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流通加工与包装管理7.1流过加工管理•流通加工时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生产活动, 也称物流加工•附加价值•价值增值•物流功能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7.1.1物流加工概述•流通加工是商品制造活动在流通领域的延伸,是向顾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有效措施。
•流通加工扩展了物流企业的经营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会对流通领域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流过加工的概念和特点• 1)流通加工的概念(1)国家标准(GB/18354-2006)将流通加工定义为:流通加工是指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盔、栓棕志、组聂等)分割W■-计量分拣组装宀__ "J/Il V; b 空亠^R i_;■・•】,/(2)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加工改变物质的形状或性质,而流通则改变物质的空间与时间状态。
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的延伸。
加工对象加工程度生产加工形成产品的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复杂的形成产品主体的加工流通加工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简单的、辅助性的补充加工附加价值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完善其使用价值并提高附加价值加工责任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加工目的交换、消费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高效率2)流通加工的特点•(1)流通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益。
•(2)流通加工的对象主要是进入流通领域中的商品,包括各种原材料和成品。
•(3)流通加工多是简单加工或作业,是为更好地满足需求对生产过程的一种加工。
•(4)流通加工是由从事物流活动的物流经营者组织的加工活动。
2、流通加工的产生・D流通加工弥补了生产加工的不足・(D生产的集中化形成产需之间的隔离,需要流通加工衔接产需环节;・(2)生产追求的标准化与消费追求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可以采用流通加工方法得以解决。
2)流通加工方便了用户3)流通加工为流通部门增加了收益4)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总成本与LINING苏宇峑SB 苏9WM弓UNING亦宁电器SUN/NGff^U・■■・MBrie O».lJCW力门抄口单.5UNING狐宁电3S SUNfNG^VUSUMHG 页宁电SBSUNIMGK^K3、流过加工的主要作用和类型1)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D有利于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2)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3)提高加工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提高各种运输手段的运用效率•(5)提高经济效益2)流过加工的类型• (D以保存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水产品、肉类、蛋类的保鲜、保质的冷冻加工、防腐加工等(2)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对钢材卷板的舒展、剪切加工;平板玻璃按需要规格的开片加工;(3)除去杂质的加工如对贝类挑选、除杂,使用粮食加工除杂机去除杂质;将过大包装或散装物分装成适合依次销售的小包装的分装加工;(4)生产延伸的加工(5)为提高产品利用率的加工一些生产企业的初级加工由于数量有限,原材料加工利用率不高。
而流通加工以集中加工的形式,解决了单个企业加工利用率不高的弊病。
如将鱼类的内脏加工成某些药物或饲料、将鱼鳞加工成高级粘合剂等(6)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的流通加工有些商品本身的形态使之难以进行物流操作,而且商品在运输、装卸搬运过程中极易受损,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加以弥补,从而使物流各环节易于操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
如造纸用的木材磨成木屑的流通加工。
(7)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如混凝土搅拌车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把沙子、水泥、石子、水等各种不同材料按比例要求装入可旋转的罐中。
