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礼仪★ 会议。
所谓会议,亦称聚会,是指将人们组织起来,在一起研究、讨论有关问题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会前准备阶段,要进行的组织准备工作大体上有如下四项。
(1)拟定会议主题。
会议的主题,即会议的指导思想。
会议的形式、内容、任务、议程、期限、出席人员等,都只有在会议的主题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据此一一加以确定。
(2)拟发会议通知。
它应包括以下六项:一是标题,它重点交待会议名称。
二是主题与内容,这是对会议宗旨的介绍。
三是会期,应明确会议的起止时间。
四是报到的时间与地点,对交通路线,特别要交待清楚。
五是会议的出席对象,如对象可选派,则应规定具体条件。
六是会议要求,它指的是与会者材料的准备与生活用品的准备,以及差旅费报销和其他费用问题。
(3)起草会议文件。
会议所用的各项文件材料,均应于会前准备完成。
其中的主要材料,还应做到与会者人手一份。
需要认真准备的会议文件材料,最主要的当数开幕词、闭幕词和主题报告。
要安排好与会者的招待工作。
对于交通、膳宿、医疗、保卫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应精心、妥当地做好准备。
要布置好会场。
不应使其过大,显得空旷无人;也不可使之过小,弄得拥挤不堪。
对必用的音响、照明、空调、投影、摄像设备,事先要认真调试。
需用的文具、饮料,亦应预备齐全。
要安排好座次。
排列主席台上的座次,我国目前的惯例是: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座高于右座。
凡属重要会议,在主席台上每位就座者身前的桌子上,应先摆放好写有其本人姓名的桌签。
排列听众席的座次,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按指定区域统一就座。
二是自由就座。
在会议进行阶段,会议的组织准备者要做的主要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项。
进行例行服务工作。
在会场之外,应安排专人迎送、引导、陪同与会人员。
对与会的年老体弱者,还须进行重点照顾。
此外,必要时还应为与会者安排一定的文体娱乐活动。
在会场之内,则应当对与会者应有求必应,闻过即改,尽可能地满足其一切正当要求。
精心编写会议简报,举行会期较长的大中型会议,依例应编写会议简报。
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凡重要会议,不论是全体大会,还是分组讨论,都要进行必要的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的一种书面材料。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人员、主持者、记录在内。
在会议结束阶段,一般的组织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三项。
(1)形成可供传达的会议文件。
(2)处理有关会议的文件材料。
(3)为与会者的返程提供方便。
一般而言,与会人员在出席会议时应当严格遵守的会议纪律,主要有以下四项内容。
1、规范着装;2、严守时间;3、维护秩序;4、专心听讲。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会见。
按身份高低分接见和拜见。
主方应先于客方到达会场,在门口迎候。
双方就座后,应先进行自我介绍,先主后宾,交换名片,然后双方致辞、互赠礼物、合影留念。
会见结束时主人与客人握手道别。
安排会见要订好计划,明确时间、地点、议程,双方出席人员座次要排好;相对式排列时,面门一方为上,背门一方为下,每排居中为上、右尊左卑分列。
并列式排列时,主人在左,主客在右。
自由式排列时多用椭圆型会议室,宾主自由就座,适用于多边会见。
★ 宴会。
首先要排好菜单。
多上一些有民族特色、本地风味、节令时尚、饭店拿手和客人喜爱的菜肴,注意色香味形荤素搭配,少上昂贵菜肴,不能有触犯来宾个人、民族、宗教禁忌的菜。
其次是定好就餐方式,可根据来宾身份、人数,酌情选择中式宴席、中餐西吃、自助餐等形式。
