方法为什么能缩短实验时间。

⑶人体消化道哪一部分能分泌本实验中的酶?⑷为确定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设计对照实验,请描述对照实验条件。

&以下是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用具: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实验步骤:①用开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0ml,冷却到室温(25 C )后,加入4克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观察并记录。

实验记录: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所需的时间如下表:⑴完成实验步骤: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②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9、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①:取1支试管,注入2ml浆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向试管内加入2ml唾液。

④: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⑤:将试管振荡后放十分钟。

取出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10、右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 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 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放入 2个试管,然后将 2个试管 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 C表示)环境中持续15min ,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 凝乳所需的时间。

(3) 比较并解释装置 B 和D 的结果。

(4) 解释以下两种处理时实验结果有无什么变化。

①将装置A 内混合物加温至 40 C 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装置F 内混合物冷却至 40C __________________⑸除了温度,再指出一种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⑴过氧化氢酶 ⑵由图可知pH=7是该酶的最适 pH,而酶的最适pH 不 会随其他条件而改变,所以 A 、B 虽提取液的添加量不同,但酶都是在 pH = 7时催化效率最高,因而分解的过氧化氢均最多⑶A 在相同的时间内,由于过氧化氢酶的量减少,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量也相 应减少。

⑷不能反应酶是蛋白质,高温使其变性,失去催化活性2、 ⑴1 0 遵循等量原则 ⑵对照⑶3⑷保持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活性⑸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水解而不能使蔗糖水解3、 ⑴蛋白酶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⑷丝质和羊毛衣料均为蛋白质类⑵碘进入玻璃袋内并与淀粉充分接触⑷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通过实验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 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右表:(1) 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 15 min ,实验结果 更准确?(2) 若将酶和乳汁直接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 响?装置水浴温度(C )凝乳时间(min)A 10 g 不凝固B 20 7.0C 30 4.0D 40 1.5 E50 4.0F60g 不凝固⑵让酶与衣物充分接触发挥作用 用温水处理提高酶的活性⑶防止蛋白酶变性失活 ⑸皮肤细胞中含有蛋白质4、⑴碘未进入玻璃袋内⑶淀粉逐渐被淀粉酶水解⑸多肽淀粉酶失去活性被冐蛋白酶水解5、⑴将1、2、3号分别放入37C温水、沸水、冰块环境中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1ml)的稀释的唾液摇锐气,放置5分钟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 滴碘液,结果1 号不变蓝,2、3号变蓝⑵不能因为如果调换顺序,2、3 号试管内的淀粉酶能将其中的淀粉水解一部分⑶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温时间的不同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2、3 号放在冰块中的3 号试管内的蓝色逐渐消失而呈现碘液的颜色⑷应在步骤42 做如下调整:向三支试管内分别滚圆等量的蒸馏水、HCl 、NaOH6、⑴不能⑵应将三支试管编号为1、2、3 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将第三支试管的pH值调到6.8为酶的最适pH值应遵循等量原则,向三支试管中应加入等质量的质量分数2%的淀粉酶溶液7、⑴酶的最适pH值为2,酶的活性超高,蛋白块消失越快⑵将蛋白块分为更小的方块,加大和酶的接触面积⑶适当提高酶溶液的温度,最好处于最适温度⑷对照实验可设计5 支试管相对应的5 个对照实验,也可设计一个与2 号试管对应的对照实验加无酶的pH=2溶液加1立方厘米的蛋白块温度与2 号试管相同&⑴②取4 支试管分别要标上A、B C、D或1、2、3、4③分别用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④再分别用4支注射器吸取含有酵母粉的蔗糖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到上述4 支试管内,并开始记时⑤观察每支试管上注射器针筒推柄上长2ml 时,记录所需要的时间⑵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pH为7时,酶促反应速度最快,随pH的减小或十六大,酶促反应速度都会减弱⑶①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温失活(或变性)② 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尽量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9、有三处错误:⑴未设立对照实验,步骤①还应取1支试管,③往这支中加入2ml 清水⑵步骤顺序颠倒,步骤④应与步骤⑤对调⑶实验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淀粉被水解,而不能证明水解产物是什么10、⑴使两者混合时温度一致,即酶催化反应温度维持恒定⑵凝乳时间会延长,因为混合保温达到指定温度需一定时间⑶说明在一定范围内(20C―― 40 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⑷①能凝乳②不能凝乳⑸ pH 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