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工作面防治瓦斯超限专项措施
一、瓦斯地质情况
(一)煤(岩)层赋存情况
该掘进工作面的煤层位于二叠系山西组中下部的二1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质软而松散,多为粉末状,少量为碎屑状,块煤较少,局部地段有透镜状块煤,煤质属于贫瘦煤,符号PS,煤层厚度0.6~2.7m,平均厚度 1.2m。
直接顶为中粒砂岩,基本顶为细粒砂岩,局部地点有伪顶,直接底为炭质泥岩,基本底为粉砂岩。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81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04m³/min;2014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复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根据邻近巷道23306运输顺槽掘进期间最大瓦斯涌出量,预计本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2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80m³/t,煤层瓦斯含量4.48 m³/t,瓦斯压力0.10Mpa。
煤层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7.99%,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地温平均为22℃,无冲击地压。
表1-1-1 煤层赋存及煤质指标表
表1-1-2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二)地质构造
根据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形态分析,工作面煤层总体呈单斜状,煤(岩)层产状走向NE35º~42º,倾向为:SE55º~48º,倾角2º~8º,预计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伴生构造发育,煤层顶、底板起伏及煤厚变化较大,对掘进有一定影响,掘进过程中加强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收集。
二、预计引起瓦斯超限原因分析
(一)工作面片帮。
(二)风筒脱节。
(三)瓦斯聚积。
(四)风量不足。
(五)人为原因引起监控系统误报警。
(六)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涌出量明显成倍增加或超过预警值。
(七)局部通风机双停。
(八)过地质构造带瓦斯瓦斯涌出量增大。
(九)局部瓦斯含量过大。
三、瓦斯超限防范措施
(一)工作面片帮采取措施
1、施工期间严格按要求使用防片帮装置。
2、帮部施工期间,帮部锚杆按巷道高度和锚杆间排距从上向下依次打设,底部一根锚杆可滞后打设,滞后迎头的距离不超过10米。
(二)风筒脱节采取措施
1、每班进入工作面前,要对巷道内的风筒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期间,根据情况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
2、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接头的安设标准。
(1)风筒接头必须双反压边,保证严密不漏风。
(2)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必须吊挂平直。
(3)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任意一台开启,都必须保证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接头通风顺畅。
3、风筒与局部通风机的连接规定
风筒与局部通风机连接处(大小头)直径略大于局部通风机直径,长短合适,以减少风流阻力,同时高压部分必须加上软衬垫,做到严密不漏风,并用8#铁丝捆扎三道,铁丝间距大于100mm,两道铁丝接头错开距离不得小于200mm,局部通风机出风口最近一道铁丝距离出口必须大于100mm。
4、施工期间出现风筒脱节时,施工地点人员及时对风筒进行对接(对接时严格按照风筒对接标准对接),同时通知通风队对风筒对接情况进行检查。
(三)瓦斯聚积防治措施
1、保证工作面风量达到设计要求。
2、工作面风筒距离工作面距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煤巷时距离工作面迎头≤5m,岩巷时距离工作面≤10m)。
3、规范工作面风筒的吊挂,保证风筒吊挂平、顺、直,保证风流正常。
4、出现局部地点瓦斯聚积时,采用引风法进行排放,排放后对聚积地点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或使用瓦斯稀释器进行排放,防止瓦斯再次聚积。
(四)风量不足防治措施
1、加强局部通风管理,通风队每班对巷道风筒检查维护(施工单位人员如发现问题及时与调度室或通风队联系)。
2、加强通风设施的巡查和维护。
风机每班要检查一次,风门要安设防撞击保护装置。
3、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风量不足,及时撤离人员,同时向调度室、通防科汇报。
(如是风机故障,及时安排电工进行维修;如是风机功率达不到要求,及时与机电科结合,更换大功率局部通风机。
)
(五)人为原因引起监控系统误报警
1、施工期间要求工作面传感器进行有效的防护。
2、工作面传感器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吊挂(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吊挂在距工作面不大于5m范围内的风筒另一帮。
吊挂位置在距帮不小于200mm,离顶不大于300mm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
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安装在距回风口位置10~15m,距帮不小于200mm,离顶不大于300mm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
)。
3、工作面实行“三扎一固定”、一体化固定架、探头防护罩、甲烷传感器加锁、传感器防脱挂钩装置、监控线缆盘线架。
4、甲烷传感器的挪移必须指定专人。
在挪移传感器时必须轻挪轻放,严禁碰撞传感器或强拉硬拽传感器电缆。
