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计划参考范本最新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四篇)目录:最新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一最新学习先进教师事迹心得体会二最新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三最新学习师德师风教育月心得体会四最新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一教育无论在那个时候永远是最重要的,看看我们当代人对教育的看法!近期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纲要》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纲要》指明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最使我有感触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他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有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支持,就会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规划制定以来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编制过程中集思广益成、凝聚共识,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教育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发展。
”同时,也指出:“要以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培养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我觉得《纲要》比较有价值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育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强调。
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尽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再一次被强调”,稍显教育“优先发展”的尴尬。
二是20年要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
“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再一次被时间化。
三是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再一次被强调。
尽管如此,这是国家出台的纲领性教育文件,但是我也有很多疑问:1.中小学的校规基本要求差不多,为什么学生在小学阶段比较遵守校规,到中学反而不时违反甚至对抗校规?学生在退步吗?如何解释这种现象?2.德育教育能否摆脱说教性?我们能否多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活动?3.《纲要》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可为什么在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形势下,还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老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4.和以往国家出台的一些教育文件相比,《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表述欠妥。
素质教育从宣传、试点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经历了20年之久,怎么现在才“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难道以前我们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都不是建立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的?难道我们没有经过试点课程改革就全面铺开了?“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命题的纰漏,将引起教育潜意识的严重问题和混乱:我们时下的新课改对不对?还搞不搞了?难道要缩回去等待所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成功了再搞?很怀疑《规划纲要》的制定者对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现状是否了解,老黄历看新问题,难免要贻笑大方。
6.关于“20年要实现4﹪。
”“采取积极措施尽最大努力实现4﹪的目标。
”而不是完全有把握实现4﹪的目标,总给人以不踏实的感觉。
如果“尽最大努力”仍实现不了呢?有什么问责没有?谁问责?问谁责?早在199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曾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
”没有实现,有什么理由相信这次就一定能实现?7.“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对这个口号,教师早都听腻了。
但愿这次是真的!对此,有一个实现的时间表没有?有责任追究制没有?“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中国人文化发达,词汇丰富,“不低于或高于”,中庸平和,极富弹性,太极推手,伸缩自如,难以把握,这种恩泽,这种甘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淋到教师头上。
可话又说回来,既然国家如此重视教师,教育如此重要,教育“优先发展”,何必如此羞羞答答,何如干脆将教师划为公务员系列,岂不更为实在?或让公务员“不低于或高于”教师岂不亦好?8.《规划纲要》缺少总体实施问责。
纲要各条各款,具体什么时间完成,何人负责,何人验收,何人监督,问责条款,奖惩办法等没有提及。
如此,《规划纲要》的达成度势必要大打折扣,势必要重蹈以往被口头重要化,墙上重要化,档案重要化文件的覆辙,终归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最新学习先进教师事迹心得体会二学习了先进事迹,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这些平凡而普通的老师,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这些优秀教师他们把爱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
学习他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做到:一、立足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
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
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
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
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我们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
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
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
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
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满怀热情,踏实工作,勤奋学习,用爱的智慧营养孩子们稚嫩的翅膀,和孩子们一起飞得更高。
最后,我用一句话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最新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三作为一个老师,不仅是学生的模范,还是学生的父母。
我们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看着他们的成功,在他们的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的梦想。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
自从走上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
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
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
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
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
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
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
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