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心理健康_10.“心”独立宣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心理健康_10.“心”独立宣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理论依据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诸、均衡发展。

同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使学生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独立是每个学生的心声,本节课着眼于初中生都想独立做主的现象,从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实施策略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懂得一些理论的指导,并学会在哪些事上可以独立做主在哪些事上还要听取他人或大人的建议。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独立的知识,认识青少年的独立心声,并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思、讨论等形式提高认识,明确学会独立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哪些事上可以独立做主,在哪些事上还要听取他人或大人的建议。

四、教学准备有关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和大人的想法的材料及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独立的认识,写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教学难点: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独立做主的同时合理听取他人的建议。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热身游戏】做一个画圆小游戏,体会和感受其中的变化。

画圆步骤1、请在第一个圆内右下角画一个小黑点。

2、请在第二个圆内右下角画一个小圆。

3、请在第三个圆内右下角画一个稍大一些的小圆4、请在第四个圆右侧并排画一个同等大小的圆。

在小点变小圆,小圆再离开大圆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二)学生谈体验,教师小结得出独立的定义。

课件显示独立的定义(三)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我们都想独立做主了。

那么就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心”独立宣言吧。

(四)学生活动以下内容课件显示畅游心世界1、我要独立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你有怎样的心声呢?青青的心情日记,引起你共鸣了吗?(学生思考后回答)2、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独立: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求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

自主: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做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心灵物语我们希望父母、老师像对待大人一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我们想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开始抵触父母的保护了。

家长和老师觉得我们越来越不“听话”了。

其实,这是我们内心独立自主的诉求,是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标志。

4、独立心声(1)写出自己的独立心声要求独立自主是我们青少年时期的正常心理需要,静下心来,充分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

写下自己的独立心声。

(2)心灵物语在这个独立的空间里我们可以尽情的倾吐自己的心声。

我们通常认为是我们自己的独立城堡,任何大人都要在门外止步。

否则,他们就是侵犯了我们的主权。

其实,要求独立就是要求平等,要求尊重。

一个人要想得到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为了追求独立,我们也要适当的了解父母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空间,这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平等、尊重,如何获得独立自主。

(3)交换空间通过下面的活动,我们们试若走进大人的内心世界。

【想一想】以下内容描述的是青青妈妈的内心世界,看看你有何发现。

【写一写】请分别写下青青和妈妈关于独立自主的认识。

【说一说】说说你的看法及感受。

【心理百科】心理学上称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熟,心理理上依赖于父母到要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为“心理断乳期”。

【心灵物语】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度与父母、老师有所差异,这些文差另的存在是我们独立成长的重要资源。

独立自主,会与父母、老师有所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是我们独立成长的重要资源。

独立自主,既要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真正走向独立自主需要阅历的积累和心理的成熟,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我们逐渐摆脱依赖走向独立,从幼稚走向成熟,告别冲动走向理智的过程。

【独立宣言】如果你已经能够理性地认识独立自主,请拿起笔,郑重写下自己的独立宣言。

向自己,向老师、父母,向社会发起宣告:我在走向独立自主,请支持我。

(五)心理延长线1.青少年是儿童还是成人?“大个子”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出现现三大变化。

一是身体迅速长高,体重有所增加;二是性机能逐渐发育趋向成熟;三是身体机能迅速健全,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基本发育成熟。

“孩子心眼”在心理上,初中生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独立自主的要求逐渐显现,从家庭的事情到学校的规定甚至是社会上的重大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

他们要求平等,喜欢质疑,但是由于初中生具有阅历浅,经验少,辨别能力有限以及情绪易激动等特点,如果只是一味要求独立自主而缺乏深思熟虑,容易在成长中做出错误的决定,影响自我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2.让同学们课下收集资料,进行小组辩论。

学情分析初中生逐淅摆脱对他人的依赖,独立自主的要求逐渐显现,从家庭的事情到学校的规定甚至是社会上的重大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

他们要求平等,喜欢质疑,但是由于初中生具有阅历浅,经验少,辨别能力有限以及情绪易激动等特点。

如果只是一味要求独立自主而缺乏深思熟虑,容易在成长中做出错误的决定,影响自我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效果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活动,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自我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对每一个孩子,而不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治疗”,而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本节课利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换位思考等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畅谈了自己的独立心声,能够理性地认识独立自主,郑重写下自己的独立宣言,向自己、向老师、父母,向社会发起宣告:我在走向独立自主。

达到到了预期目标。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山东画报版七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第五课《“心”独立宣言》。

初中生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独立自主的要求逐渐显现,从家庭的事情到学校的规定甚至是社会上的重大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畅谈自己的独立心声,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独立”部分,了解有关独立的知识,认识青少年的独立心声,并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结合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独立的知识,认识青少年的独立心声,并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思、讨论等形式提高对独立自主的认识,明确学会独立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哪些事上可以独立做主,在哪些事上还要听取他人或大人的建议。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独立的认识,写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教学难点: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独立立做主的同时合理听取他人的建议。

评测练习1、请同学们写下自己与青青一样或不一样的烦恼。

2、请分别写下青青和妈妈关于独立自主的认识。

3、写下自己的独立心声。

4、写下自己的独立宣言。

5、围绕青少年是儿童还是成人展开辩论。

课后反思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学生经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堀了学生的潜力。

特别是通过创设“畅游心世界”、“心灵物语”、“交换空间”等板块,有利于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同时通过学习后,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青春期的烦恼,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意识。

方案设计合理,能够遵循初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教学重难点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学生懂得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总之,这节心理健康课达到了预期目标。

由于学生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仅仅依靠课堂来解决是片面的,需要师生在课下继继纹进行交流和沟通。

还有就是应再注意选用多体课件,使之更符合实际,效果更好。

课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又是他们不断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的四有新人。

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

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提高学生心理品质。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独立自主的知识,认识青少年的独独立心声,并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