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2016中考物理五一串讲班讲义.婷婷张

第1讲2016中考物理五一串讲班讲义.婷婷张


氢气球下方悬吊着小石块,在空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小石块的机械能增大( ) 由于匀速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不断减少,所以动能不断增加( ) 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 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滚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 冬天下雪,是因为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吸热变成了小冰晶然后飘落到地面上的(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冰熔化时内能一定增加( ) 用鸡蛋磕石头,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 避雷针将云层的电荷倒入大地时会产生磁场( )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 ) 家里的电器正常工作时,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可能是因为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 ) 导体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感线( ) 小磁针静止时 S 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它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中国宋代沈括首先发现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不重合,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 质量相等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越多的其热值越大( ) 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沙石比热容较小,其升高的温度比水多( )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射入水中的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 用于矫正近视眼的眼镜片是凹透镜( ) 人走近平面镜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 铁块很难被压缩,是由于铁块分子间存在斥力( ) 温度升高越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 两手相互摩擦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 打扫卫生时房间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 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 导体有电阻,绝缘体没有电阻( ) 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可能不同( ) 在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块,也受到了浮力( ) 一人打太极拳时很用力,该力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 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 排球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 煤油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 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 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 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改变( ) 游船在水面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乘客相对船是静止的( ) 司机开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向前加速时惯性带来的危害( )
九、 估算题 长度、体积(容积) 、时间、质量、重力、压强、功、功率、常见家庭用电器额定电功率与额定电 流 十、 1. 2. 3. 4. 5. 6. 7. 8. 9. 磁场与电磁现象 磁场基本性质 磁场方向的规定 磁感线 地磁场 磁场方向与强弱的判定 电流的磁效应 电磁铁周围磁场分布(右手定则)及磁性大小影响因素 电动机 发电机
【例5】 证明蒸发吸热。实验器材:烧杯 1 个、温度计 1 个、酒精一瓶。
5
婷婷张与她的孩子们•第 1 讲•学生版
【例6】 证明液化放热。
【例7】 某同学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自己与镜子距离越近,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越大。于是他认为 ,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请你利用两个相同的饮料瓶与一块长方形带 支架的薄玻璃板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他的说明是否正确并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例1】 判断题(2016 年 4 月底一模真题) 1. 走进花店,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2. 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天气炎热时向地面洒水可以感到凉爽( ) 3. 塑料吸盘能牢牢的吸附在玻璃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 4. 煤的热值比干木材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第1讲 易错概念与探究性实验
易错概念
题型:多选题 分值:8 分 题目数量:4 个 一、 函数关系 1.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2.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3.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4.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 力学基础 1. 相互作用力:因果关系、与运动状态无关、互为施力与受力物体。 2. 平衡力特征与应用 3. 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应用 4. 合力的概念 三、 运动和力的关系(结合机械能知识) 1. 参照物 2. 惯性的应用 3. 合力不为零的运动状态分析 四、 压强浮力 1. 大气压强的现象解释 2. 大气压的影响因素与沸点的关系 3. 气体压强计与温度计的原理区别 4. 流体压强与流速(含香蕉球分析) 5. 虹吸现象 6. 浮力的产生(液体压力的合力) 五、 功、功率、机械效率 1. 做功快慢比较的方法 2. 功率大小的变化 3. 功率与机械效率易混概念
【例10】 在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 实验桌上有大小不同的实心铁球和大小不同的实心木球 若干。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静止在高处的物体有多大的重力势能,我们无法直接观察 到。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它的重力势能大还是小呢?”于是同学们开始了讨论。下面是小明和 小敏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小明:让大小不同的铁球从相同高度落向沙坑,观察留下的凹痕,留下凹痕深的重力势能大, 反之说明重力势能小。 小敏:如果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大铁球可能会停留在沙的表面,小铁球可能陷 入沙的里面,这是否说明小铁球的重力势能更大?老师说小敏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1)小明的方案没有控制物体的 。 (2)小明的实验可以改用 相同、 不同的球体进行实验。
1
婷婷张与她的孩子们•第 1 讲•学生版
六、 1. 2. 3. 4. 七、 1. 2. 3. 4. 5. 6. 八、 1. 2. 3. 4. 5. 6. 7. 8.
热学(分子理论、物态变化、内能、比热、热值) 分子理论:区分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影响因素;分子力在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体现 (区分 雾霾不是分子运动论) 内能: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比较大小的方法(热力学第一定律) ;拓展第二定律 比热容:比较比热容的方法;单位的物理意义;自然现象的解释 热值: 比较热值大小的方法 声现象与光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振动与波) ;波长、波速、频率、周期 声音三要素的应用 光的本质 电磁波谱 反射与折射现象 眼睛与眼镜 电学基础 电流 电流产生条件 电流方向的规定 总电阻的定义 金属电阻丝阻值大小的影响因素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安全用电中电流过大原因 焦耳定律应用
F
η
η
W F
W F
G 甲
O
Hale Waihona Puke AGOB
G 乙
O
C
G
O
D
G
58. 在索契冬奥会上,我国选手贾宗洋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铜牌.他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 (a→b→c→d→e)如图 9 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贾宗洋 A.从 b 点运动到 c 点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从 a 点下滑到 b 点过程中,动能增加 C.在 c 点的机械能等于 d 点的机械能 D.在 a 点的重力势能等于 c 点的重力势能 【答案】
2

婷婷张与她的孩子们•第 1 讲•学生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3
婷婷张与她的孩子们•第 1 讲•学生版
50. 51. 52. 53. 54. 55. 56.
人推车的力逐渐增大,但车始终未动,这个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 ) 体育课上抛实心球时,球被抛出而人未动,这说明手对球的推力大于求对手的推力( ) 小铁球从空中有静止自由下落,他的动能逐渐增加( ) 冰壶从离开手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沿水平方向将箭射出,在这个过程中,箭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起重机江水泥构件匀速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中,水泥构建的动能增加( ) 2015 年 7 月 31 日,中国北京成功获得 2022 年第 24 届冬奥会主办权。如图 11 所示,是我国运动员 在往届冬奥会上参加不同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6
婷婷张与她的孩子们•第 1 讲•学生版
2.
探究相关量的变化趋势(至少三组实验)
【例12】 小明猜想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为了验证猜想,他准备好三个完 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并将三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A<RB <RC) ,浸在煤油中,再用带有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的橡胶塞封住瓶口,如图 25 甲所示。然 后他将电源、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图 25 甲中的烧瓶①、导线连成如图 25 乙所示的电 路。接下来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a.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适当位置,电流表的示数为 I,记录相关数据。 b. 断开开关,用烧瓶②替换下烧瓶①,闭合开关,记录相关数据。 c. 断开开关,用烧瓶③替换下烧瓶②,闭合开关,记录相关数据。 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 ; (2)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不能验证他的猜想。其理由是: 。
探究性实验
题型:实验题 分值:15 分~18 分 题目数量: 提出问题× 1 相关性探究设计× 1 趋势性或者数量关系× 1 并计算× 1
4
表格处理些关系式× 1
图像处理关系式
婷婷张与她的孩子们•第 1 讲•学生版
一、
区分课题与问题
二、 三、
逻辑思路:相关性→趋势性→数量关系 设计方法 1. 探究相关性(对比实验;含证伪证真实验)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 3)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