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外科急腹症,病情变化快,病程长,病死率高(1)。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2)。

它是由于某些诱因导致胰腺异常分泌消化酶对胰腺本身及其周围组织产生自身消化而引起的以急性全身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3)。

该病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性反应,同时也涉及多个脏器,术后并发症多,目前仍是普外科治疗和护理的难点之一。

多年来人们对SAP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治疗措施,拟求将死亡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也在该疾病患者的护理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护理方法心理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容易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SAP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 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细致观察患者心理变化,讲解SAP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促进疾病恢复(4)。

同时给患者创造舒适、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多关心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第一时间掌握病情变化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各种护理操作的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早期护理重症胰腺炎早期大量液体或血浆渗出,腹膜后出血,蛋白质丢失,多种肽类活性物质释放使其末梢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脏收缩,导致心力衰竭、呕吐、发热、胃肠麻痹甚至休克。

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重要措施。

患者入院后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以等渗晶体液为主,根据血压及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前3d每日补液量在4500-6000ml同时增加胶体液供给,准确记录24h尿量,必要时适当应用利尿剂,使尿量保持在1500-3000ml/d注意四肢保暖以促进末梢循环恢复(5-6)。

基础护理休息与体位患者手术后,应由专人进行护理。

给予患者舒适体位,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以降低代谢率及胰脏、胃肠分泌,以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改善病情。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可取斜坡位或半卧位,利于呼吸,便于腹腔渗液引流至盆腔。

如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而引起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当发现患者喉头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将分泌物吸出呼吸道,避免阻塞支气管,进而导致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

鼓励患者坚持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必要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其心功能的变化。

每15-30min巡视一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血糖的变化,同时观察腹痛及有无高热等情况。

有休克征象出现时,快速、大量地补液扩容并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7)、记录24h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失衡,如患者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昏时,多属低血糖症状,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作相应处理。

口腔护理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要措施,在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

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预防褥疮的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其在床上大小便,大小便后用清水清洁皮肤;和家属配合帮患者每2h翻身1次,动作轻巧;勤擦洗、按摩骨突部;保持床单的整洁与干燥,必要时可在患者骶尾部加垫全棉毛巾;如患者年龄大,全身状况差,还可垫上气垫床,除勤翻身外还可经常在骨突处向下按压气垫床;操作时防止拖、拉、拽等粗暴动作。

加强管道护理患者术后多携带多种引流管,此时,护理人员应建立引流管标识系统,分别将各引流管的名称、置入部位及置入深度写在小标签上,并将小标签粘贴在相应的引流管上,以便辨别及察有无脱出或移位, 引流袋不应高于腹部; 胃肠减压时经常检查负压器有无漏气及胃管有无堵塞,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做好记录, 每日更换负压器1次, 每周更换胃管1次。

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定期冲洗引流管。

通过放置套筒式双腔管行负压吸引,以保证引流充分,防止胰液外漏。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8)。

如引流出咖啡样液体,提示合并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营养支持护理在术后护理中对患者实施的营养支持疗法分三个阶段,即肠外营养→空肠营养→口服营养。

在进行肠外营养时应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承受力调整营养补充剂量和速度,不能一味地追求正氮平衡。

实施 2 周后,再过渡到空肠营养,这对提高患者免疫力,保证所需营养素,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促进切口愈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空肠营养实施15d~30d后,再过渡到口服营养阶段,口服营养时应限制脂肪食物。

重症急性胰腺炎又是可产生一系列异常代谢的炎症,包括高代谢、高分解、大量的炎性介质产生和渗出,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导致尿氮生成增加,每日氮丢失可达40g/ d(9),高血糖、高血脂、低蛋白血症、低钙和低镁等。

术后早期应尽早行全肠外营养支持,以补充机体能量,增强患者抗病能力,减少胰腺外分泌,直至肠功能恢复。

在此期间应注意导管及代谢性、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在患者肠功能基本恢复时,应行部分肠外营养(PN) +肠内营养(EN) ,在选择肠内营养时,除注意血糖、脂肪、氮的比例外,最好选择无需消化即可吸收的要素膳(10)。

