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苏教版
一、说教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历史人物故事。

本单元的主题是“有志者事竟成”,课文讲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尽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赞扬了司马迁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全文内容概括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司马迁的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司马迁内心世界的感悟。

2、在理解、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初步认识《史记》的史学价值和地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过程
难点:领悟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过程中折射出的司马迁的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
本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发愤”二字,既是全篇的文眼所在,也是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巨著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思考圈画,同位交流、抓关键语句品读,补充资料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抓住“发愤”进行“读悟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理解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真正原因,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为五大环节来完成。

环节一:复习导入。

认读一组与课文有关的词语,这些词语是课文内容的提炼,读好它,既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有总体把握。

环节二:总览全文,以《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著作?让学生总览全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抓住“发愤”提出纲领性的问题(为什么要发愤?在什么情况下发愤?是怎样发愤的?),切入文本的新授。

环节三:品读感悟
以“发愤”为主线,以“读”为抓手。

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感悟司马迁写《史记》的三个原因:一、英雄的影响;二、受父亲的影响;三、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第三个原因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抓住司马谈临终前的嘱托“你一定要……啊!”这一句,来感受写好一部史书的艰难和意义的重大。

为下文“忍辱负重”奠定理解上的基础。

第二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读、思、划、批注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学、同位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中司马迁受刑后的想法和做法,加深对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感悟,让学生默读自学课文第三小节,想想他遇到了什么样的飞来横祸?交流时再补充阅读司马迁在受酷刑后在一篇文章中袒露自己生不如死心情的资料,感受这场灾难给他带来的巨大的身心伤害。

交流受到酷刑的司马迁,内心是怎样想的?抓住“悲愤交加,血溅墙头”等体会司马迁极度耻辱痛苦的心情。

再来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痛苦心情。

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选择了活下去,引领学生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并抓住两个‘一定要’创设情境,想象当他深陷牢狱时,当他遭受耻笑时,他忍辱负重,一定要完成史书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其内心的坚定。

第三步接下来关于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在交流句子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文中对司马迁怎样写《史记》写的很简洁,对照插图、发挥想象说的更具体吗?
出示:冬天的早晨,寒气袭人,当人们,他已经。

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他仍然。

无数个夜晚,月黑风高,当人们,他依然。

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内化为真正的自己内心的感悟,真正地走进司马迁的心灵,与司马迁对话。

感受司马迁视事业为生命、置荣辱于度外的伟大人格。

第四步:读写结合
1.以一组发愤是:司马迁受酷刑后忍辱写成的《史记》
发愤是屈原遭到放逐后写成的《离骚》。

发愤是谈迁。

发愤是海伦。

发愤是阿炳。

发愤是。

2.小练笔:面对司马迁和他的鸿篇巨制——《史记》,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使司马迁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加清晰高大丰满。

环节四:课外延伸
1.认真研读《史记》中的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感受。

2.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试着对司马迁作一个综合的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