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夏季鱼病防治
摘要:夏季高温季节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变化明显,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水质变化较快,特别是持续高温时,养殖鱼类受剧烈环境变化的影响,应激加剧,鱼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导致鱼病大面积发生和流行,是鱼类发病高峰期,造成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
因此,夏季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夏季更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特别是针对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的鱼病。
关键词:高温季节;夏季鱼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2文献标识码:a
1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1水质调控问题
夏季高温季节鱼类新陈代谢加快,鱼类排泄物剧增,使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仍使用肥水养殖的方法来调控水质,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而且夏季持续高温会使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造成水质不良,导致鱼病增多。
12鱼病防治问题
在高密度精养以及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鱼类养殖管理上存在误区,养殖人员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消毒,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方法进行鱼病防治,这种方法不但不实用,而且由于用药方法的
错误,许多养殖户频繁使用一些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消毒剂,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死亡,水质变坏,同时鱼体肝脏功能受损,引发肝胆综合症,导致鱼类疾病暴发。
13养殖密度问题
当鱼类养殖密度上升时,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造成池塘水质不稳定,容易暴发各种鱼病。
14饲料问题
使用低质饲料,容易造成鱼类营养不良,在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差而感染各种疾病,鱼类长期摄食劣质饲料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性死亡。
2鱼病防治
21夏季鱼病防治特点
在针对鱼病施药时,施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1鱼塘鱼类发病率低于5%时,可进行药物挂袋,或区域性施药;当发病率大于10%时,要全池泼洒药物,水体估量要准确,用药浓度要低于常现量,且24小时巡塘。
212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cm,水温在30℃以上以及鱼在浮头或浮头刚结束时,不宜全池泼洒。
213泼洒时间一般宜在下午或傍晚,中午时不能施药。
水质较肥、温度较低时,药量要加大、反之降低。
214泼药时不能同时投料,一般是先喂食后施药,但投喂内服药前应停食1~2天。
泼药后的1~2天内不要拉网。
215施药遇风时要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但在使用硫酸铜杀湖靛时,只能在下风处集中泼洒。
22水体消毒
做好水体杀菌消毒可以有效减少鱼病发生,水体常见杀菌消毒药物如下:
221漂白粉用量为1~2ppm,每10~15天全池泼洒一次;
222二氧化氯用量为025~2ppm;
223漂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用量为01~02ppm;
224优氯净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用量为03~06ppm;
225强氯精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用量为01~0 5ppm;
226苯扎溴铵与高锰酸钾则联合泼洒,用量分别为05~1ppm和5~10ppm;
227此外还有部分中草药杀菌消毒制剂
23常见鱼病及防治
231传染性出血病
外部症状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皮下充血,口腔、头顶部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鳞片松驰,肠道充血无食物。
防治方法:
(1)给鱼种注射灭活疫苗,注射过灭活疫苗的鱼种对出血病的
免疫力增强,至少可维持14个月以上。
(2)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树叶025~05km,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开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服5天,接着再全池遍洒杀菌消毒剂。
(3)4ppm的敌菌灵全池泼洒。
232肠炎病
肠炎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吃食性鱼类。
症状为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肠道发炎、充血、腐烂、无食物。
防治方法:
(1)用20~25ppm的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
(2)按03~04ppm将强氯精(含有效氯85%)溶化后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同时投喂内用药。
(3)每100千克鱼用富氯50~60g拌入饲料中进行投喂,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
(4)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头(捣烂)10~30g或大蒜素002g,食盐2g,拌入饲料中配制成药饵,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天为一个疗程。
(6)每千克鱼每天用25~75ml喃唑酮(痢特灵)呋,拌饵投喂,连用20天。
233烂鳃病
又称乌头瘟、开天窗,每年4~10月流行。
症状是病鱼常独游,行动缓慢,鳃部粘液增多,头部血液淤积,头、背部呈褐色。
防治方法:
(1)生石灰使用浓度为20~25ppm,化水后全池泼洒。
(2)漂白粉(含氯量25~30%)使用浓度为1ppm,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3)禽用红霉素按浓度03ppm,用水溶解后全池洒遍,次日再用此药拌饵内服,每10kg鱼用药4g,6天为一个疗程。
(4)用04ppm的杀菌灵全池泼洒,严重者隔天再泼洒1次。
234暴发性流行病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病鱼体表充血发炎,有的还见到眼珠突出,鳃丝因失血形成白腮。
防治方法:
(1)全池泼生石灰水,使用浓度为 25~27ppm,3天内施用2次。
内服磺胺类或呋喃药物,配以病毒灵、喹乙醇等,疗程为3~5天。
(2)全池泼洒杀菌剂,病情重的可连用两次。
参考文献
[1]杨秀雄.高温伏旱季节常见鱼病防治[n].内江科技,
2006-07-30.
[2]梁久梅.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n].中国渔业报,2009-08-17.
作者简介:王兴刚(1978-),男,汉族,辽宁省辽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工程师。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