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专题教育讲稿
谌兵
同学们:
很高兴有这样一次机会,以家长和朋友的身份和你们一块谈谈心,进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
你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因为你们生活和成长在一个和平年代,一个社会物质和文化高度繁荣的年代。
社会和家庭给你们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但是,你们将来面临的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因而,需要你们从现在起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法制观念,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下面我重点强调几方面的问题:
一、要注意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
你们现在都处在少年时期,用不了几年时间你们都会成为成年人。
因而,从小你们要培养好的道德习惯,大处说,要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社会,热爱我们的人民,努力学习长大报效国家报效社会。
小处说,要热爱生活,五讲四美,尊敬师长,效敬父母,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
你们从小都是家中的明珠,现在你们已经慢慢长大了,要学会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
要自觉的同一不道德行为做斗争。
有的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的学生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有的学生不讲礼貌等等。
这都是要注意的。
二、要学习法律知识,做遵法守法的好少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的重要保证。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
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从近几年我国的情况来说,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其原因:青少年犯罪的形成是多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社会特点决定了他们内在动因上的不稳定性和外在诱因上的易受感染性。
但我认为更多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由于青少年心理结构不成熟、不稳定,社会阅历浅,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片面,使其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自己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与正确的分析、判断,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
另一方面,青少年分析、判断能力不成熟,独立人格不完善以及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其抵制诱惑与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相对低下,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复杂现象所困扰,加上自身强烈的独立意识与好胜心,易冲动而不理性的个性特征,常常在已经作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时难以接受家人和其他人的劝阻,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最终导致犯罪;或是自己能够察觉自身的行为欠妥,但在“哥们意气”、“两肋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片面思想的支配下,感情、意气用事,不计后果,将错就错。
如一些青少年片面认为,做一个溜子混社会,混江湖,手好闲,很潇洒、很神气,要吃有吃,要喝有喝,由于分析判断能力的相对低下,他们就会产生单纯的羡慕和模仿心理。
最后的结局大都是滑向犯罪的深渊。
校园内经常发生的几种违法犯罪形式: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盗窃、伤害等。
针对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的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采取积极的措施。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刑法专家也提出了很多的对策,如学校预防、家庭预防、社区预防、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等等。
三、远离网络游戏的诱惑,抵制网络犯罪
谈到青少年犯罪,没有理由不谈到青少年网络犯罪。
因为我们可能有不少的同学上过网,有的甚至对网络到了痴迷的程度。
所以我想把这方面的内容作一个单独的部分来讲一讲。
案例之一:痴迷暴力游戏,刀捅身边人。
去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某开发区一间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
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
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尖刀,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
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胡某沉迷在血腥的暴力游戏中,已经失去理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了。
案例之二:网上起争斗,网下来报复。
也是去年3月的一个晚上,某县一个网吧发生了一起数十名青少年持械打斗的寻衅滋事案件,其中职校生黄某被打成重伤,奄奄一息,他的两名同学一人小腿骨折,另一人手臂多处挫伤,对方也有几名轻伤。
原来当天晚上,黄某与两名同学在网吧玩网络游戏《反恐精英》,他们的游戏角色与一网名为“孤独龙”的玩家在网上遭遇并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双方一边战斗,还一边在网上互发短消息进行语言攻击,无意中,黄某将自己所在的网吧告知了对方。
对方在游戏被击败后,勾结七八名社会闲散青少年,携带木棒铁棍赶到黄某所在的网吧,双方大打出手,导致两败俱伤。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的生活、生长环境,学习娱乐方式,甚至包括思维方式、情感理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习惯等等,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正如一股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扑面而来的洪流,既显示了当今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夹带着污泥浊水、沉渣浮泛,一些缺乏方向感的青少年在物质准备不充分、心理准备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投身其中,结果网络不但吞没了他们的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也吞噬了他们的得来不易的金钱和宝贵的青春的时光,极少数的甚至还在互联网的各种诱因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失去了生命和自由。
据一些统计资料表明,90%的青少年上网是玩网络游戏,其余是网上聊天和浏览不健康的网站,这其中未成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网络游戏的主体;80%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与网络游戏存在关联,网络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因。
四、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加强自我保护
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要注意交通安全。
你们放学时我看到很多次,出了校门一窝蜂。
不遵守交通规则,在路上打打闹闹,有的还在路上车,这是很危险的,要珍惜自已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不只是在上放学路上,外出购物、旅游等都要如此。
第二,要自觉与来自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遇到欺小凌弱、敲诈等等,不论本人还是其它同学一定要及时告诉教师、家长,并对其教育批评不能忍气吞声。
第三,要防止来自社会的侵害。
不与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上陌生人的车。
身上的钥匙要保管好。
自已一人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遇到危险情况,不要惊慌,沉着冷静。
及时求助周围的人和110报警。
同学们,最后祝愿你们精神愉快、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