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中医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这些名称除三焦外,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名称是相同的,但意义却不尽相同,尤其是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的意义就更不相同。
心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肝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脾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肺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肾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胃的主要生理和病理四君子汤(补益之剂)【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除去)痰补气阳虚饵(吃)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本方为一首助阳补气的方剂。
有人参(或党参)、白术(zhu)、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物等分组成。
研成粉末,每服6克,水煎温服。
【功能】助阳补气【主治】甘温性平、强壮脾胃、助阳补气及一切阳气虚弱证【化裁】1.六君子汤即本方加半夏、陈皮,多用于中气虚弱及内停痰湿所致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证。
2.异功散即本方加陈皮,用于胃阳气虚弱所致的胃脘饱胀、饮食减少、腹部虚膨作胀等证。
3.香砂六君子汤即本方加半夏、陈皮、木香、砂仁,主要适用于呕吐痞闷、胃脘疼痛或腹痛泄泻等证。
本方制成水丸名‘‘香砂养胃丸’’【临床运用】1. 本方能使物质代谢旺盛,增强消化吸收机能,适用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慢性病引起的机能低下、营养不良、神经衰弱以及胃肠机能衰弱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2. 本方加大用量,每味药各30克,可用于脾虚不能统血所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3. 本方加黄芩,用量各30克,可治疗脱肛;如再加牡蛎30克,可治疗气虚所致的白带证。
4.六君子汤多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
5.异功散常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胃肠炎吐泻等。
【按语】本方系参、术、苓、草四味甘温药物组成。
主要功能是强壮脾胃、助阳补气。
金匮肾气丸(补益之剂)【歌诀】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钱氏六味去附桂专治阴虚火有余六味再加五味麦八仙都气治相殊更有知柏与杞菊归芍参麦各分途本方系由熟地黄240克、山萸肉、淮山药各120克,丹皮、茯苓、泽泻各90克,熟附子、肉桂各30克,共8味药组成。
共为粉末,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淡盐汤送下。
【功能】温阳补肾【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弱,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以及阳萎遗精、痰饮、消渴、脚气等。
本方为治疗肾阳虚的代表方剂。
【化裁】1.济生肾气丸即本方再加车前子、牛膝入肝肾,可加强利水下行之功,故用治由脾肾阳虚所致的小便不利、腰重脚肿、腹胀便溏等证。
2.六味地黄丸即本方减去附子、肉桂,为滋阴有名方剂。
用治小儿先天阴血虚弱证候。
亦治男、女由肾阴不足所致的虚火上炎、咳嗽、耳鸣、咽干、失音等证;对于腰酸足软,自汗,盗汗,发热,失音等也能治疗。
3.麦味地黄丸(亦称八仙长寿丸)即六味地黄丸加入麦冬、五味子而成。
4.都气丸即本方去附子、肉桂另外加入五味子归经入肺,有滋阴敛肺止咳之功,用治肝肾阴虚所致肺虚咳嗽,或咳嗽不得卧者。
5.杞菊地黄丸即本方去附子、肉桂另外加入枸杞子、菊花归经入肺,可加强滋阴养血,清眼明目之功,用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目晃畏光,久视昏暗,迎风流泪等证。
6.归芍地黄丸即本方去附子、肉桂另外加入当归、白芍,,可加强滋阴养血,之功,用治肝肾阴虚血亏所致的相火内动,头眩耳鸣、午后潮热,或两胁攻痛手足心热等证。
7.参麦地黄丸即本方去附子、肉桂另外加入人参、麦冬,可加强养阴补气之功,用治肺肾阴两虚所致的咳嗽气喘、内热口燥,等证。
8.知柏地黄丸即本方去附子、肉桂另外加知柏、黄柏,具有滋补肝肾、清热泻火之功。
用治阴虚火旺,骨痿髓枯,咽痛虚烦,骨蒸盗汗等证。
【临床应用】1.金匮肾气丸为治肾阴虚的主方,但虽名肾气,实亦滋阴,有阴阳双补之功,故对于由肾气虚而阴也亏所致的各种虚弱慢性下焦疾病,皆可运用。
2. 本方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肾炎、产后尿潴留、糖尿病、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小儿麻痹后遗症、哮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而有肾气不足之象者。
3.六味地黄丸对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阿狄森氏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肺结核、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衰弱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有效。
4.杞菊地黄丸可治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对早期白内障也有一定效果。
5.济生地黄丸加减,对无浮肿或浮肿不甚明显,无明显肾功能障碍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炎效果较佳,适用于脾肾两虚无水肿者或浮肿不明显者。
属肝肾阴虚者较差。
6.知柏地黄丸亦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慢性过程中。
【按语】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肾壮阳,强壮肾气及滋补劳损的作用,故对肾经阳虚而缺乏营养滋补的干肾病证,诚为有效圣剂。
右归饮(补益之剂)【歌诀】右归饮治命门衰附桂山萸杜仲施地草淮山枸杞子便溏阳萎服之宜左归饮主阴弱附桂当除易麦龟本方系由熟地30-60克,山药6克,山萸3克,肉桂3-6克,附子3-9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3-6克,杜仲6克,共八味药组成。
