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 卤代烃-SN1、SN2亲核取代
第7章 卤代烃-SN1、SN2亲核取代
带部分正电荷,易 被带负电荷或带孤 对电子的分子进攻
(一)亲核取代反应 SN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δδδ+
δδ+
δ+
δ-
CH3
Substrate
CH2
CH2 Nu:
Cl
Cl-
Leaving group 离去基团
底物
特点:
Nucleophile
亲核试剂
带负电荷或 孤对电子
诱导效应可沿共价键在碳链上传递,随着距离的增加
而迅速减弱,一般通过三根单键以后,已基本消失 。
与C-H键相比
H H
Cg
ddd+
H
C
b
dd+
H C
d+
a
Cl
极性共价键
d-
H
H
H
三、化学性质
诱导效应,易 断裂,“消除” d+ d- X吸电子,且C-X键键 能较小(C-F除外), 易断裂,且生成的X-更 稳定。X被“取代”
CH2
CH
CH 2Cl
3-氯-1-丙烯
CH2
CH
CH
CH3
CH2 Cl
3-甲基- 4 -氯-1-丁烯
二、结构(structure)
卤代烷中所有的键都是 σ 键,碳原子为 sp3 杂化, C-X 共价键为极性键。
H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C
d-
X
C-F 139pm
C-H 110pm
H
C-Cl 176pm
C-Br 194pm C-I 214pm
C
O-
• 5)中心原子为同种元素,受溶剂影响较大
•
在质子溶剂中,亲核性与碱性相反:
碱性: I- < Br- < Cl- < F亲核性: I- > Br- > Cl- > F-
HS- < HOHS- > HO-
• 在质子溶剂中,常见亲核试剂的亲核性顺序
RS-≈ArS->CN->I- > NH3(RNH2) > RO-≈OH> Br- > PhO- > Cl->>H2O > F-
H3C H3C C OH HO
CH3
C
CH3 CH3
S-2-丁醇
R-2-丁醇
理论上:
实际上:
紧密离子对理论的解释:
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结构(用构型式表示)
3、影响SN2、SN1反应的因素
讨论决速步,即决速步过渡态形成的难易
SN2
SN1
影响因素:电子效应、空间效应
(1)底物——卤代烃的影响
S N 1反应特点:
a. 二步完成,形成中间体 b. 速度与卤烃浓度有关 c. 消旋化 d. 可能发生重排
碳正离子(carboncation)
C
+
CH3
甲基碳 正离子
RCH2 1o
伯碳正离 子
R2CH 2o
仲碳正离 子
R3C 3o
叔碳正 离子
s p 2 杂化 平面型
• 中心C最外层 6 个电子 • 中心碳sp2杂化 • P空轨道垂直于该平面
R+ + X -
Ea2
LnR+ + XRX + Nu:
质子溶剂稳定碳正中间体, 有利于SN1反应。
RNu + X-
Reaction process
增加溶剂极性有利于稳定碳正离子,有利于反应。
质子溶剂的影响:SN2
H H HO Br CH 3
#
• 质子溶剂不利于SN2反应:亲核性下降
Cl
δHO
H H
C H
δ-
HH HO C
Cl
+ ClH
瓦尔登转化(Walden inversion)
SN2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构型翻转
思考:为什么亲核试剂总是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
S N 2反应特点:
a. 一步完成 b. v与两个反应物浓度有关 c. 构型翻转
SN2 反应的立体化学
构型翻转,R/S构型改变
CH3O C
(S) H
+ Br
OCH2CH3
(2)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SN 1
H3 C H3 C
H3 C H3 C
C
B r + H2 O
H3 C H3 C
C
OH + HBr
反应速率=k [(CH3)3C-Br] 反应速率只和溴代叔丁烷有关系,是一级反应。
反应机理
第一步
H3C C Br
slow
第七章
卤代烃
Halohydrocarbons
卤代烷(alkylhalide)是烷烃分子中一 个或多个氢被卤素取代的化合物。卤代 烷中的卤素与 sp3 杂化碳原子相连。一 卤代烷烃常用通式 RX 表示,R 为烷基, X 为氟、氯、溴、碘。
R-X
一、卤代烷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所含卤素种类,分为氟代烷、氯代烷、 溴代烷及碘代烷;
SN2反应速度如何?
