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工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任务书钱德玲

合肥工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任务书钱德玲


一、注意事项 1. 本次课程设计为 1.0 周,请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过时不交按旷考论处,特殊情况请事先说明。 2. 学号为:一、二班的同学,任务书中所有荷载乘以 0.9;学号为:三、四班的同学,任务书中所 有荷载乘以 0.85;五、六班的同学任务书中所有荷载乘以 0.8。 3. 遇到问题,应先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能否解决,并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建议主动学习。 4. 指导老师每天(周末除外)都会在指定时间段到设计教师指导。 5. 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及格论处: 1 缺勤率达到 40%以上者; 2 抄袭; 3 提交资料不全者,最后提交的资料袋中应有: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图纸。 4 态度不认真者。 5 未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者。 6 计算书或图纸出现较大错误者。 7 其他情况。
二、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必须完成内容)
1.进行地基基础方案选型 选择基础方案,并作合理性说明。 2.进行地基设计计算 包括:持力层选择、地基承载力修正、软弱下卧层验算
3.进行基础设计计算(包括基础配筋) 包括:基础类型、底面积、高度的确定,抗冲切验算、基础弯矩、剪力及配筋的计算 4. 完成计算书一份。 包括:封皮、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封底。 要求:手写、字迹清晰、工整 5.绘制基础施工图 包括:基础平面布置 2#图 1 张比例 1:200、基础详图 2#图 1~2 张比例 1:30 要求:至少一半手绘、布图合理、线型正确、应有图框、标题栏且图面整洁。 6.独立完成,必须在设计教室完成(其它地方完成不认可) ,每天(周末除外)上午 8:00-11:30, 下午 14:30-17:30 必须在设计教室且不得做与本设计无关的事,指导教师每天检查进度。
角柱
`
边柱
冲切验算
角柱
基础高度 平均 Pj Pjmax Pjmin P2 P1 ex+ney 柱边截面 h h。 at at+2h。 am ft βhp Al Fl 抗冲切力 0.7 164.4444444 292.2666667 36.62222222 158.5777778 170.3111111 0.388648649 0.5 限值 变阶处截面 0.7 1.8 0.655 0.305 0.6 1.8 1.91 2.41 <b <b 1.255 2.105 1100 1100 1 1 1.337975 0.797975 391.0454933 233.2214933 < < 632.95925 494.35925 基础高度 平均 Pj Pjmax Pjmin P1 P2 ex+ney 柱边 I 截面 h h。 at at+2h 。 am ft βhp Al Fl 抗冲切力
变阶处截面 2 0.355 1.9 2.61 <b 2.255 1100 1 1.896975 524.82975 < 616.40425
地基承载力修正
承载力特征值 fak 深度修正系数ηd 基础上覆的平均重度γm 基础埋深 d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角柱 200 1.6 19.294 2.7 267.91488 边柱 200 1.6 19.294 2.7 267.91488
三、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版社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沈杰(198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 高层建筑箱形基础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基础课程设计 学 时 数:1.0 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 、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的 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设计教学的实践环节。其目的是: 培养学生初 步熟悉和使用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混凝土设计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学 生制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等综合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专业基础知 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设计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基础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熟悉 基础工程的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 2.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为本次课程设计,并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计算。 3.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计算书要求计 算正确、文理通顺、施工图布置合理、表达清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边柱
0.8 193.3333333 276.6666667 110 201.4666667 185.2 0.291149425 0.666666667 限值 柱边 II 截面 0.8 0.8 0.755 0.755 0.7 0.6 2.21 2.11 <b <l 1.455 1.355 1100 1100 1 1 2.678975 0.686975 741.1830833 190.0630833 < < 845.86425 787.72925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 2014 ~2015 学年)
设 计(论文) 题 目 学 专 学 学 起 设 指 讫 计 导 日 地 教 院 名 称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业 (班级) 生 姓 名 号 期 点 师
2015 年 7 月 13 日~7 月 17 日
学 院 负 责 人
2015 年 7 月 12 日
设 一、工程概况:



1.结构情况:某综合办公楼,框架结构七层,负一层设地下车库。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框架抗震等 级三级,地震设防烈度 7 度设防。层高:负一层,2.3m,上部标准层,3.9m。 2.地质情况:通过地质勘察,根据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区内埋深 15.0m 以内岩土自上而下划分 三个地质层,依次为: (1)填土:灰或灰黄色,疏松、欠固结、成份杂、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顶部为杂填土,中下部为 素填土,主要为粘性土,天然重度 19.0kN/m3。底板埋深 2.5~3.0m。 (2)粘土:灰黄~棕黄色,可塑、含钙质和铁锰质结核,局部粉土含量较高。该层埋藏较深,厚度 较大,底板埋深 4.1~4.70m。物理力学指标如下:W=30.25%、e=0.87、天然重度 19.6kN/m3,IP=18.2、 IL=0.28、N63.5=5.5,属中等压缩性土。由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135kPa。桩侧摩阻力 qsi=65kPa。 (3)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稍湿,含有钙质结核;该层埋藏较深,厚度较大,底板埋深未揭穿。 物理力学指标如下:W=22.43%、e=0.66、天然重度 19.8kN/m3,IP=12.5、IL=0.28、N63.5=10.5,属中等 压缩性土。 由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200kPa。 桩侧摩阻力 qsi=65kPa; 桩端阻力: 挤土桩 qpk= 2500kPa,非挤土桩 qpk= 790kPa。 3.上部结构荷载( 上部布置见附图) 上部结构荷载(上部结构传至柱根部) : 中柱: Nh=3750kN, Vx=110KN, Vy=120KN, Mx=-370KN·M, My=320KN·M; 边柱(柱 11、20、21、30) :Nh=2300kN, Vx=80KN, Vy=110KN, Mx=-280KN·M, My=200KN·M; 边柱(其余) :Nh=2900, My=200KN·M 角柱:Nh=1850kN,Vx=80KN,Vy=65KN,Mx=-200KN·M, My=200KN·M 4.基础方案建议 (1)选第三层为持力层,可采用条形(十字交叉)基础 (2)选第三层为持力层,可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3)选第三层为持力层,可采用桩基础
附1
附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 本次设计为双向偏心为:
p k max
6 M ky 6 M kx Fk G d w hw 2 bl bl 2 b l l ,n l /b 6
e x ne y
2 3
基础设计荷载用标准值。 对于边柱基础,在计算基础自重与上覆土体自重时,d 的确定应考虑两侧土体高度不同,应取平 均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地基基础设计手册
曾昭豪(1997) 房屋基础结构设计手册 胡乃君(2001)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指导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唐岱新等(2001) 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
合肥工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课程设计 钱德玲
土层性质
土层号 天然重度 r 1 19 2 19.6 19.8 3 基底至室外距离 土层厚度 h 2.75 1.65 0.6 5
荷载类型
荷载类型 轴力 F 剪力 Vx 剪力 Vy 弯矩 Mx 弯矩 My 轴力 F 剪力 Vx 剪力 Vy 弯矩 Mx 弯矩 My 原始值 1850 80 65 -200 200 2900 80 65 -200 200 设计值 1480 64 52 -160 160 2320 64 52 -160 160 标准值 1096.296296 47.40740741 38.51851852 -118.5185185 118.5185185 1718.518519 47.40740741 38.51851852 -118.5185185 118.5185185 总标准值 1096.296296 47.40740741 38.51851852 -203.2592593 222.8148148 1718.518519 47.40740741 38.51851852 -203.2592593 222.8148148 总设计值 1480 64 52 -274.4 300.8 2320 64 52 -274.4 3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