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村和阴阳历相辅而行的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时令名称。
从太阳黄经 270 度冬至开始,在黄道上顺着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每隔黄经 15 度,时间顺序约差 15 天,结合地面上气候物候的演变顺序,用非常简练的词汇给各节气命以专名,就形成了家喻户晓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 6 日、21 日前后,下半年在 8 日、23 日前后。
但是每个节气的到来时间应是在某日的某个时刻,而不是该日的任何时刻。
二十四节气内容丰富,有反映季节变化的,有表示气温高低的,有反映农事活动的,有反映降水情况的。
具体名称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夏穗头齐大雪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