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材的案例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材的案例分析

教师重点观察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
基本达标后,小组活动暂停,提出新问题
1,能不能把你们的问题分分类? 2,再讨论一下,每类问题怎么提?
2020/4/20
33
小组讨论出结果后,全班交流。 归纳出 分两类:加法和减法。 分三类:一共,比多,比少。
引导:那么每类问题怎么提呢? 教师运用原理,拓展思维 根据加法的含义,我们从图中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16
核心素养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什么是核心 素养的问题也在不断被探索,对于数学而言,课程标准提 出的核心概念应该成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内涵,并有效地呈现于课堂,才 能通过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4/20
17
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但不是一 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形成,因而,需要教师具备联系发展观 ,将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明确各个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 的价值。
继续,由加法迁移到减法。 引导反思,提炼升华 检验效 果
2020/4/20
34
(六)贵阳的案例 案例
(1)《认识角》 (2)《认识几分之一》
2020/4/20
35
案例2.《认识角》
2020/4/20
36
案例3. 《认识几分之一》
2020/4/20
37
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培育学生的核心素 养。
4
核心素养的概定
“核心素养” 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 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 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2002200//44//2200
5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 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 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 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2020/4/20
19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 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
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 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 意识。
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一些材料中,曾把 这些称之为核心概念,
但严格意义上讲,称这些词为“概念”并不合适,它们是 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 素养的表现。
2020/4/20
2020/4/20
30
此时,教师告诉学生,你们的建议很好, 数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先横后纵”的规定。
掌握了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学生, 非常快地用数对确定了给出点的位置,或者 是根据数对表示出该点。 非常自信地认为任意给出一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它的位置。 对此,教师进行追问:是任意一点吗?
有学生发现了问题:如果点(如图)在这里呢?学 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挑战。
6.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2020/4/20
13
2、 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
2020/4/20
14
数学教学也要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特 别是乐学善学。
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 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2020/4/20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 出了10 个核心素养,
同时,这三个最具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又能生成 三个基本的素养,即思维、交流与问题解决。当然是数学 思维、数学交流与数学的问题解决。
针对三个内容领域的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分 析观念,则构成数学学科第二层次的核心素养。
2020/4/20
9
尽管“抽象”目前还不在核心词之列,但是它在数 学学科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核心地位是无人置 疑的。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 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年级)目标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 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 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绝大多数同学说:在4上面1的地方。 教师告 诉学生:数学语言是非常
简洁的,能否只用数来确定?学生自 然说出“4,1”。
教师告诉学生可用数对表示为(4,1), 并问:还可以怎样表示?
有学生马上作出回应:可以用数对(1,4) 表示,理由是把纵轴上的数写在前面。
这下,有学生又提出质疑:那这儿的点(如图)应 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发现应该做出规定,避免混淆。
对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能力的探讨
2017年4月
2020/4/20
1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 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 创建“核心素养体系”的任务。
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创建核心素 养体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诉求,同时也顺应了国际教 育改革的共同趋向。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 的合理性。
2020/4/20
24
第一学段(1~3年级)目标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
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第二学段(4~6年级)目标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020/4/20
我们分析教材和理解教材,既要注重各个章节的 理解,也要注重整体的理解。整体是本源,将整体分解为 学生的学习单元的特点,教师理解各个学习单元与整体的 关系,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异同,才能形成学生知识的整体 性,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 升数学素养。
2020/4/20
18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 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案例1.《确定位置》
课一开始,教师出示课题“确定位置”后提问: “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思考,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 些问题”,教师的一句话就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出示“数射线”(下图),让学生用数确定点 的位置。
2020/4/20
28
学生对此提出质疑:如果有一个点在数射线的上 面, 怎样确定它的位置? 结合回答,教师出示下面这点(如图): 如何确定数射线上面这点的位置呢?
各地教师长期的实践也已表明,它和其他几个核心 素养,都是可教、可学的。
相信核心素养研究的推进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 将有助于克服学科本位与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有助于不同 学科、学段育人目标的彼此衔接,上下贯通,
进而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020/4/20
10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文化基础
终于,有学生想到了解决问题的 方法:把数射线反向延长(右图)。
2020/4/20
31
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这样因系列问题的解决而被学生“再创造”。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引发学生产生问题: 如何确定数轴上方点的位置?
用问题驱动学生探究,给学生探究足够的“候答” 时间,让学生经历象发明者笛卡儿那样去思考、去探究的过 这 程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构建坐标平面,实现了从一维空间 点的确定升华到二维空间(平面)上点的确定。
25
四、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案例分析
2020/4/20
26
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数学 “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也要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 是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 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 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2020/4/20
27
从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中,教儿童学会数学思考。
它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 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中小学各学科都应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数学的核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必须具有一 般意义,必须承载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2020/4/20
2
一、 从课程标准看“核心素养”
2020/4/20
3
1、 核心素养的概定
2020/4/20
这三种基本思想涵盖了数学的产生、发展,以及 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又正好对应了数学的三大特征,高度的抽象性、 逻辑的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而在数学发展历程中起 着关键的核心作用。
2020/4/20
7
中小学各学科都应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数学 的核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必须具有一般意 义,必须承载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一个飞跃。
本节课,以数学知识“再发现”的魅力,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培育学生 的创造能力。
2020/4/20
32
案例2.看图提问题(一下人教版)
如何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学生的水平状态,并让学生 能提 出比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方法:先分组学习,要求每人要提两个问题,并列式 解答。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倾听并与 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对话,在解决问题中又发现新问题 。通过序列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的发展。
2020/4/20
38
案例 《重叠问题》
课的开始,老师创设了情境:
“育才小学三年级定于下周二举行跳绳、周五举行踢毽 比赛。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每班选7人参加跳绳、选5人参 加踢毽,三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跳绳、踢毽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