再次是排定座次。
宜用圆桌,每桌不宜超过10 人,宜用双数。
圆厅居中为上,横排时以右为上,纵排时以远为上,有讲台时临台为上。
每张桌子上的具体排位,面门为主,右高左低,各桌同向。
请柬上要注明桌次,宴会厅门口有桌次示意图,现场有引位员,每张桌上放置桌次牌及用餐者名片。
用餐环境要幽静、雅致、整洁、卫生,具备很必要的停车场、休息室、卫生间、衣帽架、酒水台、乐队、鲜花,就餐时规矩很多,主要是不要发出大的声音,不要吸烟,不要强行派酒,不要挑拣菜肴,不要用餐具对别人指指点点,不要当众剔牙,不要随口乱吐嘴里的食物,不要在吃东西时讲话。
★ 晚会。
晚会要事先精心安排好节目,要根据来宾的性质、身份、风俗习惯、双方的相互关系,本地的传统文化和实际能力拟定,应以具有本地特色的音乐、歌曲、戏剧、舞蹈为主,必要时可加入一两个来宾所在地知名节目或来宾本人喜爱的节目。
演出时应印制专门的节目单,人手一份,对每个节目略加介绍。
来宾座位的安排要便于安全保卫,位置要最佳,在正规的剧场内观看文艺演出,通常最好的座位在第七至九排的中间。
还要让宾主集中就座,来宾进场、退场要比较方便。
演出前,接待人员要在门口迎候,并专门设立休息厅,主人与来宾共同步入剧场,其他观众应起立鼓掌欢迎。
演出结束时,主人与来宾要一同上台,向演员献花、见面、合影,来宾退场后,观众才离开。
★ 舞会。
舞会是对外交往中高雅而又重要的交际联谊活动, 一般以两小时为宜,通常安排在晚上8 点至10 点,舞曲要快慢交错、时间长度与规定要求大体相称, 尾曲用《友谊地久开长》,使来宾知道舞会结束。
组织舞会要确保男女性别相当、配备一定的礼宾、接待、安保人员和演奏、灯光、音响、服务人员及伴舞者。
男士应主动请女士共舞,女士可以婉拒,但男士不得拒绝。
同性不宜共舞。
一般来说,只能请一位异性跳一支舞曲。
一曲终了,全体跳舞者须在原地立定,面向乐队鼓掌致谢后,方可离去。
★ 赛会。
在这里所指的是为举办体育比赛活动而进行的一种专门的聚会。
为了确保赛会的隆重、热烈,人们为其创设了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目前,在国内外赛会上最常见到的赛会仪式有开幕仪式、闭幕仪式、入场仪式、点火仪式、宣誓仪式、赠旗仪式、颁奖仪式。
常规的开幕式,主要程序有下列八项:(1)主挂人宣布赛会正式开幕;(2)放信鸽和飘飞气球;(3)奏国歌及赛会会歌;(4)运动员入场;(5)嘉宾致词;(6)运动员、裁判员宣誓;(7)运动员退场;(8)团体操表演。
闭幕仪式,又叫闭幕式。
它指的是宣布赛会结束的一系列程序。
其主要内容有五项。
(1)主挂人宣布开会;(2)负责人进行总结;(3)宣布比赛者成绩;(4)颁发奖品、纪念品;(5)主挂人宣布赛会正式闭幕。
在参与体育比赛的具体过程里,赛者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严守比赛规定。
2、体谅比赛对手。
3、尊重赛场裁判。
4、善待热心观众;5、支持记者工作。
在比赛场上,广大身临其境的观众尽管只是旁观之人,但却往往会全力以赴地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赛事,心甘情愿地与运动员一道“同呼吸,共命运”,观看赛会时,要使自己真正当一名合格观众,无疑必须严守下述几条重要的礼仪规范。
1、维护秩序;2、拥戴偶像;3、宣泄情感;而不宜有下列行为:(1)戒赤膊上阵(2)戒言行粗鲁(3)戒偏袒起哄(4)戒纠缠赛者。
★ 茶会。
所谓茶话会,意在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具有有对外联络和进行招待性质的社交性集会。
它则往往是重点不在“茶”,而在于“话”,茶话会,其主题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其一,以联谊为主题。
其二,以娱乐为主题。
其三,以专题为主题。
茶话会的主要与会者,大体上可被区分为下列五种情况:其一,本单位的人士。
其二,本单位的顾问。
其三,社会上的贤达。
其四,合作者中的伙伴。
其五,各方面的人。
通常认为,辞旧迎新之时、周年庆典之际、重大决策前后、遭遇危难挫折之时等等,都是酌情召开茶话会的良机。
举行茶话会的最佳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左右。
有些时候,亦可将其安排在上午十点钟左右。
三是茶话会时间的长度,可由主持人在会上随机应变,灵活掌握。
