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第1单元第1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注释)1.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哪方面的特征()A.分布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数量2. 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A.马B.狗C.羊D.老虎3.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

他们归类的依据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4. 小军在社区调查生物的种类时,记录了许多生物,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他对生物进行了分类。

其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A.车前草B.国槐C.睡莲D.黄杨5. 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

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6. 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必要进行的工作是()A.设计调查表格B.制作植物标本C.作好调查记录D.做好归类整理7. 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 A.牛和草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猫头鹰和鼠8.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

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9. 下面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⑥⑤④C.②①⑤③④⑥D.①②⑤③④⑥10. 下面是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时的方法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①分组②设计调查路线③归类④做好调查记录⑤选择调查范围⑥将归好类的资料进行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⑤①②④③⑥D.①⑤②④③⑥11. 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应确定调查的()A.目的和对象B.范围和方案C.方法和顺序D.范围和顺序12. 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A.1/2 B.1/3 C.1/4 D.1/513.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叙述是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14. 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15. 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

这一事实可作什么特征的具体实例:①适应性②应激性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田间调查后,绘制的青蛙数量与季节关系的直方图。

图中显示青蛙数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17. 要想测量下边叶片的周长,可采用的工具是( )A.细线和刻度尺 B.细线 C.刻度尺 D.三角板18.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有一类生物例外,它是()A.含羞草B.狮子C.蘑菇D.病毒19. 调查法是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时,有时范围很大,可采取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C.调查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D.调查时,必须逐个调查,因为这样,数据才准确20.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21. 调查法是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时,有时范围很大,可采取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C.调查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D.调查时必须逐个调查,因为这样,数据才准确22. 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A.大体估算B.全部逐一数过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2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竹节虫具有与竹枝相似的体形B.沙漠植物根系发达C.猎豹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D.万物生长靠太阳24. 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查生物侧重点是注意较大的生物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二、非选择题26. 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3分)请对调查的具体地点进行简要描述:(3分)(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4分)写出你的分类依据:(3分)列出你的分类结果:(4分)27. (6分)有一同学进行了下列“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活动。

请你把科学探究过程的相应步骤与他这些活动用线条连起来。

A.提出问题①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B.作出假设②向全班同学汇报他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C.制定计划③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

D.实施计划④按实验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E.得出结论⑤设计对照实验:将10只鼠妇依次放到解剖盘的中央,统计鼠妇在有无冰块的一侧的数目,统计10次。

F.表达交流⑥发现解剖盘无冰块的一侧鼠妇数目多,支持了假设。

28. 王凯同学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取了甲、乙两条相同的鲫鱼,放在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用纱布只捆扎甲鱼的胸腹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请问:(6分)(1)王凯同学用的方法是。

(2)该实验是探究鳍的作用,变量是。

(3)该实验中,实验组是鱼,对照组是鱼。

(4)实验结束后,王凯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鱼在游泳时,该种鳍的作用是。

29. 江浩非常喜欢动手做一些小实验。

有一次,他把小石块放进花盆底部盖住洞,把珍珠石(一种可吸水的石头)放进花盆,用水浇湿珍珠石,再把种子放在细碎的珍珠石上,轻轻压紧种子。

然后,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户上,保持珍珠石的湿润。

过几天,他发现种子发芽了。

接着他用水混合颗粒肥料来灌溉小苗。

结果,在无土的情况下,种子也成长为茁壮的小植物。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30. (7分)回顾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3)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

(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需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

(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我们可以把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用途等进行分类,生物的形态结构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成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 B【解析】试题分析:以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为植食性动物,以其它动物为取食对象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是以动物和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杂食性动物是生存能力极强的动物,动物的食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选项中马、羊都是植食性动物,老虎是肉食性动物,狗是杂食性动物。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食性。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根据营养对象的不同把动物分为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A解析:水草、荷花、松树、玫瑰都是植物,蝗虫、麻雀、鲫鱼、河蚌都是动物。

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的。

4、C解析:按照生活的环境划分,可以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睡莲生活在水中,是水生植物,车前草、国槐和黄杨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陆生植物。

5、B6、B解析:调查活动要设计好调查表格,制定好调查路线,作好调查记录,对调查的对象进行归类,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7、A A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界,B中河水不是生物,不是生物的分类, C中阳光和空气不是生物,不是生物的分类, D、猫头鹰和鼠是按照体内有无脊柱这一内部构造来归为脊椎动物的,分类的依据不是形态特征。

8、解析:水草、荷花、松树、玫瑰都是植物,蝗虫、麻雀、鲫鱼、河蚌都是动物。

因此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的。

答案: A9、C解析:首先要确定调查范围,分组并确定组长,再设计适合本组的调查路线,在调查中如实记录,调查完后将全组调查到的生物按照共同特点进行归类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10、C解析: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时的方法步骤是: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做好调查记录→归类→将归好类的资料进行整理。

11、A12、 D【解析】试题分析: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森林资源虽然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却是一个少林国家,就拿森林覆盖率来说,圭亚那是97%,芬兰是69%,日本是68%,美国是33%,我国仅仅只有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所以选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13、B解析:在调查中,应做到不损伤动物和植物,调查到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并且要如实记录,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取舍,也不必都趋向一致。

所以,小梅的做法是正确的,虽然蟋蟀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但是在调查时,它在校园内生活,应属于记录的范围。

14、 D15、 C【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表示企鹅为了适应生活环境改变自身特征,并且会延续下去,并在演化的过程中继续根据环境产生一定的变异,故选择C16、B17、解析:树叶的周长是曲线,要借助细线和刻度尺测量。

答案: A18、D19、D20、C21、D22、D解析:调查时常会遇到调查对象的范围很大,那么就要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