同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浓度,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

营养液温度要控制在20℃左右,输注时要注意观察,防止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在SAP早期EN的关键是鼻肠管前端应位于空肠,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营养液刺激胰腺的外分泌。

正确的护理配合和护理措施的实施,营养管位置的观察, 营养液温度以及输注速度的控制调节等是确保急性重症胰腺炎关键性治疗和早期营养支持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11)。

并发症的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该并发症是SAP患者最早出现且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应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2): 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

维持有效循环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防止急性肺水肿发生。

急性肾衰竭的防护低血压和血管活性药物可致肾血管痉挛及胰蛋白酶的凝血作用, 促使纤维蛋白在肾小球凝集, 引起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致少尿或无尿(13)。

应严密观察患者尿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 予注呋塞米注射液20 mg, 每日1或2次。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最严重的后果,致死率高,应及时观察,并报告医师给予积极的治疗,这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术后出血其致死率较高,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的变化,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颜色及量。

根据医嘱做好配血、输血治疗。

胃肠道瘘做好造瘘口周围的皮肤护理工作,保持负压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物的颜色、性质。

胰液漏的护理一般胰液漏多可自愈。

若外漏量超过500 ml/d, 应保持引流管通畅,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如有浑浊及坏死组织, 提示感染未控制, 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加强营养。

保持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干燥(14)。

真菌感染加强患者营养支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用药护理应用抑制消化液分泌的药物时, 要熟知药物作用机制、剂量和特性, SAP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 目的是预防性用药和防止肠道细菌移位感染, 偶见血管痛、发红、瘙痒等局部反应及胃肠道反应, 应给予密切观察和对症处理。

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应严格控制饮食,防止进食导致的胰液分泌增多而加重胰腺炎的病情。

当患者的胰腺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胃肠功能得到基本恢复时,血常规及体温正常,腹部体征消失,胰腺复查B超转归,可逐渐考虑进食。

进食原则:应先进食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最后再过渡到普通饮食,可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低糖、低脂肪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多样化,不可暴饮暴食,防止再次诱发此病。

进食的整个过程应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

出院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 饮食清淡、禁食高脂肪、高蛋白、酸、辣等食物, 忌烟酒、暴饮暴食, 以少量多餐为宜。

勿举重物和过度疲劳, 若出现上腹部剧痛应及时就诊, 避免情绪激动,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结束语治疗SAP成功的关键是手术时间的选择、加强监护,合理用药、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

高质量的护理,才能保证措施到位,是成功治疗的保证。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变化,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在学好专科知识及新技术的同时,还应掌握相关学识,有预见性地观察和护理患者,预防或及早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韩文斌,刘巍.老年人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一例的思考[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2):156-157.[2]叶仁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6-472.[3]李兆亭,阮长乐,等.实用普通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7-179.[4]梁红,胡爱新.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2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15( 23):75-76.[5]杨月琴.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08,16(2):246.[6]王原,余亮科,崔颖,等.以嗜睡或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8, 21(9):21-24.[7]杨嫒,张嵘,南菁,等.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8,22 (1) : 226[8]李丹,薛秀丽,郝维.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2007,23 (8) :6.[9]Lobo DN,Memon MA,A llison SP,et al.Ewolution of nubitional Support in acute Pancreatitia [J]. Br J sury, 2000, 87 (5) : 695–707.[10]马血芳.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监测与护理[J].医学伦理与实践, 2008, 21 (1):29.[11]吴丹,邹敏,于晏.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2672-02.[12]陆娟,王英,程孝惠.急性重症胰泉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观察和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9,16( 1) : 71-72.[13]江琼.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 2009,21(16): 1979.[14]杨小林.重症胰腺炎救治的护理体会[J].临床误诊误诊,2010,23(10):0994-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