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实验室作为食品有限公司的质量检测机构,在控制原料质量,产品质量及加工车间状况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化验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验的准确性更强,特制订本手册。
本手册详细描述了实验室的各项职责,系统而完善地明确了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控制程序及具体操作规范,实验室全体人员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目录第一部分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实验室组织机构二、实验室人员第二部分化验室的设施和设备一、实验条件二、设施设备三、化验室布局平面图第三部分化验室仪器药品的管理控制一、化验仪器药品的采购二、化学试剂的使用管理三、化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四、玻璃器皿的使用管理第四部分检验样品的管理第五部分实验室的检验标准和方法附: 1、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办法2、实验室检验频率、项目一览表3、微生物检测作业规范4、实验室布局图第一部分组织机构及职责实验室隶属于公司品管部,在品管部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全公司产品质量检测,为保证产品质量检测达到较高水平,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对应的岗位职责。
一、实验室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图:公司---品管部—实验室2、实验室分微生物检测和理化检测。
(1)微生物检测的项目有:菌落总数检测,大肠菌群检测,大肠杆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沙门氏菌检测,霍乱弧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检测。
(2)理化检测项目有:水分测定,水分活性测定,盐分测定,挥发性盐基氮测定等。
二、实验室人员:实验室设实验室主任一名,微生物检验员一名,理化检验员一名。
1、岗位职责(1)实验室主任:在实验室范围内,负责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A、认真贯彻执行各类产品的检测标准,有效执行出口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及相关的行业标准。
B、制订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做好产品的新增检测项目。
C、负责对公司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原料的产品质量和卫生质量及对辅料质量的检测工作。
D、组织实验员定期对生产单位进行加工卫生、工器具、环境卫生、水质的监测。
E、负责对实验员检测的结果进行审核。
F、负责对实验室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定期进行鉴定。
G、负责保守掌握的技术秘密。
H、掌握生产单位的产品质量情况,做好检验数据汇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促使生产单位改进存在的问题。
I、指导检查检验员的各项工作,关心下属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J、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2)实验室人员:负责做好本公司产品的检测工作,对生产单位的产品质量和卫生质量的监测工作。
职责范围:a、认真执行出口食品的微生物检验标准,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及相应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b、负责对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产品检测工作。
c、负责定期对生产单位进行加工人员、工器具、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
d、负责保守掌握的技术秘密。
e、负责对实验室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f、保持记录整洁齐全,数据可靠准确,及时汇总整理检验数据。
g、协助科研人员做好科研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检测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保证新产品研制成功。
h、完成领导所交给的其他工作。
第二部分化验室的设施与环境实验室位于公司办公中心的三楼,工作方便,环境良好,检测设备完善,能满足生产企业的检测要求和对产品的监管能力。
一、实验条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稳定的有一定技术力量的技术人员,能适合各种罐头的质量检测。
实验分为微生物实验室和理化实验室。
理化实验设有理化操作室、称量室、高温室,有能力测定食品的水分含量,盐分含量,水产品中挥发性盐基氮,蛋白质,灰分等项目;微生物实验室设有无菌室,试剂配置室,培养室,精密仪器室,有能力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项目。
为我公司懂得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设施配置通过长期发展,实验室逐渐淘汰了落后的仪器设备,添置了水分活度仪等先进的仪器。
第三部分化验室仪器药品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实验室能正常运行,采购和使用的设备、材料能满足实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必须对实验室仪器药品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
一、化验仪器药品的采购1、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和材料管理员按实验要求,提出书面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
2、购置的设备和材料应由材料管理员负责验收并登记,若有计量鉴定要求的测量设备的验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3、消耗材料的使用要做好进出库记录。
配置型的生化试剂,一般使用期为两年,材料管理员应经常检查消耗材料的使用期及其质量情况。
4、危险物应有专人保管,使用人应在领用记录中登记签字。
