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奇招”写奇景
【微课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微课内容】
导入:本文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观钱塘江大潮之“奇”。
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奇特雄伟的钱塘江大潮的现场。
作者用了怎样的“奇招”写出了这“奇景”呢?
【点击呈现Ppt1】观潮
——“奇招”写奇景
【点击呈现Ppt2】巧用比喻、夸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连着运用了两个比喻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形态、颜色和声音,使人深受震撼。
除了比喻,还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
这句话中的“山崩地裂”“颤动”并不是真的山崩地裂了,前面还有两个很关键的词“如同”“好像”。
也就是说,钱塘江大潮涨潮的时候,“山崩地裂”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叙述,而是进行了适当的夸大。
【点击呈现Ppt3】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点击呈现Ppt4】巧用对比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
”“宽阔”“横卧”“平静”等词写出了钱塘江潮来前风平浪静的景象。
正是这静景的描写,才反衬出下文潮来时的惊心动魄。
【点击呈现Ppt5】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侧面描写: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潮来之时,“只见白浪翻滚……,”“犹如……”。
这是正面写,接着又加入了侧面描写:“顿时人声鼎沸”,“过了一会儿……人群又沸腾起来”。
通过描写观潮人的反应,从另一
个角度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
作者恰当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写出了潮声、潮色、潮形、潮势,真是让人如临其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