SN2反应非常慢
SN1
结论:SN1反应: 30 > 20 > 10
原因:电子效应: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空间效应:“空间位阻张力释放”
R'' R' C R''' X
109.50
1200
乙烯型
卤苯型
既不易发生SN1反应又不易发生SN2反应
苯甲型、烯丙型
反应活性高于3o卤代烃
SN2
结论:SN2反应: CH3X > 10 RX > 20RX > 30RX
原因:电子效应:无较大电荷变化,影响不大。
空间位阻:构型翻转,影响大
SN2反应 反应速度
> CH3X 10 RX
>
> 20RX
30RX
SN2反应 反应速度
> CH3X 10 RX
>
> 20RX
30RX
基本不发生SN2
溶剂化效应:
解释质子溶剂中( I- > Br- > Cl- > F-)的亲核性顺序
•
在非质子溶剂中,卤负离子亲核性与碱性一致:
亲核性: F->Cl->Br->I-
(4)溶剂对SN1、SN2反应的影响
稳定带电荷 反应物种
• 质子溶剂Protic Solvents
极性很强,含-OH,-NH2等基团 e.g. H2O,ROH, NH3
R’COOR RNH2
C2H5OR RONO2 RC≡CR’ 产物
Ester
Alkyl nitrate Alkyne
1、亲核取代反应实例
(1)溶剂解
水解
氢氧化钠
ROH
醇解
H2O
OH醇钠
HOR
R’OR
R’OH
OR’-
R’OR
慢
快
卤代烷与醇钠反应,用于合成醚,称作威廉姆逊醚合成法。
注意:卤代烷一般为伯卤代烃。若用仲、叔卤代烷则容易发生消除反应
•
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次序:
o o > > 3 2 1 > CH3 o
SN1反应可能发生重排(rearangement)
CH3
CH3CHCHCH3 Cl HOH
CH3 CH3CCH2CH3 OH
93 %
SN1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是: 外消旋化
H
H3C H3CH2C
C
Br + H2O
S-2-溴丁烷
H3C
CH3Cl CH3CH2F CH3CH2I CH3CH2Br
根据所含卤素原子个数,分为一元、二元、 多元卤代烷等;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根据卤素所连接饱和碳原子的类型,又可分为 伯( 1°)、仲( 2°)、叔( 3°)卤代烷 。
R
RCH2X R'
1º 卤代烷 2º 卤代烷
CH X
分析:
• 负离子的碱性:
TsO- < I- < Br- < Cl- < F- < OH-, NH2-, OR• 共轭的酸酸性:
TsOH > HI > HBr- > HCl > HF > H2O, NH3, HOR
(3)亲核试剂亲核性的影响
SN2
亲核性越强,反应越快
SN1 无影响
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越强,SN2反应活性越高。
(2)和氨(NH3)反应
还可进一步反应生成R2NH,R3N,R4NCl(铵盐)
(3)卤素交换的反应:
(4) 和氰化钠反应
CH3 CH2 CH2 CH2 Cl + NaCN
C
N 氰基
CH3 (CH2 )3 CN + NaCl
• 延长碳链 • 水解,制备增加一个碳的羧酸 • 还原,制备增加一个碳的胺
R R' C R''
3º 卤代烷
X
命名 1)普通命名
分子中的烃基部分有简单的非系统名称的卤代烃可 采用普通命名,即在相应烃基名前加卤素名称。
CH3CH 2Br
溴乙烷
Cl
CHCl3
三氯甲烷(氯仿)
Br CH2Cl
氯代环己烷
溴苯
氯 (化 )苄
2)系统命名
• 系统命名法,把卤素作为取代基。其它的命名原则 与烷烃的命名基本相同。
无碱
有碱 无取代产物
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立体化学
(如果与X相连的为手性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