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图解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图解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安装图片1.0.3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谭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 采用TN-S 接零保护系统;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1、三级配电系统2、TN-S 接零保护系统3、二级漏电保护系统质量通病:工作零线与保护地线错接,导致设备外壳带电的危险,危及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末级开关箱的漏电保护器与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都是一样大,没有认清谁是主保护,谁是后备保护。

控制措施: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条文执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及系统检测工作。

3.1.4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田纸资料。

质量通病:临电设计变更未经审核批准,现场随意改变临电设计。

专人管理严禁现场随意改变临电布置,根据审批后的临电设计变更做现场临电调整。

控制措施: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无以上流程不得施工。

3.1.5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质量通病:未经过审核审批已开始施工,专人管理严禁随意使用,合格后方可投入使作。

控制措施: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无以上流程不得施工。

3.3.4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质量通病:检查及整改存在遗漏项目,针对检查内容编制专用表格防止产生遗漏项。

控制措施:施工现场的配电设施要坚持维修制度,一个月一检查,一个季度复查一次。

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 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质量通病:接地端子压接不牢固,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完成后进行测试。

控制措施:加强施工及调试过程中的管理。

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懂保护接地。

采用TN 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 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 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 接零保护系统。

质量通病:接地端子压接不牢固,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完成后进行测试。

没有重复接地或重复接地不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加强施工及调试过程中的管理。

5.1.10 PE 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质量通病:PE 线上装设开关或接错,PE 线压接不牢或断线,一旦漏电触电危险很高。

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做好接地的保护工作。

5.3.2 TN 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撞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TN 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质量通病:加强施工及调试过程中的管理。

接地端子压接不牢固,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完成后进行测试。

控制措施: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检测。

5.4.7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质量通病:防雷接地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没有重复接地或重复接地不符合要求。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完成后进行测试。

控制措施:加强施工及调试过程中的管理。

建立安全检测制度,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检测。

6.1.6 配电柜应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

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

质量通病:分配电箱或开头箱无隔离开关, 或隔离开关与漏电保护器倒置。

控制措施:加强施工及检测过程中的管理。

6.1.8 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着牌。

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质量通病:配、用电无专人管理、无停送电挂警示牌、无定期检查维护等完善的制度和手续。

控制措施:加强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送电停电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施工现场临电检修或维护时至少有两个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劳保用品应配备齐全。

6.2.3 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

质量通病:正常电源与备用电源没有电气连锁,或连锁故障造成电源反送电。

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机械连锁进行调试,确保万无一失。

6.2.7 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必须装设同期装置,并在机组同步运行后再向负载供电。

质量通病:多台发电机运行没有设置同期装置,可能会出现电流电压不稳定,或者反送电现象。

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同期装置的安全及稳定性进行检测。

7,2.1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质量通病:施工电缆采用了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

控制措施: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选择临用电电缆,做好电缆进场的验收及检测工作。

7,2.3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质量通病:施工现场电缆拖地的现象经常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工程到了装修阶段,应该常教育、抓制度、查重点。

控制措施: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检查。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使用安装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拉接电线。

8.1.3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1 台及1 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质量通病:把配电箱作为开关箱,直接控制多台电器设备。

控制措施:加强临时用电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8.1.11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 线端子板和PE 线端子板。

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质量通病:接地端子压接不牢固,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完成后进行测试。

控制措施:平时应经常查看配电箱的进出线有没有承受外力,有没有被水泥砂浆浸污、被金属锐器划破绝缘,配电箱内N 线、P 线压紧螺丝有没有松动。

8.2.10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O.1s。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Is。

质量通病:漏电开关经常出现问题是脱扣失灵,维修人员如果疏于检查,该修未修,该换未换。

控制措施:发现漏电开关损坏或失灵必须立即更换,严禁现场电工自行维修漏电开关,严禁漏电开关撤出或在失灵状态下运行。

8.2.11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o.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总配箱额定漏电动作电流250 mA(大于30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o.1s。

质量通病:漏电开关经常出现问题是脱扣失灵,维修人员如果疏于检查,该修未修,该换未换。

控制措施:发现漏电开关损坏或失灵必须立即更换,严禁现场电工自行维修漏电开关,严禁漏电开关撤出或在失灵状态下运行。

8.2.15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质量通病:电缆进线插接造成电阻大,容易发热烧坏,缺少短路、漏电等保护。

存在极大的用电安全隐患。

控制措施:正确的选择电缆进线连接方式,严谨采用活动连接。

8.3.4 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质量通病:配、用电无专人管理、无停送电挂警示牌、无定期检查维护等完善的制度和手续。

控制措施:加强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送电停电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施工现场临电检修或维护时至少有两个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劳保用品应配备齐全。

9.7.3 对混疆土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桩、盾构机械等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时,必须首先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呈现可见电源分断点,并关门上锁。

质量通病:用电无专人管理、无停送电挂警示牌、无定期检查维护等完善的制度和手续。

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加强用电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到个人。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配电箱、开关箱应上锁,钥匙应由专人保管。

10.2.2 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特低电压照明器:l 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皂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 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干36V;2 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3 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箱式变压器—照明配电总箱—隔离变压器—低压照明配电箱质量通病:工地现场照明系统设置随意,工地工棚大多低矮,线路高度小于的没有采用36V 以下的安全电压;照明线路未采用专用回路,电线采用软线,破皮老化,绝缘差;生活用电私拉乱接等现象较多。

控制措施:应该重视现场照明系统的管理,使用安全电压。

10.2.5 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质量通病:自耦变压器的 1 次侧,2 次侧绕组是相通的,高压侧的电气故障会波及低压侧,如果 1 次侧绕组绝缘破坏,1 次侧的电压就可以直接进入2 次侧。

控制措施: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严谨使用自耦变压器。

10.3.11 对夜间影响飞机或车辆通行的在建工程及机械设备,必须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设在施工现场总电源开关的前侧,并应设置外电线路停止供电时的应急自备电源。

质量通病:对在建工程没有设置影响飞机或车辆通行的红色信号灯。

或者是设置不正确。

控制措施:施工前做好设置信号灯设计及安装方案,施工验收合格后做好信号灯日常维护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