二、化学试剂的使用管理实验用的化学试剂,不能入口和直接用手移取,移取要用洁净干燥的药勺;同一个药勺,不能同时移取两种试剂,对于高纯度试剂则以倾倒转移;移取出来的多余试剂,不要倒回原瓶,以免造成污染。
实验室检测频率、项目一览表微生物检测作业规范一、各培养基配制完成后,杀菌前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但必须在48小时内对其进行分装杀菌使用。
二、已杀菌未开封的培养液在24小时内可直接使用;已杀菌未开封超过 24小时或者已杀菌但开封未使用完的培养液都必须重新消毒。
同一培养液反复杀菌不超过2次。
杀菌时间由微检员用油笔直接写在瓶体上。
三、杀菌锅密闭前,内桶顶部覆盖一层报纸。
四、进入无菌室作业时必须做到:1、缓冲间、无菌室的臭氧发生器开启超过半小时。
2、进入无菌室前,微检员把将带入无菌室的物品放到无菌接收窗内,同时在缓冲间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同时佩带口罩和卫生帽,然后再将物品转移到无菌室。
五、作业时关闭臭氧发生器、空调和无菌操作台风机;每次均要做空白对比。
六、作业完成后,立即做好相关标识,填写相关记录,然后清理无菌室。
七、无菌间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八、微生物培养24小时后,当班微检员仔细观察,如实填写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
九、口罩、卫生帽每人次使用两天,无菌间逢单日定期拖地,工作服每周定期清洗。
十、本作业规范从2005年3月15日开始执行。
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为使在用计量器具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保证测量的准确可靠,计量器具操作人员应正确、合理使用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并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应按如下进行。
一、大型仪器设备:1.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证书,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工作性能、附件的作用及用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防磁埸、防震、防潮、防尘条件应符合规定要求。
3.定期进行保养,如工作导轨工作面应上油,电器设备应定期通电等,防锈、防霉变措施正确。
4.除仪器设备的专业维修人员外,任何人不得任意拆装、调整,有封印的部位的封记不得破坏,以免破坏仪器设备的性能。
5.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对有可能影响仪器设备性能的部位如手接触非油漆部位等进行必要的保养,切断工作电源,做好交班记录。
二、三大类量具a)卡尺:卡尺包括游标卡尺、带表卡尺、电子数显卡尺、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等各种卡尺。
1.文明操作,合理使用,使用后应将卡尺放在工具盒内,不乱拿乱放。
2.不能将卡尺当作其它工具使用,如当锒头敲击工件,将卡尺的量爪当划线工具等。
3.使用前,使用人员应将卡尺测量面的油污揩擦干净,检查卡尺各部份的作用是否正常、可靠,“0”位是否准确。
卡尺外量爪两测量面合拢时,不应有可见的白光(允许有可见蓝光)。
4.使用中,不能在机床还在转动时就去测量工件,以防测量人员发生危险和损坏量具,应待被测工件处于静态后进行。
5.用卡尺内测量爪测量工件,不能测量Ф10mm以内的内孔。
6.电子数显卡尺应避免水等液体物质渗入尺框内,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7.使用后要对卡尺进行必要的保养,擦净油污、铁屑,如卡尺接触水液,需用清洁汽油擦洗干净,(不可使用丙酮、酒精),然后在工作面涂上防锈油。
卡尺放入量具盒前应使两测量面保持一定缝隙,以防卡尺测量面锈蚀。
8.电子数显卡尺不使用数据出口端时,不要将端口盖拆下,并不要将金属器件任意触及输出端,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9.发现卡尺有故障或示值不准确,及时报告,由厂计量人员处理。
b)微分量具:微分量具主要有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测厚千分尺等,还包括微米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
1. 文明操作,合理使用,使用后应将千分尺放在工具盒内,不乱拿乱放。
2.不能将千分尺当作其它工具使用,如当锒头敲击工件等。
3.使用前,使用人员应将测量面的油污揩擦干净,检查千分尺各部份作用是否正常、可靠,“0”位是否准确。
4.使用中,不能在机床还在转动时就去测量工件,以防测量人员发生危险和损坏量具,要待被测工件在静态后进行。
5.微分量具有测力装置的,测量工件时应用测力装置测量;调整测量范围时,应手握尺身,转动微分筒使测杆位移至所需位置。
6.使用后要对千分尺进行必要的保养,擦净油污、铁屑,如测量面接触水液,需用清洁汽油擦洗干净,(不可使用丙酮、酒精),然后在工作面涂上防锈油。
微分类量具放入量具盒前应使两测量面保持一定缝隙,以防测量面锈蚀。
7.发现千分尺有故障或示值不准确,及时报告,由厂计量人员处理。
c)表类量具:表类量具主要有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等。
1. 文明操作,使用后应将表及附件放在工具盒内,不乱拿乱放。
2. 表类量具的各工作部位不能加任何润滑油,以免影响表类量具各工作部位的相互作用和灵敏度,以致示值失准。
3. 使用前,使用人员应检查各部分的作用是否正常、可靠,“0”位是否准确。
轻拨动表的测杆,指针的回“0”位是否稳定无变化。
4. 使用中,不能在机床还在转动时就去测量工件,以防测量人员发生危险和损坏量具,要待被测工件在静态后进行。
5.表类量具在测量前应先将测杆压缩0.3mm以上的量程,然后重新调整“0”位再进行测量,以消除齿轮啮合间隙和空行程。
6.表类量具不得在水、油中浸泡,如发现有水或油进入表中,应由计量人员进行清洗。
7. 发现表类量具有故障或示值不准确,及时报告,由厂计量人员处理。
三、温度仪表:1.安装地点应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避免阳光的强烈照射,附近应无磁埸。
2.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的分度号也必须一致。
交流供电电源的额定值必须与仪表要求的电源额定值一致。
3.仪表安装好后,应用直径为2~3mm 的绝缘导线将仪表接地。
同时应检查电源线以及一次仪表的连接线是否牢固可靠,仪表电源的相线、中线、地线的连接是否正确。
用作温控的仪表应进行设定,并检查设定是否正确。
4.应经常保持仪表周围环境及仪表自身的整洁。
5.在现场应经常观察仪表的运行情况。
如观察仪表指示灯是否亮,数码显示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检查仪表保险丝是否烧断,电源开关是否损坏;数显部分的直流供电是否正常,各接插件是否接触良好。
如现场不能排除,应通知计量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