在配送路途中,汽车边行驶边搅拌,到达施工现场后, 混凝土已经均匀搅拌好。
案例分析•例假设生产现场甲、乙、丙三个部门分别需要29 米、21米、1.5米的棒材各100根。
已知供应商提供的棒材规格为7.4米。
现在比较分散下料与集中下料所需的原材料数量。
・分散下料:•甲:7.44-2.9=2, 1004-2=50 (根)•乙:7.44-2.1=3, 1004-3=34 (根)•丙:7.44-1.5=4, 100一4=25 (根)•合计:50+34+25=109 (根)・采用集中下料,则可考虑采用合理套裁,经分析每根规格棒材可有下面7种裁法,如表所示。
・为了得到各100根材料,需混合使用各种裁法。
假设集中下料需7种裁法的原材料分别为:XI、X2、X3、X4、X5、X6、X7。
・目标函数:minS=0. 1X2 + 0. 2X3 +0. 3X4+0. 8X5 +1. 1X6 +1. 4X7・约束条件:[X1+2X2+X4二100・2X3+2X4+X5+3X6二100・3X1+X2+2X3+3X5+4 X7=100表棒材的七种裁法・利用单纯型法,得到的结果是:X1=30 X5=0X2=10 X6=0X3=0 X7=0X4=50原材料最少需要根数为30+10+50=90 (根)・经计算集中下料比分散下料可节省原材料17.4%,由此说明了流通加工产生的经济效果。
7.1.2流通加工管理1、流通加工的组织设计•流通加工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专用工具,需要将劳动力与之相配合。
-1)可行性分析•投资额较低,投资时间短、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速度快、投资收益大•2)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职能•(1)计划职能•加工作业和技术经济•(2)组织职能•空间组织、时间组织和劳动组织•(3)控制职能•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2、流通加工的作业排序• 1)加工作业排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各个加工单位的生产任务,根据加工工艺和负荷的可能性,确定各加工单位流通加工作业开始的时间、作业结束时间,并进行作业顺序编号。
2)评价加工标•(1)最大流程;在某工作地完成加工的各项任务所需流程之和;•Fmax ° min•(2)平均流程:在某工作地完成加工的各项任务平均所需经过的时间;F = nh Fi—•( 3)最大延期量:指如果任务的完成时亥0 G已超过交货时刻4,则形成交货延期D i=C r dj,最大延期量•D max=max {DJ.•D max一min•(4)平均延期量:万=[土。
3)流通加工作业排序方法• (1)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按加工任务所需加工时间长短,从短到长按顺序排列, 数值最小者排在最前面加工,最大者排在最后面加工。
•案例1、设某班组利用某一大型设备进行6项流通加工任务,所需时间及预定交货期如下表所示:•各项任务的加工时间及预定交货期单位:(d)•任务编号Ji•所需加工时间tj 5 8 2 7 9 3•预定交货期dj 26 22 23 8 34 24按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排序结果•加工排序的方案是:J2— J5•最大加工流程时间:Fmax=93 (d)•平均加工流程时间:=15.5 (d)•最大交货延期量:Dmax=9 (d)•平均交货延期量:=2 (d)•优点:节约流动资金占用,减少厂房、仓库及加工作业面积和节约保管费用。
•缺点:可能存在着交货延期问题。
3;• (2)最早预定交货期规则:•即按预定交货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预定交货期最早的排在最前,最晚的排在最后。
按最早预定交货期规则的排序结果加工排序的方案是:J4—J2— J3— J6— J1— J5最大加工流程时间: Fmax=11 (d)平均加工流程时间:牙■辽(d)最大交货延期量:D max=^o =0 (d)•采用此方法可以保证按期交货或交货延期量最小,减少违约罚款和企业信誉损失。
但平均流程时间增加,不利于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和节约流动资金。
•(3)综合规则:将上述两种规则综合使用的方法。
•步骤:A.先根据最早预定交货期规则,安排一个最大延期量为最小的方案。
•J4 ― J2——J3—J6― J1 —J5•B.计算完成所有任务总时间。
34(d)•C•查出初始方案中预定交货期大于等于总时间的加工任务,按最短加工时间规贝|J,把加工时间最长的排在最后。
J5•D■暂舍去已排定的虫,剩下J4-J2-J3-J6- 山回到第B.步。
•E撮后排定的顺序为:J4-J3--J6-J2-Jr3、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案例2・有4项流通加工任务分给4个小组去完成,各小组完成不同任务需用不同的加工时间。
・各小组完成不同加工任务的工时表(1)列岀矩阵。
(2)逐行缩减矩阵。
(3)再逐列缩减矩阵。
(4) 检查是否可以分配。
(5)为增加“0”元素进行变换。
(6)重新检查覆盖线。
(7)确定最优方案。
素,然后将每一行中的各元素均减去这个最小元素。
本例中各行最小元素分别是:3、4、10、4o・r 0 7 3 4] ・10 0 9 4 ・ 3 4 2 0・I 0 11 9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