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5章 成本论习题与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5章 成本论习题与答案

第5章成本论【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填空题(1)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正常利润是指厂商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通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4)在短期内,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对应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点对应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5)短期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互为倒数;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互为倒数。

(6)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称为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称为规模不经济。

2.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1)(×)正常利润是厂商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2)(×)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线。

(3)(√)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的最低点在平均成本曲线AC最低点之前达到。

(4)(×)从原点出发的总成本曲线的切线的切点对应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5)(√)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包络线。

(6)(×)总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对应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3.单项选择题(1)老板王二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店铺的租金,这部分资金被视为(B )。

A.显成本B.隐成本C.经济利润D.会计利润(2)以下哪一条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论述不正确(C )?A.通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通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通过平均不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D.短期总成本曲线在每一产量水平的斜率(3)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的产量上必定有(A )。

A.相应的LMC曲线和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的一个交点,以及相应的LTC曲线和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一个切点B.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达到最低点C曲线达最低点D.LTC曲线达到拐点(4)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表示(D )。

A.厂商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花费的成本B.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生产成本C.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D.将生产该产品的生产要素花费在其他用途所可能获得的最高收入图5-20为某厂商短期总成本曲线图,据此回答5)——7)题(5)第5单元产出的边际成本是(B )。

A. 0元B. 2元C. 2.6元D. 6元E. 30元(6)产出为5单位时,平均不变成本为( B )。

A. 5元B. 20元C. 26元D. 100元E. 130元(7)产出为5单位时,平均可变成本为 ( D ) A. 0元 B. 2元 C. 2.6元D. 6元 E. 30元图5-204.请把下面的名词与对应的字母正确连接边际成本 LMC平均不变成本 TVC长期总成本 SAC平均可变成本 AFC长期平均成本 LTC总可变成本 LAC短期平均成本 MC长期边际成本 A VC5.计算题(1)已知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432()8123357TC Q Q Q Q Q =-+++,求总不变成本TFC (Q )、总可变成本TVC (Q )、短期平均成本SAC (Q )、平均不变成本AFC (Q )、平均可变成本AVC (Q )和边际成本MC (Q )。

解:根据定义,TFC (Q )=57TVC (Q )= Q 4-8Q 3+12Q 2+33QSAC (Q )=TC/Q=Q 3-8Q 2+12Q+33+57/QAFC (Q )=TFC/Q=57/QAVC (Q )=TVC/Q=Q 3-8Q 2+12Q+33MC (Q )=dTC/dQ=4Q 3-24Q 2+24Q+33(2)已知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32()0.040.8129STC Q Q Q Q =-++,求平均可变成本AVC 的最小值。

解:322()0.040.812()()0.040.8120.080.801010100.8101248128TVC Q Q Q QTVC Q AVC Q Q Q QdAVC Q dQQ Q Q =-+==-+=-===⨯-⨯+=-+=2令得既当产量等于单位时,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小值。

将代入AVC (Q )得,所求最小值为AVC (10)=0.0410(3)已知某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函数为23440SMC Q Q =++,若当产量10Q =时总成本为1630,求短期总成本函数STC 、短期平均成本函数SAC 、总可变成本函数TVC 和平均可变成本函数AVC 。

解: 2323222322(3440)240(10)102104010160016303024030()30()240()240240STC SMCdQQ Q dQQ Q Q CSCT C C C Q Q STC Q SAC Q Q Q Q QTVC Q Q Q QTVC Q AVC Q Q Q Q==++=+++=+++=+==+++==+++=++==++⎰⎰g g 3所以,短期总成本STC(Q)=Q 短期平均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6.问答与论述题(1)画图并解释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 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如图5-21所示。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 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和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 形。

SMC 和AVC 相交于AVC 的最低点F ,SMC 和SAC 相交于SAC 的最低点D ,进一步,点F 在点D 之前达到。

图5-21(2)画图并解释短期总产量曲线L TP 和短期总成本曲线STC 、平均产量曲线L AP 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以及边际产量曲线L MP 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之间的关系。