若是将其限定在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之内,它的效果往往会更好一些。
按照惯例,适宜举行茶话会的大致场地主要有:一是主办单位的会议厅。
二是宾馆的多功能厅。
三是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客厅。
四是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庭院或露天花园。
五是包场高档的营业性茶楼或茶室。
餐厅、歌厅、酒吧等处,均不宜用来举办茶话会。
根据约定俗成的惯例,目前在安排茶话会与会者的具体座次时,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办法。
其一,环绕式。
其二,散座式。
其三,圆桌式。
其四,主席式。
除主要供应茶水之外,在茶话会上还可以为与会者略备一些点心、水果或是地方风味小吃。
需要注意的是,在茶话会上向与会者所供应的点心、水果或地方风味小吃,品种要对路、数量要充足,并且要便于取食。
为此,最好同时将擦手巾一并上桌。
按惯例,在茶话会举行之后,主办单位通常不再为与会者备餐。
关于会议的议程:第一项议程是:主持人宣布茶话会正式开始。
第二项议程是:主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讲话。
第三项议程是:与会者发言。
第四项议程是:主持人略作总结。
★ 参观。
参观指的是有计划、有准备地对特定的项目所进行的实地观察。
(一)选好项目。
参观的具体项目,应当在一定的程度上同自己的业务范围相关。
1、针对性,对自己是最重要、最有实际价值的项目。
2、量力而行,同时兼顾费用的高低、时间的长短、路途的远近以及当时工作繁忙的具体程度。
3、照顾个人意愿。
4、讲究客随主便,参观项目应由宾主双方共同商定。
凡因公进行的正式参观,都要提前做好必要的计划。
参观计划的主要内容大体上包括下述几项:一是参观项目,二是参观人数,三是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四是起止时间,五是交通工具,六是饮食住宿,七是安全保健,八是费用预算。
在外出参观之前,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了解背景,参观项目的历史、现状、发展前途,参观项目的主要特色、优点与不足,参观项目的在本地区、本行业以及在国内外的反响,等等。
2、详细分工,把领队、带路、接洽、应酬、翻译以及交通、膳宿、安全、保健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都落实到个人,在参观之前,还可结合每位参观者的个人所长,把提问、记录、录音、拍照、摄像等具体任务分配下去。
要安排专人,提前准备好。
在必不可少的礼仪性场合,如东道主迎送参观者时,要出面与对方进行应酬、寒暄,以免到时候群龙无首或是万籁无声。
要确定在必要之时进行即席发言的相关人选,不要届时推来推去,或是随便找人胡诌一通。
要为东道主预定具有象征意义、纪念意义的礼品,以酬谢对方的盛情款待。
3、规定明确。
要对参与者的装束、装备提出明确要求。
参观者参观时要全力以赴:集中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要看好,听好,问好,记好。
个人服从集体。
★ 调研。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
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调研与间接调研两种类型。
1、直接调研型,指的是调研者亲自出面,亲临现场进行考察,或是正面同调查对象发生直接接触的调研。
具体来说,这种类型的调研又分成三种方法。
(1)现场观察法。
(2)个别访查法。
(3)集体座谈法。
2、间接调研,间接调研,是调研者不必亲自接近信息主体,而是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1)书面问卷法。
(2)资料查阅法。
(3)统计综合法。
调研要坚持正确的原则。
1、实事求是。
2、近源亲受。
3、切题有效。
4、讲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