5、工作面爆破作业时,爆破前应将迎头的甲烷传感器外移70m以上,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传感器被崩坏。
6、监控电缆尽量使用整段电缆少用接线盒,不合格接头盒接线盒要及时更换。
接线盒内连线要规范牢固,并远离顶板淋水、防尘水幕下风侧,每一个接线盒要妥善固定,相对位置要高于两端线缆避免淋水沿线线缆渗入接线盒。
(六)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涌出量明显成倍增加或超过预警值
1、瓦斯检查员要用光学瓦斯检测仪对工作面CH4进行3次对比。
发现CH4数据相差大于0.2%时,立即报告监控中心和调度室,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校。
2、在工作面工作的电钳工、安全检查员、班组长、跟班队长等矿井管理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检测仪。
3、跟班队长携带的便携式瓦斯报警检测仪与安全监控系统甲烷传感器“一班三对照”,发现CH4数据相差大于0.2%时,立即报告通风部门和监控部门。
4、如出现瓦斯涌出量明显成倍增加或超过预警值时,要及时撤出该区域的所有人员,并通知通防科对该区域瓦斯涌出来源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七)防止局部通风机双停
1、局部通风机应由机电队长或安排电工负责,挂牌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2、局部通风机的设备齐全,吸风口有风罩、整流器和消音器,高压部位(包括电缆接线盒)有衬垫(不漏风)。
局部通风机吊挂离地高度必须大于0.3m。
3、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配备安装一台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并能自动切换,自动切换试验时间不小于10min。
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和
备用局部通风机的电源取自同时带电的不同母线段的相互独立的电源,保证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出现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正常工作。
4、正常工作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断电停止运转后,当电源恢复时,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不得自行启动,必须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恢复通风前,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工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且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0.75%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指定人员开启局部通风机。
5、局部通风机与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停风后能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性电气设备的电源。
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故障,切换到备用局部通风机工作时,该局部通风机通风范围内应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待故障被排除,恢复到正常工作局部通风后方可恢复工作。
6、每7天至少进行一次甲烷电闭锁试验,每天进行一次风电闭锁试验,每天应进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试验期间不得影响局部通风,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7、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严禁无计划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制定专项停风、停电和恢复送风、送电安全技术措施,并将人员全部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且切断电源。
8、如施工期间出现风机双停,立即撤出人员,同时汇报调度室,并通知电工及时进行检查。
9、单回路供电期间,要安排专人看风机(看风机人员要了解风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八)过地质构造带瓦斯涌出量增大防治措施
1、过地质构造带前,要进行前探及时掌握前方地质及瓦斯赋存情况。
2、如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增大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前对地质构造地点取煤样,测定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根据测定数据采取深孔预抽降低瓦斯含量措施或全覆盖浅孔预抽降低瓦斯含量措施。
(2)采用引风法(或使用瓦斯稀释器)进行稀释。
(九)局部地点瓦斯含量过大
1、如工作面瓦斯含量过大时,但需进行爆破作业的,爆破前应采取打瓦斯排放孔、煤层注水或进行瓦斯治理(瓦斯含量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同时爆破作业时,采用分次爆破、减少装药量、加强支护等措施减少对煤层的扰动。
2、工作面若瓦斯含量≥5m3/t,则根据煤层厚度在迎头布置顺层
钻孔治理条带煤巷瓦斯,钻孔控制在轮廓线外15m。
若含量在4-5m³/t 时,可在迎头每排施工5个瓦斯抽放钻孔,排数根据现场煤厚情况确定,钻孔深度10m,控制在轮廓线外2.5m处,进行连抽,抽放时间不
低于1班,每7m为一轮。
四、防治瓦斯超限和误报警的考核
对防治瓦斯超限措施及防止瓦斯传感器误报警措施针对性不强;落实不到位的,按《关于防止瓦斯超限相关规定的通知》和《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防治瓦斯超限管理办法》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