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模板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模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读取、写入、显示、剪切、运算以及快操作
等等。

2、掌握常用的图像变换方法,分析变换结果。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在Matlab下调试运行,并注意观察分析结果。

1、使用imread函数分别读入图象cameraman.tif 、canoe.tif,并使用subplot 和imshow函数进行显示。

再使用imcrop对第一幅图片进行剪切,并保存成文件。

2、申明向量X和矩阵A,使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和fftshift函数进行处理,观察向量和矩阵结果。

3、创建一个1000*1000的全0图像,其中选择某矩形区域设置其象素为1(350:649,475:524),对该二值图逆时针旋转45°角,比较旋转前后的图像和傅里叶变换频谱。

三、实验设备、环境
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
1、图像平滑算法
(1) 简单平均法:
设某像素的灰度值为,迭加噪声后,一幅含噪声的图像可表示为
现取以为中心的邻域S ——NN 方形窗口,在S 域内进行局部平均,得
式中,N 的平方为窗口内像素总数。


,则
式中,加权函数
(2)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的信号处理方法。

中值滤波器在1971 年由J.w.Jukey 首先提出并应用在一维信号处理技术(时间序列分析)中,后来被二维图象信号处理技术所引用。

中值滤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克服线性滤波器如最小均方滤波、均直滤波等带来的图象细节模糊,而且对滤除脉冲干扰及图象扫描噪声最为有效。

由于在实际运算过程中不需要图象的统计特征,因此这也带来不少方便。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多,特别是点、线、尖顶细节多的图象不宜采用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一般采用一个含有奇数个点的滑动窗口,将窗口中各点灰度值的中值来替代值定点(一般是窗口的中心点)的灰度值。

对于奇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按大小排序后,中间的数值;对于偶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排序后中间两个元素灰度值的平均值。

一般选用3*3或5*5窗口,形状可分为方形或十字形,如下图所示。

(a) 方形 (b) 十字形
图2-1 二维中值滤波窗口形状
二维中值滤波可表示为
式中,s为所选取的窗口(邻域)范围。

通常,窗口尺寸可先小(3*3)后大(5*5),直到滤波效果满意为止。

2、锐化算法
(1)微分法(梯度法):
典型算法:
(3.3.3)
Roberts算子法:
(3.3.4)
(2)Laplace(拉普拉斯)算子法:
借助Laplace算子实现空域高通滤波算法如下:
(3.3.12) 式中,二阶差分称为Laplace算子。

对于数字图像,该算法近似为
得到相应的掩模为
五、实验步骤(手写)(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六、实验过程记录(手写)(数据、图表、计算等,可以打印贴
图)
七、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手写)(包括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分析、
思考题以及对本实验的建议和体会)。

相关主题