答:短期总产量曲线L TP 和短期总成本曲线STC 、平均产量曲线L AP 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以及边际产量曲线L MP 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如图5-22所示。

图5-22 C 0Q SMC AVCSACFD A图5-22短期总产量曲线随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递增,达到最大值后递减。

在其上升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上升速度递增,拐点之后,上升速度递减。

短期总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增,在其上升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上升速度递减,拐点之后,上升速度递增。

这两个拐点是对应的。

平均产量曲线L AP 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互为倒数(劳动的价格ω为系数),它们呈相反方向变动;由于L AP 先递增后递减,所以,AVC 先递减,后递增; 而且AVC 的最低点对应L AP 的最高点。

因为MC 和AVC 交于AV C 的最低点,而L MP 与L AP 交于L AP 的最高点,所以这两个交点是对应的。

边际产量曲线L MP 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互为倒数(劳动的价格ω为系数),它们呈相反方向变动。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产量L MP 先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再下降,从而边际成本MC 先下降,达到最低点后再上升,呈U 形。

(3)为什么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请画图说明并予以解释。

答: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和短期总成本曲线SAC 如图5-23所示。

图5-23设有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1STC 、2STC 和3STC ,这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它们各自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大小由在其纵轴上的截距表示。

从图5-23可以看出,1STC 所代表的规模最小,3STC 所代表的规模最大,而2STC 所代表的规模居中。

从图5-23可以看出,在1Q 产量水平,厂商以1STC 所代表的规模进行生产,其成本低于2STC 和3STC 所代表的规模水平。

在2Q 产量水平,2STC 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生产成本低于1STC 和3STC 的所代表的规模。

而在3Q 产量水平,3STC 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则是最低的。

由于在长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全部生产要素以选择最低成本进行生产,因此,图5-23中a 、b 、c 三点对应的总成本水平是厂商的长期总成本。

也就是说,在生产的长期中,在1Q 产量水平,厂商将选择1STC Q 4所代表的规模进行生产,生产总成本是aQ 1,在2Q 产量水平,厂商将选择2STC 所代表的规模进行生产,生产总成本是bQ 2,在3Q 产量水平,厂商将选择3STC 所代表的规模进行生产,生产总成本是cQ 3。

由于假定厂商的短期总成本曲线是处处稠密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可以找到一条代表在该产量水平最优生产规模(生产成本最低)的短期总成本曲线,我们把这些点连起来即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

例如,在图5-23中的Q 4产量水平,以STC 1和STC 2所代表的进行生产,其成本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总可以通过调整规模使生产该产量的总成本达到最低,而这个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水平的最低规模。

在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曲线STC 恰好和LTC 相切,所以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

7.资料题2004年8月11日,财政部发出通知,为配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在8月底前对银行间市场成员提前兑付本应在2004年底到期的三期记账式国债。

如果投资者不选择提前兑付,可以在国债到期时得到国债票面价格本金,以及发行时约定的每年2.51%票面利率。

如果投资者选择提前兑付,投资者能按含有利息的全价得到国债投资回报,并把收回的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如购买中央银行票据,而最近一期中央银行发行的一年期票据利率为2.75%。

假定某投资者持有10亿元国债,不选择提前兑付,请问:①他到期能获得的收益是多少?②持有债券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答:①如果投资者不选择提前兑付,从2004年8月底到年底的四个月时间里,他能获得的利息收益是10亿*2.51%*4/12=0.0837亿元。

②如果选择提前兑付,他可以用收回的本息购买央行票据,而购买央行票据获得的收益则是他持有债券的机会成本。

以该投资者持有的债券为一年期计算,到8月底可收回本息合计10亿*(1+2.51%*8/12)=10.1673亿元。

他把这部分资金购买央行票据,到年底,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为10.1673亿*2.75%*4/12=0.0932亿元,这就是他持有债券的机会成本。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