水煎服。
【功能】温肾壮阳,补中健脾【主治】肾阳虚命门火衰,气怯神疲,饮食减少,腹痛腰酸,大便溏薄,阳萎等证。
【化裁】左归饮系‘‘右归饮’’去杜仲、肉桂、附子。
另外加入茯苓而组成。
变益水为壮水之法,重在滋补肾阴,若加入麦冬、龟板,可加强滋阴之功。
故用于治疗肾阴不足所致的腰酸遗精盗汗,或虚火上炎而致的舌干燥等证。
【临床应用】1.用治肾气不足阳衰之证,右归饮不次于金匮肾气丸。
如肾气虚弱而致水肿者,右归饮不如金匮肾气丸。
二张方剂均治肾阳不足,功能微有出入,临证可互为参考应用。
右归饮可参考金匮肾气丸的应用,左归饮可参考六味地黄丸的应用。
2.右归饮和金匮肾气丸一样取其‘‘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之意,也就是补右肾命门火,所以名为‘‘右归’’,但本方补而不泻,补肾壮阳之力优于金匮肾气丸。
而左归丸则和六味地黄丸一样取其‘‘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也就是补左肾真水,所以叫‘‘左归’’,其补益精血之功优于六味地黄丸。
【按语】右归饮乃从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有益肾壮阳、温补肾命、健脾和中之功,故为治疗脾肾阳虚、腰酸阳萎、食少便溏的良好方剂。
当归补血汤(补益之剂)【歌诀】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更有芪防同白术别名止汗玉屏风本方系由当归6克,黄芪30克,共二味药物组成。
水煎服。
【功能】补气养血【主治】血虚发热,肌热面赤,脉大而虚等证。
【化裁】玉屏风散即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物组成。
共为细末,每服9-12克,黄酒调服。
有补气健脾,固表止汗,扶正御邪的良好作用,犹如屏风,故得其名。
【临床应用】1.当归补血汤是甘温除热方剂之一,主治血虚发热。
凡血虚之证法当补血,但纯用补血不效者,是有形之血不能自生,必须先补无形之气,使气旺则血生,故用补气之黄芩数倍于当归以补血,从而使‘‘阳生阴长’’2.血虚发热证独用补血法不效者,本方与桂枝汤合用多收良效。
3.本方可用于过敏性紫瘢、月经过多机体一切失血后贫血身体虚弱者。
4.对慢性病四肢麻木者亦有效。
5.也可用于因肝脾两虚,疏泄太过而引起的妇女白带证。
以及疮疡溃后浓血过多出现血虚者。
6. 玉屏风散,主要用于气虚自汗或体弱感冒;对预防感冒,增强体质,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气管炎,使用本方加减,都有一定作用。
气虚自汗与伤风自汗不同,气虚自汗为表虚,伤风自汗为表实,在治疗上也应有别。
表虚宜固,表实宜散。
桂枝汤与本方虽都能治疗表虚自汗,但功用不同,桂枝汤在于调和营卫,而本方在于补卫气以固表,一气一血各有侧重,临床当辩证应用。
【按语】本方虽以当归补血命名,但黄芩五倍于当归,通过补气达到血生。
对于血虚证用补血法不效者,采用本方治疗能得到一定的效果。
七宝美髯丹(补益之剂)【歌诀】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肝肾血虚本方系由何首乌大者赤白者各500克(九蒸九晒),菟丝子(酒浸蒸)、当归、枸杞子、茯苓各250克,补骨脂120克(黑芝麻拌炒),七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用淡盐水送下。
【功能】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亏,气血两虚,消渴,小便淋漓,遗精,崩带以及羸弱,周身痿痹等证。
【临床应用】1.也可用治腰部劳损证候。
2.对遗尿健忘等证也有效果【按语】本方系由入肝肾之甘温药物组成,性质虽平和,但滋补作用大,故为治疗肝肾虚损所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优良丹剂。
补心丹(补益之剂)【歌诀】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或以菖蒲更五味劳心思虑过耗真本方系由柏子仁(炒、研去油)、炒酸枣仁、炒麦冬、当归身、炒五味子各30克,生地黄120克,人参、炒玄参、炒丹参、桔梗、远志、茯苓各15克,共十四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朱砂为衣,睡前灯芯汤送下。
另方,无五味子,有石菖蒲12克。
用治思虑过度、耗伤心经阴血,证见怔忡健忘、大便不利、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等证。
【功能】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主治】阴亏血少。
症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燥、口舌生疮。
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本症系由心肾阴虚,水火不济,阴亏血少,血不养心,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而致心神不安,口舌生疮等证。
治宜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为法。
故方用生地、玄参、天冬、麦冬甘寒增液生津之品,甘能滋阴,寒能清热,壮水济火,一清其热;当归、丹参入心补其血;人参、茯苓亦入心经而补心气;五味子味酸滋补敛心气;远志、柏子仁、酸枣仁补心养神;朱砂入心质重,镇心安神,桔梗引经载药上行,共奏、补心安神之功,使其阴虚得滋、火邪得清、血虚得养、心虚得补,疗效优良,犹如补心之灵丹。
【临床应用】1.本方系对于阴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证是一个有效的方剂。
2.常用于神经衰弱的失眠多梦、遗精而属于阴虚者。
3.对于某些心脏病,甲亢、心脏神经官能症,阵发性心动过速引起的眩晕不寐、心悸怔忡、舌红苔少属阴亏血少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4.本方与归脾汤皆属养心安神之剂,均治失眠、怔忡、健忘等证,惟本方以滋阴清热养血为主,重在补心。
宜于阴虚血少之虚烦失眠、心悸梦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归脾汤以健脾益气为主兼以补心,宜于气虚血弱之健忘、心悸、食少、便溏、舌淡、脉细弱者。
【按语】本方是一首清热滋阴,补心宁神益智之剂。
逍遥散(和解之剂)【歌诀】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本方系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30克,炙甘草15克等药物组成,共为细末,每服6克,煨生姜一块、薄荷少许,同煎去渣热服。
【功效】疏肝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干咽燥,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或寒热往来,或乳房作胀,舌质淡红,脉眩而虚等。
本方所治证候,系由肝郁血虚,影响及脾,肝脾不和而形成以上诸证。
益肝藏血以疏泄畅达为性,肝郁血虚,未能升发疏泄畅达,郁怒而克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